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奇瑞重回一线?

放眼已往十年海内的自主汽车市场,基本上是长城、长安、吉祥的天下,三家车企有着“头部三强”的名号,是国产车舞台上*的主角。

2012年之前,由尹同跃执掌的奇瑞汽车,才是自主品牌最早的领头羊,其曾依附风云、QQ等车型延续多年连任自主品牌*。不外近几年由于种种缘故原由,滑完工为了二线车企。

但进入2022年后,奇瑞汽车以黑马的姿态悄悄反扑,大有“*归来”之势。

凭证乘联会数据,刚刚已往的8月份,奇瑞汽车跻身了海内车企月度销量榜前三。在自主品牌中,奇瑞汽车销量反超了吉祥、长城和长安,仅次于比亚迪。今年1-8月,奇瑞团体累计销售汽车748550辆,同比增进30%,单月销量更是不停创出历史新高。

销售大涨之际,奇瑞在研发领域也吹响了进攻军号。9月15日,奇瑞汽车正式宣布“瑶光2025”战略。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宣布会上示意,未来五年奇瑞设计投资1000亿元专门用于手艺创新。

这一大手笔的投入堪称研发上的“大跃进”,让不少考察人士颇感意外。整个奇瑞汽车团体2021年整年的营业收入是1056亿元,1000亿元研发投入相当于去年整年营收。平均每年200亿元的设计研发投入,更是到达了比亚迪2021年研发投入的2.5倍。

奇瑞重回*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01

双面奇瑞

“史上*的奇瑞。”

对于已经履历了太长时间低谷的奇瑞而言,今年以来的销量显示堪称“开挂”。

自6月之后,奇瑞的销量连续大涨。6月、7月和8月,奇瑞团体延续3个月单月销量均突破10万辆。今年8月,奇瑞控股团体销量约为14.2万辆,同比增进111%,逾越“自主三强”;奇瑞示意,公司已周全开启了“加速模式”。

有媒体评价称这是“史上*的奇瑞”,终于让尹同跃吐气扬眉了一把。

不外细究奇瑞的销售数据和产物结构就会发现,奇瑞的销量暴增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凭证乘联会数据,8月奇瑞汽车的批发销量为13.2万辆,位列海内车企第三位;但同期的零售销量只有7.5万辆,仅位列海内车企第10位、自主品牌第4位。批发销量和零售销量之间的差距高达5.7万辆。

究其缘故原由,差距主要并非来自于经销商压货,而是出口营业(乘联会将出口到外洋的新车数目算到批发销量中)。公然信息显示,奇瑞汽车8月的出口量到达了5.17万辆,1-8月累计出口量到达了250633辆,同比增进了51.1%。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的出口销量此前一直维持在2万辆左右,直到今年6月(出口35818辆)才最先快速增进,7、8月出口均超5万辆。

出口营业一直是奇瑞的强项,这是其销售结构的特点。根据比例盘算,奇瑞汽车销售的每三辆汽车中就至少有一辆车用于出口。有业内人士推测称,奇瑞在外洋找到了新的实力署理商。

从好的一面来看,“海内外洋两着花”的产物销售结构对照康健,可以涣散风险,平衡单一市场的太过颠簸;但另一方面,奇瑞在海内零售市场的显示仍然位居人后,被海内对手所压制。

因此从数目上来看,奇瑞毫无疑问是一匹黑马,大有重回*之势;但在增进质量、消费者认可度方面,奇瑞与已往多年的低谷期相比似乎仍没有质变。

02

高端仍是短板

在高端市场,奇瑞一直没有拿得脱手的成就。

如前文所言,延续多年沦为行业难题户,反映出奇瑞品牌在海内消费者中的认可度并不高。这不仅体现在海内零售销量上(奇瑞仍然位居人后),还体现在品牌结构上——在高端市场,奇瑞一直没有拿得脱手的成就。

从2009年最先,为了实现品牌升级,奇瑞就开拓了瑞麒、威麟和开瑞三个子品牌,之后又耗重金打造了观致品牌,但两次高端化实验最后都走向了失败。

现在奇瑞汽车的乘用车板块主要由奇瑞、捷途、星途三大品牌组成。奇瑞品牌一直主攻10万-15万元的燃油车市场,车型最高售价未跨越20万元;捷途品牌现在主力价钱区间与奇瑞品牌一致;高端品牌星途虽然定位更高,但售价并没有跨越30万元这个不成文的高端市场区间,且星途现在月销量仅约3500辆。

在新能源车领域,虽然奇瑞的销量不低,但其主力产物仍然是低端车型。上半年奇瑞QQ冰淇淋、小蚂蚁这两款微型电车销量就占到了新能源车型总销量的95.31%,而相对高端的大蚂蚁(指导价18万元以上)月销量已跌至个位数,今年以来的累计销售不跨越200辆。

可以说,奇瑞的品牌升级一直不被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

因此,虽然销量显示亮眼,实现了历史*;但奇瑞的品牌和主力车型仍然是以低端为主,奇瑞照样谁人奇瑞。要想真正逆袭,重回一线,其在高端品牌上仍然有许多作业要做。

此外,奇瑞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的希望也不算顺遂。当业内主力玩家纷纷秀出智能座舱、动力电池、自动驾驶、芯片算法等手艺时,奇瑞却一再“隐身”,没有存在感。

有新闻称,奇瑞的全新高端品牌将接纳“智选互助模式”与华为睁开深度互助,其智能座舱、自动驾驶部门或将采购自华为方案。据悉,与HI互助模式相比,智选互助模式中华为的介入水平更高,险些等同于华为介入造车。从中不难看出奇瑞在智能化、电动化转型上的被动和迟滞。

这或许也是奇瑞抛出巨额研发设计的主要缘故原由之一。据悉,奇瑞汽车的“瑶光2025”前瞻科技战略,涉及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科技、银河生态四大领域,划分包罗了软硬件平台架构、多种动力手艺蹊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生态同伴等在内的13项焦点手艺,意在抢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制高点。

03

迎难而上

研发大跃进背后的逻辑。

未来5年投入1000亿元搞研发,这样重磅的投入对于营收刚过千亿的奇瑞来说,称得上是相当激进了。如前文所言,每年200亿元的设计研发投入是比亚迪2021年研发投入的2.5倍。

与竞争对手尤其是“自主三强”相比,现实上并不算新鲜。

去年6月尾,长城汽车宣布的2025战略曾提出了与奇瑞相似的研发投入目的,即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到达1000亿元;去年10月尾,吉祥汽车的“智能吉祥2025”战略提出,5年内研发投入到达1500亿元;长安汽车则设计到2025年,在新能源、智能化、数字转型等重点领域投入超800亿元。

四家自主品牌车企之以是纷纷搞研发“大跃进”,主要是为了掌握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的新时机。

当前的汽车行业已经进入百年未有的“重新界说”时代,新一轮手艺革命正在重塑产业名目,每一家车企都身处于新旧赛道转换的要害节点,存在着弯道超车的时机。

但与此同时,行业的竞争态势也愈发严重。9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就示意,“现在全球智能汽车生长名目没有定,留给我们的时间窗口也许是三年、最多是五年时间。”而吉祥董事长李书福曾经预言,未来的国产车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也就2-3家。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也曾提出,最终中国车企将“只剩五六家”。

以此为靠山,就不难明白为何各大厂商的研发设计云云“激进”。它们不停加码和提速,试图通过麋集的研发投入赢得下一个汽车消费趋势的先机。

此外,在现实执行中,这些研发设计也未必一定会准期落地,很有可能会跟进营业希望现实调整。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巨潮,由于现在新能源车行业热度太高,各家厂商的设计若干有点夸张,未必都能兑现。

而奇瑞此前的“食言”也有先例。如奇瑞曾在2018年就自动驾驶制订过四阶段的生长目的,其中第三阶段目的是到2020年实现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但显然这一设计希望并不顺遂。

不外,纵然研发设计适时调整,也需要拿出相当数目的“真金白银”。作为海内传统整车制造团体中*未上市的玩家,奇瑞与对手相比在融资方面存在显著劣势。而仅凭奇瑞自身的造血能力,似乎也很难为研发和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公然数据显示,奇瑞汽车2020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98%,仅为737.2万元,平均单车净利润只有约莫16元。2021年奇瑞的净利润有所回升,上半年的净利润到达6.19亿元。由于属于非上市公司,奇瑞并未披露后续业绩相关信息,但从其先后引入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和立讯周详来看,奇瑞的生长离不开外部资源的助力。

04

写在最后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奇瑞的问题在于,主流车型的优势不显著,焦点产物又没有打响。针对这一问题,“奇瑞的综合研发系统和市场应对方面都需要有所提升”。

这一评价直指奇瑞在销量高光之下的软肋,即研发和产物力上存在着不足。而无论是打造高端品牌,照样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研发和产物力都是其中的要害和重中之重。

奇瑞也已经最先针对性补足。9月的宣布会上,除了抛出五年千亿的研发设计之外,尹同跃最新亮相称,未来奇瑞要加倍关注消费者。“已往奇瑞就是把汽车做出来,让自己喜悦,然则会遗忘客户是谁。”“新的市场环境下,凭空捏造不行,一定要研究客户的行为。”

不外奇瑞的智能化、电动化转型本就落伍对手一步,研发大跃进设计也与“自主三强”别无二致。若是真如李书福预言,未来的国产车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也就2-3家,那么留给奇瑞逆袭、追赶的时间和时机都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