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苦熬5年终回A!「爆款一哥」博纳上市,影视股支
希望着,希望着,A股市场终于要迎来一个影视股IPO。
8月9日,博纳影业开启申购,本次公然刊行股票约2.75亿股,占刊行后总股本的20%,拟上岸深市主板,保荐机构为华龙证券。
本次刊行价钱5.03 元/股,刊行市盈率22.99倍,低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的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47.41倍)和可比上市公司平均静态市盈率。按此估算,其上市时的市值在69亿元左右。
博纳影业,这家老牌影业公司终于要推开A股资源市场的大门,其历程真可谓是“拨开乌云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正值暑假档,近期《独行月球》正在热映,现在该片总票房已突破20亿,线下影戏市场忧伤有点热闹,博纳影业的上市或会让影视板块为之一振,首日股价兴许会随着市场情绪涨一波,不外挑战仍在继续。
01
退美回A的崎岖之路
回看博纳影业的上市之路,可以说是大起大落,某种水平上也展现了近年来影视业的生长缩影。
博纳影业的首创人是于冬,是个70后,结业于北京影戏学院,可以说是科班身世,他开办的博纳影业是海内首家从事影戏刊行营业的民营企业,目宿世长为全产业链结构的影戏团体公司,主营营业聚焦影戏的投资、刊行、院线治理及影院放映,累计出品影片跨越250部,累计总票房跨越600亿元。
住手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于冬直接持有博纳影业25.66%的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于冬同时通过影视基地及西藏祥川持有博纳影业共计2.43%的股份,合计控制博纳影业 28.09%的股份,是公司的现实控制人。
仔细来看,博纳影业的前十大股东也可谓是“星光璀璨”,泛起了阿里、腾讯等身影,其中浙江东阳阿里巴巴影业有限公司持股7.72%,林芝腾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84%。
值得注重的是,张涵予、黄晓明、章子怡、陈宝国、韩寒等明星艺人也有直接持股。
事实上,博纳影业可是袭击资源市场的领头人,2010年12月,博纳影业在纳斯达克挂牌,成为首家上岸美国纳斯达克的中海内地影视团体。
这一资源化的一步,在那时,可以说是甩开了不少影视标的,于东也收获了创业人生的高光时刻,可谓是志自满满,意气风发。
不外,上市只是个最先,惋惜美股市场并不懂中国影戏人的激情万丈,当日博纳影业的股价惨遭破发,往后股价一直对照萎靡,给于东泼了一盆名为现实的冷水。
或许在美股投资者的眼里,只有工业化到达*的好莱坞,于东想不通,以为自家公司被严重低估了,他曾言,在美国上市 55 个月里,博纳没有一个季度是不盈利的。
而在于东陷入渺茫之际,海内影视业站上了风口,掀起了一阵资源热潮,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偕行纷纷上岸A股,热钱不停融入,头顶耀眼的资源光环,这情形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感受到了极大的反差,于东下了刻意,毅然决然选择退市,2016年4月,博纳影业完成私有化,正式从纳斯达克退市,接着便开启了回A的旅程。
2017年博纳影业*袭击A股,惋惜事与愿违,甚是曲折,排队守候良久,厥后因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卷入造假事宜而受到牵连,IPO审核被叫停。
而彼时的影视市场环境已然大变,以范冰冰的“阴阳条约”为引,羁系不停趋严,非理性的资源热潮也退去,影视股不再受到热捧,行业迎来了隆冬。
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做项目可能死得快,不做项目还能活得久一点,显然许多人都没有扛过来。
在这种靠山下,博纳影业的上市之路更难,不外它倒也没放弃,再次递交招股书后,2020年11月终于首发过会。
本以为一切终于要步入正轨,谁知道新冠疫情来了,影视业又迎来一只伟大的黑天鹅,将本就如履薄冰的影视业锤到了谷底,票房无法保证,资源不敢容易下场,但身在其中的影视标的等不下去了,没有资金带来的源头活水,便难以生计,于是我们看到了许多影视股想要冲一波上市,但基本无功而返,或许正是应了那句“影视公司上市比登天还难!”。
02
主旋律影戏成为业绩法宝
过会的博纳影业又接着守候,才在今年7月尾正式拿到上市批文。
在某种水平上,它的上市或允许以为低迷的影视板块打上一针“强心剂”。
从业绩来看,受到疫情的扰乱,本就萎靡的影视业更是雪上加霜,鲜有盈利的标的,但对比之下,博纳影业却是忧伤的“优等生”。
近三年,博纳影业实现营收31.16亿元、16.10亿元、31.2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76亿元、1.26亿元、3.01亿元,存在颠簸,但整体都在盈利。
其中,博纳影业的主营营业收入主要由投资、刊行、院线、影院营业组成。
详细来看,2019年公司的投资营业收入、刊行营业收入、影院营业中的影戏放映收入是主要收入泉源。2020年,受疫情影响,影院基本处于歇业状态,叠加影片院线刊行营业暂停,影院营业收入和刊行营业收入均下滑显著;2021年,营收以影戏投资、影戏刊行营业收入为主,影院营业收入泛起了恢复性增进。
讲述期内,与偕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划分为41.03%、28.35%、40.03%,但存在显著的颠簸。
究其缘故原由,其中,比起投资、刊行等营业的颠簸性,影院营业显著拉低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主要受到了整体竞争环境加剧、公司新开影院较多以及疫情等影响。
先看投资营业,讲述期内,公司投资并上映的影片共有 20 部,累计实现票房收入221.19亿元,整体来说,赚钱效应还不错,出了不少爆款。
例如,《长津湖》实现票房收入 57.75 亿元,位居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红海行动》和《中国机长》在中国影戏史上票房收入划分排名第九位和第十五位。
在刊行营业方面,讲述期内,公司刊行并上映的国产影片共18部,累计实现票房175.21亿元,整体在票房和口碑上普遍获得了认可。
显而易见,博纳影业之以是能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主要归功于近年来推出的主旋律大片。
早前博纳影业投资香港影戏居多,在这块的运作上较为成熟,不外随着时代的变迁,由真实事宜改编、彰显主流价值观的多类型主旋律影片最先显出存在感,公司对照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最先深耕这片沃土,于是,以2014年上映的《智取威虎山》为劈头,公司开启了主旋律题材影戏的商业化运作,效果显而易见,《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中国机长》、《长津湖》等影戏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投资、刊行营业运作正旺之时,博纳影业继续在影院扩张上发力,视其为最主要的终端。
这也不难明白,博纳影业的营业并不但一,正在举行全产业链结构,各项营业若能实现良性生长,可以施展协同效应,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公司旗下的影院均为控股型影院,现在主要加盟博纳院线,部门加盟第三方院线,并由院线公司统一治理。讲述期各期末,已开业影院数目划分为 79 家、87 家和101 家,出现连续增进趋势。2021年,公司旗下影院实现票房收入7.51 亿元,市场占有率为 1.60%,位列海内影投公司第九名。
本次IPO拟募资12.43亿元,其中的2.1亿元主要用于博纳影戏院项目,投向在北京、重庆、南宁、宁波、长沙等地的10家影院。
03
高光业绩连续性待验证
不外,凡事都得理性看待,虽然博纳影业在一众低迷的影视标的中显示还算不错,但市场未必能对其真正放宽心。
问题照样在于业绩的不确定性。
首先,疫情依旧是个“老浩劫”。
2021年中国以超70亿美元累计票房连任全球票房冠军,可以看出其生长空间较为广漠,但仍承压于疫情频频、片荒等因素,公然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天下影戏票房累计产出 171.8 亿元,同比下降37.7%,观影人次3.98亿,同比下降 41.7%。
显然,现在天下局限内仍时不时泛起多点散发的新冠疫情,基于防控要求,影院暂停运营也时有发生,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仍存在一定负面影响。
博纳影业预计2022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1.54亿元至22.79亿元,预计同比增进幅度为56.41%至65.5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亿元至2.37亿元,预计同比增进100.06%至223%,主要缘故原由系2021年1-9月,公司仅有一部主投影片《中国医生》刊行上映,取得了13.28亿元票房,谋划业绩相对较低,而2022年1-9月,其主投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取得40.6亿元票房,使适合期谋划业绩同比实现增进。
再者,虽然近年来,博纳出品的主旋律影戏一再创下票房神话,为其提振了业绩,也让它走上了一条特色化内容之路,但爆款总归是一次性的,能不能连续推出更具征象级的代表作照样未知数。
博纳影业也不是*的入局者,偕行更是虎视眈眈,近年来,影迷们也看到了北京文化出品的《我和我的家乡》,光线传媒推出的《偷袭手》等,票房和口碑都可圈可点。
而博纳影业也乘胜追击,继续强化主旋律商业影戏优势职位,本次召募资金投资项目中就包罗了《智取威虎山前传》、《红海行动 2》 、《血战上甘岭》、 《汶川大地震》 等一系列主旋律项目。
主旋律影戏扎堆,若何解决对这类影片的审美疲劳也是个问题,一旦爆款的吸引力未达预期,“押宝”的影视公司的谋划只会压力山大,尤其是对于全产业链结构的标的更是云云,没有观众认可的好作品,公司容易陷入亏损的恶性循环之中。
讲述期内,博纳影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低于可比公司的均值,且资产欠债率划分为56.01%、51.97%、64.04%,高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与华谊兄弟、万达影戏靠近,在偿债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弱势,不能说没有重压。
04
结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近年来影视业的大起大落足以说明晰这个原理。
博纳影业很早就走上了资源化蹊径,惋惜没有真正遇上行业生长的好时刻,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现在苦熬五年,终于快回到大A,杀青心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高枕无忧,进入平安圈,现在二级市场对于影视股照样带着“有色眼光”,板块已成为“气氛组”,即便现在影戏市场有着苏醒的苗头,但影视股的业绩照样没有基本的保障,盈利可连续性还需要再探再看,吸引投资者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