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宝马中国能解华晨的燃眉之急吗

9月1日,一则宝马中国将以16.33亿元购得中华品牌的新闻,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单。

凭证《财经》报道,8月31日上午,华晨团体等12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召开了第二次债权人大会,会上共有包罗宝马中国收购中华汽车品牌在内的三项议案。经由债权人表决,三项议案所有通过。

这也意味着,履历了9个多月的停业重组,华晨团体终于有了阶段性的功效。报道中称,当宝马中国对中华品牌完成收购之后,中华品牌资产将用来生产宝马相关产物。

对此,宝马中国相关认真人在回复未来汽车日报求证时示意:我们希望以现实行动支持华晨团体的重组,并致力于进一步拓展我们在辽宁省的营业。我们希望使用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现有的生产能力。不外,该项目仍在有关部门的审批历程中。我们现在无法提供详细信息敬请明白。

无论若何,中华品牌早已不复昔时之勇,成为“中国版宝马”的美梦也已成为空谈。现在随着宝马中国的脱手收购,中华品牌的职业生涯或许也自此画上了句号。

1

宝马救不了华晨?

多年以来,华晨宝马都在华晨团体里饰演着“利润奶牛”的身份。不外前者为后者带来鲜明外表的同时,也掩饰了华晨自主板块销量低迷、业绩亏损的残酷现状。

华晨团体财报显示,2015年—2019年,华晨团体剔除华晨宝马利润分成的亏损划分为5.4亿、6亿、8.6亿、4.2亿、10.64亿,总体亏损34.84亿元。

与此同时,华晨宝马在已往五年则划分向华晨“输血”38.23亿元、39.93亿元、52.33亿元、62.45亿元和76.26亿元,累计269.2亿元。

2020年上半年,华晨中国营收14.5亿元,净利润40.45亿元。但将华晨宝马孝顺的43.83亿元净利润剔除后,华晨中国上半年却亏损跨越3.4亿元。

辽宁省国资委有关认真人曾公然说明,华晨团体耐久谋划治理不善,自主品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欠债率居高不下。“自2018年以来,辽宁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一直起劲辅助华晨团体解决现金流问题,但其债务问题积重难返。”

自主板块的巨额债务就像是一把干柴,随时都面临着被点燃的风险。

进入2020年,随同着疫情对汽车市场摧枯拉朽的袭击,华晨团体自主品牌的谋划状态也进一步恶化,耐久积累的债务问题终于发作。

据华晨团体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团体层面欠债总额523.76亿元,资产欠债率跨越110%,失去融资能力。为解决债务问题,有关方面确立了华晨团体银行债委会,力争债务息争,但始终未果。

2020年10月下旬,华晨团体认可已组成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逾期利息金额合计1.44亿元,且因企业资金主要,续作授信审批未完成,造成无法送还。最终,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20年11月20日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团体重整申请。

法院裁定称,华晨团体存在资产不足以清偿所有债务的情形,具备企业停业法划定的停业缘故原由。但同时团体具有拯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需要性和可行性。此次重整只涉及团体本部自主品牌板块,不涉及团体旗下上市公司及与宝马、雷诺等的合资公司。

这也意味着华晨团体正式进入停业重整程序。

对于中华品牌的归宿,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有利于华晨团体剥离不良资产,从而实现自救。”

“华晨团体短期欠债较多,将华晨中华变卖给宝马中国无疑可以快速回笼资金,解决欠债问题。同时也可以盘活中华工厂,解决工厂员工的就业问题。”同时崔东树还以为,华晨也乐于将中华品牌这颗烫手山芋交到宝马手中。

收购中华品牌的工厂无疑可以辅助宝马团体实现产能的快速扩张。凭证宝马团体的设计,未来,将有更多的产物,由宝马中国工厂制造并销往全球。“耐久来看,宝马与华晨团体有合资关系,宝马借助中华扩张产能后,华晨团体也可以分得更多的盈利。”崔东树示意。

不外值得注重的是,当中华板块有了下家,而华晨团体旗下的华颂、金杯的去向依然悬而未决。凭证《财经》报道,相关债权人示意,由于“中华”品牌是华晨团体第三大资产板块,一旦收购乐成,意味着整体停业重整已不能能,团体剩余资产也将被拆分出售,无法施展整体重整的价值。

“变卖资产给宝马中国也说明晰华晨团体对自主板块已经失去了市场信心,未来华颂、金杯板块也同样会踏上这条老路。”崔东树示意。

2

华晨重疾缠身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来宾,眼看他楼塌了。一位华晨的员工叹息,“没想到最后连塌了都是看新闻才知道。”

若是把时间拉回到21年前,无论是一手推动华晨团体和宝马团体互助的仰融照样继任者祁玉民,两位华晨团体掌门人都曾对中华品牌寄予厚望。

20世纪90年月,随着经济的生长,中国的汽车市场迎来了快速增进。发力较早的华晨汽车在1992年率先上岸美股,这被那时的《华尔街日报》谈论为是一个“象征性的事宜”。

而华晨顶着“社会主义国家第一股”这个标签,在华尔街引起伟大惊动,获得超额认购85倍,融资金额到达7200万美元。1999年10月,华晨中国在香港团结生意所上市,刊行了1958万股股票,召募资金6.5亿港元。

当华晨汽车实现在纽约和香港两地上市,时任华晨团体的董事长仰融难掩雄心壮志。他放言,“华晨将在5年内斥资40亿元,打造中国人自己的轿车。”

2000年,华晨第一批自主品牌轿车在沈阳下线,仰融将其命名为“中华汽车”。这辆车由天下著名设计大师乔治亚罗主持车型设计,同时由天下著名汽车装备制造公司和供应商提供冲压、装焊、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装备、总成件、配件等。

2002年底,上市不到4个月,中华轿车销量已经到达8816辆。2003年,中华轿车的销量更是到达巅峰,实现年销量2.5万辆,一举成为中级车市上的主力。

但昙花一现事后,随着华晨团体内部的动荡,中华轿车的销量也最先回落。到2005年年底,中华轿车的月销量变为不足500辆。

当新任董事长接过华晨,上任不到几天,祁玉民便挑起了中级车价钱大战。中华品牌的定位也由中高端轿车品牌最先向下运作。彼时,中华品牌在售车型中华尊驰售价下调4万元,即将上市的新车型骏捷也订价在10万元以下。

价钱战让中华品牌获得了片晌的喘息。2006年,尊驰和骏捷销售5.8万辆,同比增进545%。2007年,华晨汽车也终于扭亏为盈。

但在“救活”华晨之后,华晨汽车却将眼光瞄向了外资车企成熟的手艺。祁玉民也将心中梦想的产物定位为:“保时捷调校的底盘、意大利的内饰造型、宝马的发念头”。

在行业内人士徐浩看来,太过依赖宝马的手艺输血成为了华晨汽车走向败局的要害因素,“拿来主义在饥不择食的时刻可以试试,但从久远生长来看,正向开发系统异常主要。”

这也造成在之后的日子里,华晨汽车自主品牌和华晨宝马的职位愈发失衡。

曾在华晨宝马任职的吕艺记得,作为一个沈阳人,令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刻经常能在街上看到的中华轿车,之后逐步全都消逝不见了。

2018年,华晨中华曾试图自救。昔时4月,华晨中华推出新车型V7。在上市宣布会上,时任华晨董事长祁玉民示意:“我一直想做中国宝马,今天中国宝马真的来了。”但中华V7最终也没能扭转中华品牌走向败局。

昔时,中华品牌整年销量为6.78万,只管同比增进了42.36%,但颓势已经展现。2018年12月,中华品牌月销量仅有4041辆,同比大跌65%。除了中华V7和V3两款车型,其余在售车型险些整体雪崩——中华H220、H230、H3、H330、V6等车型12月销量只有个位数甚至销量为零。

一年多后,华晨中华走到了生死关头。

2020年7月,华晨中华工厂的一张轮休通知在网络上撒播开来。凭证文件显示,华晨中华从7月1日起就最先实行“轮流上班”制度,轮休在家的员工根据沈阳最低人为尺度发下班资,而沈阳最低人为尺度仅为1810元/月。

泉源:网络

当华晨中华工厂热闹不再,外部的经销商网络也最先缩短。

华晨中华的一位车主陈晓告诉未来汽车日报,十年前购置中华轿车的4S店现在已经酿成了某高尔夫俱乐部。而仅存的部门华晨汽车4S店,中华品牌也悄然从经销商宣传话术中消逝。

“厂家正在重组,中华品牌现在没车,已经‘断供’一年多了。”位于北京的一位华晨汽车经销商销售职员告诉未来汽车日报,“可能明年会到店,照样要看重组效果。”

(文内部门受访者为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