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腾讯投资减持大消费

入股四年后,腾讯首次减持步步高。

克日,步步高宣布大幅亏损的业绩预告及致歉通告,这是步步高上市14年来首次亏损。

步步高示意,随着审计事情的深入,因对公司部门营业流动的会计判断和原预计存在部门误差,在与会计师事务所相同确认后,公司预计2021年度亏损1.7亿元至2.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2.17%至287.98%。此外,步步高预计2021年扣非后净亏损为4.1亿元到4.5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8510万元。

在延续10个生意日走出8个涨停板之后,宣布亏损预告当天,步步高以跌停收盘。而就在亏损预告宣布前几日,作为步步高的战略投资者,腾讯和京东则刚刚举行减持。

回看2018年2月,林芝腾讯(由腾讯产业基金100%控股)与京东邦能(京东确立的投资公司)划分拿到步步高6%和5%的股权,转让价钱均为17.11元/股,二者划分支付生意对价8.87亿元、7.39亿元。在生意完成后,2018年6月,腾讯也依附其手中股份,成为步步高前十大股东。

翻看腾讯近2年消费投资的诸多大事宜,步步高并非其减持的首家公司,同样属于线下消费品牌的海澜之家也于去年遭腾讯减持。此外,腾讯已经清仓京东股份。

接连削减对消费公司的股份占比,腾讯在打什么算盘?

减持再减持

此次减持后,腾讯和京东在步步的股权均低于5%,这是一个颇为玄妙的数字。

大部门上市公司股权较为涣散,持股到达5%及以上属于大股东,根据《公司法》划定,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每减持到达5%时须在3日内披露,在披露前及披露后2日内不得再行生意公司股份。现在腾讯的股份低于5%,这意味着其以后若想继续减持,限制少了许多,被减持公司也无需再对外披露。

不止步步高,2021年11月,腾讯曾通过大宗生意将其名下的海澜之家股份折价-7.93%以5.92的价钱转让了3.778亿元,占股比例降至5%以下。

和京东等公司相比,腾讯在步步高、海澜之家的股份占比自己就少,在响应国家反垄断政策之余,减持股份这类公司股份更是基于腾讯对这类投资项目回报率较低的展望。

从腾讯减持两家公司的时间点来看,都在二者业绩或股价显著下滑的时刻。2021年,海澜之家股价自5月创下14.51元新高后一起下跌,至11月,股价腰斩,市值蒸发300亿元,而“接盘者”腾讯普和浮亏超21%,亏损额达5亿元。在海澜之家股价接连新低后,11月30日,海澜之家宣布腾讯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

从海澜之家现在的业绩和在资源市场的显示来看,腾讯去年的减持无疑是明智的。2022年Q1,海澜之家营收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双降。住手今日,海澜之家股价仅5.19元,只剩去年腾讯减持时其股价时的三分之一左右。

四年前则完全是另一番光景。

自马云提出新零售看法后,互联网大厂纷纷盯上了线下业态,2018年新零售浪潮掀起。找到新切口的阿里巴巴和腾讯均在此领域招兵买马。阿里巴巴新零售板块中,银泰、苏宁、盒马鲜生、三江购物、百联团体、联华超市、新华都和高鑫零售等先后加入。

腾讯也紧随厥后,入股逐日优鲜、永辉超市、万达商业、家乐福中国、海澜之家、步步高等。腾讯2019年终止了对家乐福中国的谈判,最后家乐福中国由苏宁收入囊中。

但从现在的效果来看,双方在新零售领域的投资都不算乐成。

阿里巴巴新零售板块里,头号项目盒马至今没有探索出稳固的商业模式,盈利情形堪忧,而为了给团体减负,2021年6月,阿里巴巴CEO张勇宣布将推行团体责任制,各个营业部门将自负盈亏,而盒马就是其中之一;被视为阿里消费领域最大投资的苏宁则履历了多方收购和重组董事会等重大变故;剩下的高鑫零售、银泰、三江购物、百联团体、联华超市虽已被整合,但若何盘活这堆线下资源,仍待时日,且这部门营业现在对整体营收的增速在下降。

在腾讯新零售投资版块下,逐日优鲜上市后破发股价一起下跌,前置仓模式的盈利能力也备受质疑;永辉超市是典型的传统公司转型新零售,但大量的关店、多个营业裁撤,已经说明其转型并不顺遂;而海澜之家和步步高的当前业绩也不算乐观。

腾讯新零售失算了吗?

此时减持部门项目,腾讯在为此前“撒钱盲投”的消费投资行为买单。

作为腾讯重大投资营业最前端的一部门,林芝腾讯对外投资75笔,多结构新零售和文化娱乐产业。然而在市场的多次验证中,新零售等板块业绩不如预期,甚至让腾讯亏损严重。

以逐日优鲜为例,其整体融资额约140亿元,公然信息显示腾讯介入了5轮融资——据招股书,腾讯在逐日优鲜的占股到达8.1%。仅在上市当日,逐日优鲜就让腾讯浮亏3亿元。住手今日,逐日优鲜股价已不到1美元,市值仅剩1.68亿美元,而从现在的公然信息来看,腾讯尚未退出,可以说是“血亏”。

一位腾讯投资部门前员工告诉36氪,作为一个内容起身的公司,腾讯内部现实较为缺少真正领会消费赛道逻辑的专业人士,众多起消费投资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竞争,占好地皮,一方面则是投资部门有一定数目的KPI需要完成。

事实上,各种新零售业态自己没有探索出稳固模式,也没有形成一套行业尺度,身受其累的不只腾讯。以阿里重注的盒马为例,其被称作新零售首个新业态,但孵化数年来,盒马的模式一再转变,内部孵化出十几个业态,但大部门都无法连续下去。现在,盒马暂时将宝押在社区零售——盒马邻里上,然而多个都会受疫情影响关店、政策的不确定性都成为该营业生长的阻碍。

连续不停的反垄断政策出台无疑是悬在所有大厂投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在很洪水平上抑制了大公司对外投资的热情。不外,反垄断在抑制大厂投资的同时,也客观上促进理性投资。尤其在现在消费业态整体不景气情形下,降低股份占比实在也辅助大公司实时部门止损。

接下来的情形仍然不算乐观。新冠疫情再度来袭,零售重镇上海的经济陷入停摆,多个消费品牌和百货业态都遭到重创,其他受疫情影响的都会住民外出起劲性不高,消费需求也遭到抑制。

从工信部宣布的2022年3月社零总额数据来看,当月社零总额整体下降3.5%,多个主要品类消费情形显示不佳,鞋服纺织品类同比下降12%,化妆品类下降6.3%,家具品类下降8.8%,汽车品类下降7.5%,珠宝金银品类下降17.9%。

从四年前大肆进入消费领域到现在不停缩短投资规模,腾讯消费投资的转变与消费和消费投资行业的运气转变慎密相连,可以预见,在当前的宏观消费环境下,腾讯的消费投资瘦身设计将不止于步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