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上市公司更名,科学照样玄学?

改个名字,就似乎重获新生。为了取一个好名字,上市公司的高管们颇费犹豫。

有的是为了追风口。6月15日,确立7年有余的映客正式更名为映宇宙,重振旗张扬响向元宇宙进军的军号。公布会时代,公司股价一度上涨近13%,当日收盘涨6.77%。

有的是为了甩肩负。6月22日,主要从事三四线都会K12教育的港股上市公司天立教育,正式更名为天立国际控股。但资源市场并不买账。更名生效当日,公司股价下跌2.48%,并在随后的两个生意日划分下跌11.02%和2.86%。

据港交所披露,停止2022年6月27日,港股年内共有106条公司名称调换通告及通告,涉及70多家上市公司。A股方面,据东方财富统计,停止6月23日,除“戴帽”“摘帽”等被动更名外,年内自动替换证券简称且已生效的上市公司有33家。

更名的目的是“改命”,但在理性与狂热并存的资源市场,没人能百分之百猜中了局。

01、战略照样玄学

在投资者眼中,上市公司的名字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是对公司焦点营业的出现。更名可能意味着公司战略偏向的重大调整。

苹果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鲜为人知的是,现在将iPhone、iPad、Mac、AppleTV等智能硬件一网打尽的苹果公司(Apple Inc.),在15年前的名字曾是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Inc.)。2007年的名字,显然已无法准确形貌今天的苹果。

元宇宙的热潮袭来,也有不少上市公司通过更名的方式,向外界通报改弦易辙的信息,但资源市场反映纷歧。

2021年10月28日,确立已逾17年的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完成了战略转型的最后一步。扎克伯格在Facebook Connect上示意:“从今天起,我们首先是元宇宙公司Meta,而不再仅仅是社交平台Facebook。”

Meta此番更名,虽然让元宇宙观点发作式突入民众视野,却没能带火自己的股价。Meta更名当天,资源市场回响并不热烈,收盘时股价仅上涨1.51%。

但同样靠更名乘上元宇宙风口的映客,股价一度上涨近13%。雪豹财经社获悉,映客CEO奉佑生在谈到更名初衷时称,此举是为了改变人们对映客“跟直播关联很深”的固有印象,公司着实已结构社交、相亲等多元产物矩阵。“在今天的时间点看,映客已无法完整代表团体对外的品牌形象,这也是为什么要更名为映宇宙(的缘故原由)。”

A股上市公司更名的征象同样习以为常。

雪豹财经社选取了2000年至今部门发生过名称调换的上市公司案例(详见下表),其更名缘故原由涵盖战略调整、强调主业及营业边际拓展等。虽然更名缘故原由都有迹可循,但资源市场的反映截然不同。

2020年6月22日,中国国旅发出更名通告后的首个生意日,股价下跌3.49%。在更名生效的6月29日,慢了半拍的资源突然入场,中国国旅股价在29日、30日两天延续涨停。

上市公司更名,事实是科学照样玄学?

02、更名容易改命难

上市公司的更名潮,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2000年的美股互联网泡沫时期。

1995年8月9日,确立不到16个月的网景(Netscape)在纳斯达克上市,刊行价14美元,开盘后仅一个生意日便飙升至71美元。网景股价的疯涨,是谁人年月资源市场对互联网公司追捧的一个缩影。

为了与互联网挂钩,许多新上市公司打起了名字的主意。有的在公司名称后加“.com”,有的在公司名称前加“i”或者“e”。

2000年2月,宠物用品线上零售商Pets.com在美股上市,其产物与社区宠物商铺和超市高度重合,且不具备响应的物流运送能力。虽然延续盈利能力存疑,但在“.com”的光环下,这家仅运营了一年、总收入不到600万美元的公司,在IPO中融得8250万美元,估值超3亿美元。

仅仅9个月后,Pets.com便由于其商业模式的种种短板导致延续亏损,不得不申请歇业。

1999年5月上市的互联网玩具销售商eToys,履历了与Pets.com类似的运气。上市前,该公司最近一个财年亏损2860万美元,但依附头顶“e”的高帽,eToys上市当天,股价由20美元飙升至78美元,市值最高时跨越了那时全美最大的玩具经销商、已有52年历史的玩具反斗城。

但eToys的疯狂仅延续了一年左右。2001年,其股价跌至不足1美元后从纳斯达克退市,并在一个月后宣告歇业。

普渡大学的3位学者研究了在1998年和1999年更名,加入互联网潮水的63家公司。通过测算这些公司在名称调换前后5天的股价转变,发现已更名公司的股价在这10天时间里,上涨幅度比同类公司凌驾125%,即便它们的焦点营业与互联网毫无关联。

互联网泡沫在2000年前后破碎,但更名“蹭热度”的征象并未消逝,并在区块链热潮中制造了新的岑岭。

2017年12月21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饮料公司长岛冰茶(Long Island Ice Tea),宣布将更名为长区块链公司(Long Blockchain Corp.),并宣布在继续生产非酒精饮料产物的基础上,探索向区块链手艺转型。

更名当天,该公司股价应声上涨约200%,一起从更名前的2.5美元涨至9.49美元。但由于迟迟无法宣布详细的转型设计,长区块链公司的股价在次年2月回落至3美元左右,并于昔时4月从纳斯达克退市。

为了“塑造线人一新的企业形象和身份”,港股上市公司坪山茶业在2016年年底宣布将公司更名为区块链团体有限公司,英文名从Ping Shan Tea Group Limited更改为Blockchain Group Company Ltd。

这家卖茶叶的区块链公司股价耐久低于一港元,资源市场对其更名一事没有提起若干兴趣。2021年8月10日,该公司从港交所退市。

更早之前的2015年5月10日,以房地产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多伦股份宣布更名为匹凸匹,立志要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此举被市场讥讽为“史上最强P2P翻译”。只管在通告更名后的第二天,匹凸匹便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但资源市场依旧为之疯狂。自昔时5月11日起,匹凸匹延续6个生意日涨停。

投资者对公司名称的痴迷和疯狂有时显得匪夷所思。2016年,由于川普当选美国总统,川大智胜涨停;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代,被解读为“远远望着谷爱凌”的远望谷涨停。

上市公司仅仅想靠更名来“改命”,生怕是天方夜谭。

03、流水的营业,铁打的巨头

用玄学解读资源市场的征象并不罕有。

2021年10月,Facebook更名Meta前一周,国盛证券公布了一份名为《天干地支在择时中的应用初探》的研报,连系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和五行学说,对差异年份的股价涨幅举行剖析。

图片泉源:国盛证券研报

但无论是出于战略调整的思量,照样单纯地蹭热度、炒观点,更名纵然在短期内获得资源市场的正向反馈,也很难给公司带来恒久的收益。

事实上,许多公司接纳以稳固应万变的计谋,在开疆拓土和主营营业不停调整的历程中坚持不更名。1998年建立的腾讯正是云云。

24年来,腾讯从社交产物QQ起身,一起将营业拓展至电信增值服务、自研/署理游戏、网络广告、在线视频、金融科技、云营业等。

2004年,腾讯公布在港交所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彼时,腾讯营收的双轮驱动是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而在腾讯的2021年年报中,网络广告的营收占比从上市之初的5%提升到了16%,各项增值服务被整合后,占比从17年前的94%缩短至52%,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占比则到达了31%。

今年5月宣布的2022年Q1财报中,同样隐藏着腾讯未来的换挡意图:游戏出海、押宝视频号、探索元宇宙,每一个动作都是在实验突破新的战略界线。

但一再换档的腾讯,上市18年来从未悔改名字。

比腾讯晚确立一年的阿里巴巴,同样履历了频仍的营业扩张和调整。

阿里巴巴由to B营业起身,之后依赖淘宝与天猫的to C营业积累用户资源。2009年阿里云确立,2013年菜鸟网络建立,2014年支付宝母公司蚂蚁团体正式确立。随后,阿里巴巴又孵化了钉钉、口碑、飞猪等新营业。

在阿里的财报中,中国商业、国际商业、内陆生涯服务、菜鸟、云营业、数字媒体及娱乐等营业,各自占有一席之地,每一个都是阿里巴巴的业态,却无一能够替换阿里巴巴的名号。

流水的营业,铁打的巨头,公司是否更名并无优劣之分。无论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若何转变,藏在汹涌暗流之下的商业疆土,才是企业真正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