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动力电池产能过剩时代来临_香港期货,香港期货开
克日,在2022年高工锂电年会上,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示意,预计最晚后年全产业链都将泛起产能过剩,而*不会泛起过剩的质量上乘、成本低的电池产物。
产能会泛起过剩的直接缘故原由,是近两年下游对动力电池保持着兴旺需求,动员了上游电池及原质料大规模扩产的浪潮,丰盛的利润远景也刺激越来越多其他企业加入进来想要分一杯羹。
实在之前亿纬锂能们再次设计扩产,市场就已经最先示意担忧了。所有人都清晰,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若新能源汽车增量不及预期,动力电池的产能将完全超出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到时刻价钱战会一定不能阻止,进而令到行业竞争名目发生恶化,进而估值水平受到影响。
而这已经在上游企业的估值水平中有所体现了。
01
全产业链过剩不能阻止
今年以来,关于动力电池投产或开工建设的新闻险些隔几天就会蹦出一条,照这节奏,相对于现在的装机量来说,产能堆砌是一个伟大的数字。
据高工锂电估量,今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到达490GWh,增进117%。今年1-10月,动力电池累计产量到达425.9GWh,增进166.5%。而住手今年2022年9月份,天下动力及储能电池基地产能设计跨越5000GWh(其中动力电池超4800GWh)。
投资规模也令人瞠目结舌。据《中原时报》不完全统计,2022年内动力电池领域至少宣布了75个投资设计,总投资金额跨越万亿元,其中有近半项目投资规模在100亿元以上。
产能过剩是也许率的事情。
过剩的影响是全产业链的,现实上在扩产靠山下许多上游质料价钱早就最先松动了。
凭证高工产业研究院预计,主要锂电池质推测2025年的产能设计已所有过剩,负极质推测2025年的设计总产能相当于昔时预计需求的5倍,磷酸铁锂为4倍,电解液、6F、VC、PVDF、铜箔均是2倍余,隔膜约1.5倍。
今年前10个月锂电质料中仅碳酸锂、硫酸镍价钱上涨;而VC价钱已经下跌75%,PVDF、6F、硫酸钴的跌幅在40%或以上,6微米铜箔价钱跌了20%。
已往两年里,每一个细分赛道都挤进了大批竞争者,于此同时,下游电池领域的议价能力越来越高,订单争取趋于白热化。
以磷酸铁锂为例,得益于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的快速增进,在动力电池领域里的占比提升,磷酸铁锂正极质料求过于供、价钱上涨,企业扩产起劲性提升。跨界亦不鲜见,许多磷化工、钛白粉、炭质料企业依附自主质料优势,相继结构磷酸铁锂、磷酸铁等质料生产,希望分一杯羹。
进入2022年,磷酸铁锂相关项目投资热度不减,据电池网统计在内的24个新宣布投资项目中,有21个项目宣布了投资额,总计投资金额约766.45亿元,平均投资额约36.5亿元。
现实上,激励企业愿意破费大手笔投资生产动力电池的缘故原由是多方面的。除了新能源车产量增进对电池需求提升,利润仅是一方面。
当前上游锂矿、碳酸锂价钱居高不下,中游企业需要有一订价钱遭受能力去竞争车企的订单,若何*限度的摊平成本,施展规模效应?
没错,就是靠堆砌产能。
许多企业愿意牺牲一些利润来换取订单量的增进,这个底气来自于产能行使率的提升,虽然都在给上游打工,但中游还没不至于都在赔本卖电池。
其次,近几年锂电池产线装备价钱的下降,也令到整个行业准入门槛有了一些降低,规模效应叠加装备零部件国产化导致锂电装备成本大幅下降,现在海内锂电池产线单GWh产能投资价钱已从原来的10亿元左右降至2.4亿元以下,降幅异常显著。
再者,动力电池投资热也与各地方政府起劲招商引资有关。优质企业的电池项目能够给地方政府带来更高税收和就业远景,因此电池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对照容易获得更优渥的条件。总之,各地方政府很迎接动力电池项目,稀奇是优质的电池项目,若是争相模拟和竞争的话,那么拉高产能规模是双方相互成就的。现在江苏常州、湖北荆门、四川宜宾三地设计的电池产能均跨越了300GWh。
02
结构性产能过剩
放眼中耐久,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增速换挡,投资者对电池需求能否连续高速增进的担忧也是确立的。
动力电池产能大部门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根据现在海内各大主流汽车厂商的销量设计,2025年销量跨越1800万台车,按单车60kWh的容量配比,一年最多也只需要1080GWh,况且这些销量设计自己又透露着过于乐观的预期。
动力电池需求最兴旺的阶段,海内新能源车渗透率迅速从低于10%快速攀升至20%以上,仅仅只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今年10月份单月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突破30%,整年销量也有望突破650万辆。
而明年最先,市场又或许会是另一番情景了,先是购车津贴即将作废,增添的成本自然要让消费者背负,然而许多车企就连完成今年的销量目的都疲于奔命。
外洋新能源市场如日中天,车企们都最先卷到外洋市场了,一部门动力电池也会往外洋出口,因此或许明年海内用于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就会率先泛起过剩。
其次,太过产能堆砌造成的结果之一即是产物质量鱼龙混杂,落伍产能的行使率较低,无法实现盈利。新进入者许多都以为投钱把产线开起来就能够生产电池了,但无法解决手艺、成本、平安等多方面的问题。质量跟不上下游需求,这批产物降价了也没人用,镌汰亦是一定。
而一线电池企业的产物经由下游的耐久验证,与下游客户关系加倍稳固,先进产能预计能够维持紧平衡的态势。一些细分市场需求仍然兴旺,例如储能电池市场,终端场景对电芯容量、寿命存在差异化要求。尤其像280Ah储能大电芯的优质产能,随着大型储能项目如火如荼的建设,是加倍紧缺的,今年也遭到下游的哄抢。
当新进入者还在扎堆磷酸铁锂电池的时刻,一些企业已经在研究更先进的电池质料了。宁德时代、德方纳米、当升科技等企业已最先投资结构磷酸锰铁锂电池的产业化。磷酸锰铁锂相比磷酸铁锂具备高电压、高能量密度以及更好的低温性能,且锰矿资源厚实,相比三元质料具备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循环次数以及更稳固的结构。
此外,另有钠电池、钒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手艺,也有望削弱对落伍电池产能的需求。
03
若何作调整?
“动力电池的需求,可能三倍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做过这样的推测。随同近几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的生长轨迹,不难明白院士的判断依据。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已经由内卷走向了外卷。
今年海内动力电池出口的增进就异常迅猛,今年1-10月,我国动力电池出口量已超100GWh,达105.3GWh。产量和海内装车量的差值里,大部门用作了出口。其中像西欧蓬勃区域的老牌车企对电池质量性能有着更高的验证要求,并要兼顾绿色制造的属性,从这一点看出我国头部企业先进产能的优势。
除了北欧、中国,大部门区域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导入阶段,有伟大的动力电池需求。而海内锂电产业链相对外洋具备产能和成本优势,这一点不容易被外企回流本土容易削弱。只管一些非市场的因素会给中国锂电池出口造成阻力,近几年锂电企业最先在外洋投资建厂,从而保障了产物和服务的供应。年头至今,宁德时代、欣旺达、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远景动力等企业相继宣布获得外洋车企动力电池订单,互助签署周期以3-5年为主。
其次,动力电池的使用,关系到更深远和广漠的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消纳需要能量载体举行储存,以平抑发电颠簸性和提高能量行使效率,终端用电侧通过储存电量来对冲电价颠簸,以降低用电成本。储存上对照依赖电化学的形式,优势在于可快速实现充放,且近几年成本逐渐在降低,经济性凸显,现在占比靠近九成。
凭证中信证券展望,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将到达500GWh。储能电池在能量密度上要求不如车用电池,实在能够很好的承接一些相对逊色的电池产能。动力电池扩产设计里,用于储能的电池虽占有一小部门产能,但本质都是锂电池,不清扫电池企业会凭证需求水平调整偏向的可能。
04
尾声
从以上角度去思索,设计目的或许是在更远大的叙事靠山下去提出的,能够用于市值治理和争取地方优惠政策,但现实生长目的仍要切合现实需求。
产能过剩是资源周期的常见征象,当下游行业生长逐渐步入加倍注重质量和产物创新的阶段,锂电产业链通过手艺迭代、升级形成的先进产能反而会显得加倍稀缺,真实的有用产能也会远低于设计产能。
但股市里那些通过设计产能和未来畅想撑起来的估值泡沫,或许也是要到磨练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