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烧光1亿美元关门,「敲诈艺术家」硅谷「洗白」

又一家红极一时的硅谷公司,烧光了钱,关门了。

金融科技公司 Fast 的团结首创人兼 CEO Domm Holland 在声明中写道:“在打造无障碍的购物和销售体验这件事上,我们实现了优异的成就,然则今天我们做出了关闭公司的艰难决议。”

Fast 专门做“一键下单” (one-click checkout) 在线结账服务,属于企业级金融科技公司,建立于2019年,融资之路异常顺遂,获得了金融科技巨头 Stripe 和前老虎全球基金投资大佬 Lee Fixel 的欣赏,于2021年头完成了一轮1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据传高达5亿美元。

亚马逊的一键结账功效专利于2017年过时之后,“一键下单”成为了最时髦的金融科技创业偏向之一。而拿到了巨额融资的Fast 也毫无意外地成为了硅谷最受求职者关注的公司:它的员工总数在 B 轮融资完成后翻了数倍,在3月尾已经到达了450人的水平。

这些在已往一年里新加入的员工当中,大多异常看好一键下单的生长。究竟这个领域里的公司不多,Bolt、PayPal、Stripe 等,一只手都数的过来,稀奇是 Bolt 也融资数亿估值跨越110亿,以是 Fast 的员工们也一度异常期待自己公司也能有朝一日跻身独角兽的行列……

固然,尚有相当一部门员工被首创人 Domm Holland 潇洒高调的气概吸引: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延续创业者,天天在 Twitter 上秀自己跳伞、游艇、赛车和滑雪。对于公司全职员工,他也绝不惜啬,许诺给他们相当优厚的待遇。以是员工也以为有老板以身作则,在 Fast 事情的 work-life balance 应该是相当的不错……

由于 Fast 公司在创投市场上的优异显示,Holland 本人成为圈内的明星创业者,出席种种流动演讲,分享自己的创业履历,给公司做广告,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口碑,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谁曾想到,仅仅已往了一年,Fast 就完全陷入了泥潭,再也站不起来了。

现实上,对于这么多年以来和 Holland 打过交道的人士来说,Fast 的失败完全没有出乎他们的意料。

在他们看来,真名 Dominic Holland 的他,压根不是能登风雅之堂的明星创业者,而是个不折不扣的 "con artist"(俚语:善于诱骗和诓骗的“骗子艺术家”):

少有人知的是,这位被 Stripe 和风投大佬捧上天的创业者,早年在老家澳大利亚靠域名敲诈赚到第一桶金。

随后,他建立了一家澳洲本土的共享经济公司,还签下了政府订单,却由于忽视营业中包罗的风险,导致拖欠了供应商数百万澳元的款子——他不仅不还钱,还上电视接受采访,果然敲政府的竹杠,以出售用户和客户(包罗政府)的数据作为要挟……

在漩涡中央的他,突然决议抛下一切,飞赴美国,到硅谷洗白自己,成为一名新的创业者。他找了尼日利亚的程序员开发出了 demo,却在拿到融资后直接把这批外包扔下车,在给投资人路演的时刻完全不提他们的存在。

这些故事,Fast 的投资人都听过,然而没有一位示意过异议。甚至在被别人问起的时刻,尚有投资人替他洗地,说“路演的时刻若是要把每一位介入的程序员都先容一遍的话,也太费时间了”。

公司融资有了转机,他却拍板把大笔资金花在市场营销上,赞助了一系列赛车、冰球等体育赛事。然而,这些超额的面向通俗消费者的营销烧钱无法为 Fast 这个本质面向企业的公司带来任何业绩转机——短短一年,公司烧掉了一亿美元,营收却只有60万美元左右。

纵然这样,在公司里,同事们照样经常找不到他人在那里,由于他不是在跳伞,就是去跳伞的路上——一位前员工吐槽,跳伞也是对这家公司治理方式一个很好的比喻。

Domm Holland 到底是怎么发家的?又是怎么一步步从骗子到明星创业者又到了今天的境界?

著名澳洲的 “敲诈艺术家”

2010年,澳大利亚航空公司 (Qantas Airways) 被卷入一场莫名其妙的域名诓骗事宜。

一位域名投契商召开了一场另具匠心的的拍卖会,100万美元起拍,最终以135万美元的成交价钱拍出了 Qant.as 这个正好和澳航商标名称相同的域名。

有若干人介入了这场拍卖会,没人清晰。不外卖家自己倒是公布了声明,而且在内里直接对澳航隔空喊话……他说:“ Qant.as 这个域名有可能被竞争对手买走,对于澳航造成的损失可能到达数百万美元。澳航没有介入这次竞拍,这是贵公司市场营销部门的重大失职。”

这位卖家不是别人,正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Domm Holland——那会儿,他在果然场适用的照样自己的真名 Dominic。

有人人可能想说了:这种恶意的域名抢注行为,按理应该可以从商标法的角度对其起诉吧?

然而 Holland 却以为自己并没有冒犯有关执法:

他宣称,澳航对于商标可以张扬的域名权力仅限域名后缀之前的部门。譬喻说,若是涉事的域名是Qantas.org,那么确实可能被判断侵略澳航商标权。然而问题在于他注册的这个域名后缀之前的部门 "Qant" 并不组成商标同名,而且 .as 域名归于美属萨摩亚,对澳航不组成现实上的商业利益侵略,以是澳航也拿他没招。

凭证商标法和域名生意方面的专家,Holland 所说的全是“狗屁”。一位域名生意人士示意,Holland 没有被澳航起诉应该感应自己很幸运。

不管怎么样,Holland 用域名诓骗澳航的行为是坐实了的:在拍卖发生之前,他还有意把这个域名剖析到澳航那时的最大竞争对手 Virgin Blue。

这些事发生在10年前。而现在,Qant.as 这个域名仍然是不能用的状态,但其所有者已经酿成了澳航。没有人知道 Holland 昔时是不是真的把这个域名卖了135万美元。不外我们知道的是,自那以后,Holland 摇身一酿成了澳洲当地的一位着名科技创业者。

他建立了 Tow(Tow.com.au),一家专门做在线拖车调剂的 O2O 公司。Tow 的网站和手机应用可以辅助需要拖车服务的通俗车主对接拖车公司,Holland 也形象地把自己的新公司称为“拖车界的 Uber”。

在澳大利亚推行反飙车法案的那段时间,警方的抓捕行动发生了很大的拖车需求量,而 Tow 也顺遂拿到了昆士兰州警员部门的独家条约。Holland 名誉地在自己的 LinkedIn 上宣称,Tow 累计完成了跨越5000万澳元的拖车服务订单。

在政府条约的加持下,Tow 曾经如日中天。可是好景不长,这家公司在2017年突然卷入了一场和政府之间的法务纠缠。

缘故原由很简朴:Tow 太过于依赖政府订单,绝大多数订单都和警员拖车有关,真正来自通俗用户的 O2O 订单只占很少的部门。而警员要求拖走的许多车都年久失修,而且由于在外洋拖车赎回用度十分昂贵,许多拖走的车完全就没人管,或者车主压根也没想输回去——效果就是,大量的拖车订单由于没人赎回,导致 Tow 无法填补拖车公司的账单。

Holland 以为订单是从警员那里接的,以是这笔钱也应该由政府掏;可昆士兰政府并不这么想,他们指出那时和 Tow 杀青相助时刻条约内里都写了,向车主追缴拖车用度的责任是由 Tow 肩负的。

当这位“明星创业者”被逼到了角落,他的陌头小流氓人格最先浮现了。

Holland 直接起诉了昆士兰州政府,要求高达1500万澳元的民事赔偿。这桩案子很快就被法院驳回了,理由是条约已经写清晰了财政责任是 Tow 公司的,政府并没有责任。

气急松弛的 Holland,还找到了澳大利亚国营广播电视台 ABC 做了一次采访,在电视直播上宣称,公司已经没钱了,若是政府不把拖欠拖车公司的账款补上的话,那么公司只能卖掉,而且将不得不出售大量用户的敏感数据。

这些数据包罗跨越2万名通俗用户,甚至还包罗了跨越1000名警员的小我私人姓名、生日、电话、住址、驾照编号、银行卡号、收入账号和密码等金融账户信息等。

“一张驾照的信息在黑市上价值至少80澳元,”Holland 在电视直播中示意,“我们有数以万计这样的资料。在那些对这类信息感兴趣的人士看来,这可是无价的宝藏啊。我敢说一定会有人想要买走的。”

政府方面和谈论人士直呼 Holland 简直是果然敲政府的竹杠。这一事宜甚至惊动了澳大利亚最高法院。大法官罗斯林·阿特金森示意:“似乎此案的相关人士(指 Holland)完全没有遵守条约左券和执法的意愿,而且控制了属于州政府的大量的敏感数据,甚至还想要将其作为资产出售。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被允许发生。”

最终,澳大利亚高法在 Holland 上电视的一周内就紧要下达了裁决,要求 Holland 不得出售这些数据,必须尽快将其交还给政府,并将自己的拷贝摧毁。

那时关注报道此事宜的 ABC 记者 Kristina Silva 示意:“在这一事宜中,他(Holland)的性格淋漓尽致。当被逼到角落的时刻,他是完全可以无视道德底线的,他可以接纳任何手段。”

Holland 遵守了法院的讯断,上交了有关数据。

2019年,昆士兰州政府终于和 Tow 杀青了息争,帮后者填了约莫100万美元的坑。

布里斯班的哈维拖车公司 (Harvey's Towing) 总司理 Joe Andriske 示意,停止现在,Tow 拖欠自己的账单用度高达60万澳元。追债公司 Jirsch Sutherland 的讲述显示,像哈维这样的公司在全澳尚有至少几十百家,Holland 总共拖欠的用度高达570万澳元.

这些拖车公司,Holland 已经再也懒得管了。公司的债务还没有完全归还清洁,而他买了一张机票,奔赴硅谷。

摇身一变再出发,换个地方继续坑

硅谷所在的这片土地一直对于失败者异常友好。几百年前,来到旧金山湾区四周的淘金者群体,大多是在原本生涯的地方生意失败的人。

而在今天,硅谷作为全球科技创业创新的重镇,也在某种水平上继续了这种对失败的包容。在这里,没有失败,只有还未乐成。创业者纵然搞砸了第一家公司,也仍然能够被赋予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时机。

Holland 远走硅谷的感受,和某位逃躲债务而逃到美国的中国科技创业者有异曲同工之妙。Holland 决议以一个全新的面目示人——已往的名字 Dominic Holland 和太多创业失败的履历有瓜葛。他决议在果然场所让别人称谓自己 Domm。

重新熟悉的硅谷创业者同伙那里,他得知了一键下单创业公司 Bolt 拿到 B 轮融资的新闻,他很敏感地察觉到了这里的商机:一键下单的专利最初由亚马逊持有,在2017年刚刚过时,然而在两年后,相关领域仍然是一片蓝海,大公司里 PayPal、Stripe 在做类似的产物或体验,创业公司里则只有Bolt 一家算得上对手。

于是,Domm 决议做一家一键下单的创业公司——他挑选了一个异常直截了当的名字:Fast。

虽然 Domm 一直对外宣称是一位自学的程序员,现实上他在2019/2020那两年的编程水平连一个最小可行产物都做不出来,没设施才只好走了外包这条路。他在网上找到了尼日利亚一家外包公司,聘用了十来个程序员来给他开发Fast 的demo 产物,用于在投资人路演的时刻展示。

据美国公共广播电台 (NPR) 报道,那时 Domm 给这批尼日利亚外包程序员的人为只有约莫800美元每月,远低于一样平常硅谷公司给出的1000美元。然则这小我私人厉害在他稀奇善于忽悠,把市场的条件和公司的远景吹上了天,把这些尼日利亚外包程序员吹的五迷三道的。

这批人心甘情愿拿着较低的人为为他事情,甚至还穿着 Domm 寄给他们的公司 logo T恤在当地出席种种创业和手艺开发的聚会和社交流动,帮他找更多的程序员——都是由于信托 Fast 这公司未来能够有很好的生长,自己能够从中分到更多的利益。

谁曾想到,Domm 压根就没想把蛋糕分给他们哪怕一块。

Demo 产物开发用了约莫三个月,之后 Domm 就拿着这些外包的心血去找投资人了。效果,这批尼日利亚外包程序员,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登不进去Fast 公司的 Slack 频道了,给Domm 发邮件、打电话,也再也没有获得过任何回应。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是 Fast 的首创员工,效果就这样“毫无通知被踢出了这家公司。”(Domm 也曾经把一位当地外包卖力人 Wisdom Nwokocha 称为团队成员,这条推文到今天还没删。)

一位曾经介入 Fast 早期开发的尼日利亚外包程序员示意,对他们最大的侮辱,就是厥后得知 Domm 在投资人路演上完全没有提及他们的存在。这位首创人在投资人的眼前自称是“自学编程”,demo 都是自己捣鼓出来的。

“他把所有尼日利亚人都开掉了,他完全祛除了我们存在过的痕迹,纵然给 VC 看的第一版产物是我们开发出来的,”一位外包对 NPR 示意,“我们许多人都感应很受伤,就似乎我们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外包联系不上 Domm,尚有另外一个缘故原由:这哥们不是在跳伞,就是在去跳伞的路上,经常没信号……

Domm 着实是太热爱高空跳伞这种看起来很潇洒的极限类运动了。除了跳伞之外,他还经常去滑雪。更值得注重的是,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刻都市把 Fast 的公司 logo 给露出一下,作为对公司的宣传,同时也是用这种方式来彰显自己作为一个有钱有闲的乐成创业者的身份。

2020年头,Fast 乐成拿到了来自金融科技方面巨头之一 Stripe 的2000万美元的 A 轮融资。一年后,Stripe 和前老虎全球基金合资人 Lee Fixel 建立的新基金 Addition 又一起给 Fast 的 B 轮投了1亿美元。

这次融资后,Domm 彻底膨胀了。他最先加倍疯狂地烧钱。在2021年整年,Fast 公司的员工总数翻了数倍,到达了快要400人左右(停止到公司昨天宣布关门,员工已经到达450人)。不仅云云,在 Domm 的指挥下,Fast 还加大了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赞助了冰球、赛车等林林总总的体育赛事。

云云疯狂的招聘和营销计谋,Fast 的业绩到底怎么样?

Domm 吹嘘有上百家客户接纳了 Fast 的一键下单结账手艺;包罗 The Honest Company、佛州坦帕湾闪电冰球队等都是 Fast 的客户;甚至,他还在英国确立了一个新团队,由于 Fast 已经将营业拓展到了这里,而且在当地已经实现了“数亿的 GMV”……

然而现实上, Fast 在已往一年真实的客户收入,只有戋戋60万美元。

同时,Fast 已经基本花掉了上一轮融资来的所有钱,约莫60%用于支付疯狂扩张的团队人为,40%用于营销投放。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晰 Fast 这样一家 to B 的公司为什么要用显著偏 to C 的方式来做营销了:

这种营销计谋既不是 to B,也不是 to C——而是 to VC,是有意在社交网络上炒作制造气氛,哄抬 Fast 的着名度和作为投资标的在市场上的稀缺水平,从而吸引来更多的投资者掏腰包来支持他。

在招聘市场上,Fast 公司的一些行为最近也显得异常疑惑。

有求职者示意自己在面试中指出了 Fast 的一些平安问题,以及这家公司的数据处置行为异常可疑,包罗未经客户允许过分使用它们的数据等,可能已经违反了相关执法。效果,这位求职者被拒了。

尚有求职者示意,上个月刚刚加入了 Fast 的面试,一起满分,却临到发 offer 的时刻被见告职位冻结了。

而在公司内部,在3月的时刻就已经有员工感受到纰谬劲了:招聘停了、Offsite 审批不了等等……看着 Domm 还在外面整天滑雪跳伞赛车,他们以为情形只是暂时的。

然而他们在那时基本没有意识到,公司的情形已经异常糟糕。

3月25日,Fast 召开了一次公司全体会。由于 CEO 经常不在而被迫饰演保姆角色的 COO Allison Barr Allen 示意,公司账面上的钱只够坚持几周,以是已经叫停了所有非需要的花销。所有正在举行的面试都已经终止,已经完成的面试不发 offer,已经发了 offer 的不解决入职……甚至连员工的季度绩效审核,都推迟了。

Barr Allen 示意:“现在继续增添花钱,对我们来说是完全不能能的选择。这样做在投资人眼前异常难看。”

更离谱的是,公司可能要黄的新闻,这些员工照样从媒体上先看到的。

上周,科技媒体 The Information 首先爆出 Fast 正在追求拍卖公司资产的新闻,直接让公司员工震惊了——他们在内部渠道完全没有听说这样的新闻。

员工在 Slack 上开了一个新的频道讨论相关的事宜。这家总共450人的公司,已经有440人加入到这个频道里了。然而,所有的问题都得不到 Barr Allison 或者 Domm 本人的回覆。甚至 Domm 人已往几天都没泛起在公司里……

然后就到了美国时间昨天,The Information 爆出 Fast 即将关门的新闻,再次领先了 Fast 公司的官方宣布。

这边,员工们已经感受被公司完全甩掉了。据领会,分期付款创业公司 Affirm 已经决议收走一部门 Fast 的团队。剩下还没有着落的员工,甚至直接在 Airtable 上开了一个表格,把所有人的信息都列了出来。

而在那里,Domm 还在吹嘘这一次创业有何等的乐成,对于市场的意义有何等重大……

他在公司声明中示意,“有时刻,领先者并纷歧定能够冲到山顶。但纵然在这样的情形里,他们仍然为厥后者铺就了蹊径。”

“Fast 让一键下单和无密码结账成为了主流。我们伟大的团队彻底改变了网上购物的体验。”Domm 示意。

吹嘘自己的团队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让一键下单成为主流”这个伟大的成就,怎么看也不应该属于一家年收入仅60万美元的公司吧。

在 Fast 之后,Domm 的下一站是什么?现在没人知道。不外我们知道的是,他那些夸张至极的炒作视频,至今仍然还挂在Twitter上面。

事发后,他也公布了自己的创业感悟:

“创业公司有许多失败的缘故原由,Fast 很显著也无法免受影响。然则导致这个效果的当初那些决议,我自己负有责任。”

Domm 真的是个会卖力任的人吗?Fast 的现任和前任员工生怕不这么想,被他踢下车的外包程序员生怕不这么想,至今还被他拖欠着几十万澳元的拖车公司,生怕也不会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