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住进人才房,我省了一大笔_国际黄金,国际原油
近年来,天下多地纷纷推出可售型人才住房和租赁型人才住房,稳步推进人才在当地安身立命,建设人才友好型都会。
今年以来,更是有多个都会先后出台或优化了人才购房政策,例如放宽人才申请条件、提供购房津贴、降低首付比例等。
时代周报记者整剃头现,当前各地公布的可售型人才房订价普遍在周边商品房价钱的50%至70%不等,而租赁型人才住房订价普遍在周边同类户型房租的50%左右。
岂论对于初入社会的结业生,照样在多数会打拼已久的上班族,显著低于市场价钱的人才房都是一座都会对他们敞开的怀抱,也是这座都会留住他们的方式。
克日,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了几位住进人才房的年轻人,听他们聊聊人才房给他们的生涯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01 公司四周的人才房,让极端通勤不再
95后丁佳在深圳事情,是一名通俗白领。
入住人才房以前,她天天早上6点半起床,把洗刷、化妆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步行约1公里抵达最近的地铁站,汇入拥挤的人流,乘坐近半小时的地铁后,抵达离公司最近的地铁站,又步行1公里左右到达公司,在8点半之前打卡签到。
丁佳曾经看着手表把通勤时间正确到分钟,从住处到公司,她最快需要花上1小时10分钟的时间,若是挤不上地铁或者下雨打不到车,她的通勤时间可能会延伸至1小时20分钟,甚至1个半小时。
“天刚亮时出门,天黑了才抵家,基本是常态。”丁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样的日子她坚持了半年,缘故原由是天天两个多小时的通勤,可以让她花2300多元就能租到30多平方米且视野坦荡的屋子,“而公司四周房租普遍较高,想租一致环境的至少要四千左右。”
这样的日子在入住人才房后获得改变。
去年6月份,经同伙先容,丁佳看中一家距离公司仅500米左右的人才公寓。
“面积和之前差不多,不仅采光通透,尚有一个小阳台,放上一张摇椅,闲时躺下还挺惬意。”
丁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最主要的是,这样的位置和户型基本需要4000元左右租金,但作为人才公寓,其月租仅为2000元出头,完全在可蒙受的局限内。
搬进人才公寓之后,丁佳的通勤从单程1个多小时缩短至10分钟。
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节约出来的时间,不仅可以在早上多睡1个小时的懒觉,还可以在下班后自己买菜做饭,约同伙聚餐、看影戏,抑或去健身房磨炼1小时。
“放在以前,天天的精神用在事情和通勤上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回抵家里只想躺着玩手机;现在有时间和精神放置业余生涯,生涯节奏更康健了。”
02 房租减半,生涯质量不减
“申请到人才公寓啦!”
2022年10月,在福州事情的苑苑将刚刚申请到的人才公寓以视频形式分享到社交媒体,视频内的人才公寓为一室一厅,单独厨卫,面积近50平方米,配以沙发、木制桌椅、单人床、冰箱、热水器等基本家具,尚有一个视野坦荡的阳台。
视频发出后引来不少留言和点赞,有网友叹息人才公寓物美价廉,也有网友询问若何申请到这样的人才公寓。
面临网友们的问题,苑苑仔细整理了一份入住人才公寓指南,详细先容了她申请人才公寓的流程和当地政策。
近年来,福州延续推出人才住房保障措施,相符条件的人才根据人才条理可享受院士村、旅店式人才公寓、6~9折购置人才限价商品住房、20万~180万元购房津贴、600~5500元/月租房津贴(最长5年)等一系列人才住房保障。
其中在租赁型人才公寓方面,人才保障工具可分为1~5类,租赁津贴也凭证工具梯度差异从600~5500元/月不等。
苑苑为双一流院校硕士研究生,属于第4类人才,可享受1500元/月的租房津贴。而她所租住的人才公寓房租加上物业费再减去1500元的津贴,每月仅需缴纳1300元,而且是民水民电。
“和之前相比,房租整整少了一半!”苑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入住人才公寓以前,她每月租房支出快要2600元,对于结业事情仅一年的她来说用度不低。
住进人才公寓不仅让她省了一大笔钱,栖身质量较之已往也有了一定提升。
苑苑先容,周边50平方米左右的一室一厅,月租一样平常都要3000元以上,且鲜少有全新的装修和家具,“以是*次去看人才公寓环境的时刻很惊喜,就拍下来发到了社交平台,没想到受到这么多关注。”
苑苑还示意,除了她自己,周边也有几个年轻同事申请了人才公寓,“而且基本都能申请乐成,对初到福州的年轻人来说稀奇友好”。
03 事情五年,顺遂搬进新居子
2019年,在苏州事情的第五个年头,夏琳和丈夫顺遂在苏州买下*套刚需住房。
夏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在一定水平上得益于当地鼎力推行的人才购房政策。
2016年-2018年,苏州工业园区出让的部门商品住宅用地中,政府视地块情形按住宅计容面积15%-30%的比例配建人才组屋,由房地产开发谋划企业投资建设。人才组屋定向销售的基准价钱普遍低于市场价,相关楼盘销售成为当地热门。
“2018年、2019年都在着手买房,不外那时是卖方市场,又处于限价潮,由于都是几千人抽百十来套,最先一年多都在摇号买房,掷中率很低,一直没买到。”
转折发生在2019年。昔时6月,苏州公布《苏州工业园区人才优先购置商品住房操作设施》,明确了当地人才的优先购置商品房条件。
设施指出,房企应在项目当期价钱立案后预(销)售允许前,由电脑随机抽取不少于当期预(销)售允许修建面积60%的优购房,优先卖给设施适用的人才群体。
在这样的靠山之下,昔时苏州工业园区推出首批优购房236套,介入摇号的有400多人,作为相符相关尺度的人才,夏琳也正是在这个时刻顺遂购入住房。
据夏琳先容,那时苏州当地鼎力推行“房住不炒”,相当一部门那时推出的楼盘迎来限价,其所购入价钱为周边商品房价钱的60%左右,约4万元,有用降低她和丈夫的购房压力。
夏琳给时代周报记者算了笔账,2019年首付后,她和丈夫每个月还房贷三万余元,伉俪俩那时月收入合计4万余元,付过房贷后还可以维持一家三口基本的生涯水平。
“人才购房政策让我们在这里安身立命。”夏琳感伤。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者均为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