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哈哈哈,新消费打败了微笑曲线
01
宏碁团体开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Curve)理论
这是一条微笑嘴型的曲线,两头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头,设计和销售,处于中央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好比,苹果公司就掌控了研发和销售两头,2021年其毛利率为41.8%,净利润跨越25%。而在中央给苹果组装加工的富士康,昔时的毛利率8.24%,而净利率也就5%左右。
加工厂,干得多赚得少。
02
但这在新消费行业似乎失效了。
先有恒鑫生涯IPO。这是一家纸制与塑料餐饮具供应商,瑞幸咖啡和喜茶都名列其前三大客户。
2019-2021年,恒鑫生涯划分实现营收5.44亿元、4.24亿元、7.19亿元,归母净利润到达7025.28万元、2608.65万元、8026.73万元。
但反观瑞幸和喜茶,并没有赚到钱。
之后是野外股份IPO。他的主要产物是质料果汁、速冻果块、鲜果等,奈雪的茶、茶百道、一点点和沪上阿姨都跻身其前五大客户,并为野外股份孝顺了56.49%的营收。
2019-2021年,野外股份划分实现营收2.9亿元、2.66亿元、4.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到达2432.09万元、2100.17万元、6517.76万元。
然而奈雪的茶们同样不挣钱。
03
新消费为什么赚不到钱?背后有两个缘故原由。
第一是从互联网行业溢出的资源或从业者,在消费、零售领域惯性地用了互联网的竞争头脑。
互联网时代,人们主要的竞争头脑是“赢家通吃”。这是一个德州扑克的观点,赢的人把桌面上的筹码都拿走。
好比百度的搜索引擎、微信的社交工具、阿里的电商王国。险些所有的互联网从业者,都盼望把自己的公司做成赢家通吃,或者抢占到绝大部门的市场份额。
然而,不是所有互联网公司都能赢家通吃。嘉御资源董事长卫哲曾指出,现在只有三类互联网公司属于赢家通吃型。
第一类,具备网络效应。
好比Facebook、微信,他们通过密友社交绑定了用户与品牌的关系。一定水平上,用不用微信不是由你说了算,你被你的同伙圈绑架了,这就是网络效应。
第二类,规模带来资源效益。
阿里、京东、亚马逊,这类电商公司做成了天下甚至全球的规模。通过这样的规模,他们能够拥有伟大的采购能力,而采购的器械越多则越廉价。
第三类,手艺领先一步。
使用谷歌搜索引擎、百度搜索引擎时,着实没有网络效应,他们不是由于1000万人用或是1亿人用,而降生规模协同效应。
这类公司的特点在于,手艺领先一步。
纵览近10年来的互联网竞争,千团大战、网约车大战、共享单车大战、外卖大战……着实都在烧钱做市场份额,以图实现赢家通吃。
但这种头脑模式放到零售这个古老的行业来看,着实是失灵的。
好比开一家奶茶店,两口子都可能选择差其余品牌,网络效应无从谈起。
而其采购能力的辐射局限,最多与沃尔玛这种拥有全球级采购规模的商超一样,只能在10平方公里的商圈内发力。
换而言之,别人把店开到离你10公里以外、你所笼罩的商圈以外,你又能怎样得了吗?着实许多线下实体店笼罩不了一个商圈局限,更多是社区级别,或者四周3公里的外卖级别。
最后,手艺咱就无需再讨论了。在整个海内消费品领域,焦点的竞争力更多在供应链、渠道、组织能力上,手艺门槛对照低。
小马宋先生特意提起过一个品牌,叫三胖蛋。这个做高端瓜子的品牌,从育种层面研发出了一款适于炒制的瓜子品种,这在手艺上形成了壁垒,但也不足以实现赢家通吃。
综上,和互联网一样烧钱做消费品牌,得不到耐久生长。
04
第二个缘故原由是话语权。
话语权博弈,向来是产业链上下游最永恒的话题。就像在饮料行业,适口可乐的话语权一样平常大于上游供应商,而新晋品牌元气森林可能就稍微欠缺一点。
以是,在适口可乐对元气森林下封杀令时,据称前者直接给代糖供应商三元生物施压,要么断供元气森林,要么不做适口可乐的订单。
很显然,三元生物要选适口可乐。
我们谈到的新消费,历史最长不外追溯的2012年那一波,好比江小白、三只松鼠等。他们在传统巨头环伺的行业里,着实上下游的话语权都不高。
照样以奶茶品牌为例。
这个行业上游供应链较为涣散,稀奇是茶叶、水果等食材质料,自己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统一种食材可能需要多个供应商提供。
由一个质料供应商笼罩天下所有连锁门店的情形,品牌方也很难实现。也就是说,他们对于上游的话语权并不高。
头部品牌也在做一些提升话语权的结构,好比喜茶喜茶出资介入上游供应链建设,甚至触及到改良土壤、改善莳植和制茶工艺等方面;奈雪更是在云南建设了专属草莓园。
再看下游,也就是购置者的议价权。
从商品角度来看,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涯必须品是非弹性商品,价钱更改幅度的巨细险些不会影响人们的需求。
作为奶茶产物,是不是生涯必须品?从主流来讲,一定不属于。
但对于一群爱喝奶茶的女孩子而言,她们需要靠“奶茶续命”,原本10元的奶茶到厥后客单价到了40元、50元,似乎依旧没有盖住这群人的热情。
现在的新式茶饮目的人群是90后、95后年轻一代消费人群。《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更是显示,90后年轻女性是新式茶饮的主流消费人群。
这群人属于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的“三高人群”。
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新式茶饮消费者月购茶数目较多,5-14杯的区间占比最大到达了83%;15-24元是消费群体最偏好的单品价钱区间,占比64%;值得一提的是,有72%的消费者月茶饮消费金额在200元以上。
这样看来,收入水平和消费意愿,正在降低购置者议价能力。但也不完全是,在90后人群的消费历程中,800元的衣服不嫌贵,但8元的运费和5元的配送费却不行。
“价钱敏感度”一词被提了出来。
90后对于价钱是否敏感,取决于产物对他们的成本结构是否主要。当他们以为产物“性价比”没有到达心里预设,就会更体贴是否有价钱较低的替换品 。
而这里的性价比,又是品牌感、环境、价钱、产物质量、颜值等多重因素所影响。
对于品牌而言,更大的压力来自于消费者能够寻找到足够多的替换品。
上述讲述就显示,为使得茶饮从视觉效果上看起来更富有条理感,同时使口感和口味加倍厚实,多数传统现制茶饮通过简朴“堆料”来吸引消费者。
而其他明星奶茶品牌,主打产物也险些相似,热门产物除了名字差异,现实用料都差不多。好比杨枝甘露,险些泛起在差其余茶饮店菜单里。
早前,奈雪的茶首创人彭心和喜茶首创人聂云宸,就在同伙圈因产物同质化互撕。
2018年,彭信在同伙圈果然点名聂云宸,指责喜茶剽窃奈雪的芝士草莓、霸气蜜桃、软欧包等产物,而不甘示弱的聂云宸则霸气回怼对方不懂市场竞争、不懂剽窃、不懂创新,只会做无意义的无病呻吟。
几年已往了,类似的“战争”从未住手,甚至愈演愈烈。
去年3月,奈雪上线”霸气玉油柑“,喜茶紧接着5月上新王榨油柑等三款油柑饮品。6月,喜茶上新“黄皮仙露”“多肉黄皮仙露”,没过多久,奈雪的茶旗下品牌台盖紧接着上线满满小黄皮新品,益禾堂的海盐蜜黄皮也同步上市。
这给了消费者更多的替换品选择,也无形中提升了购置者话语权。
05
上下游没有话语权,意味着供货成本压不下去、销售价钱抬不上来,品牌就赚不到钱。
奶茶行业不是特例,咖啡、零食、零食甚至小家电,都在丰盈的资源助推下加剧了行业同质化的生长。最终,要么大鱼吃小鱼,要么小鱼自己倒下,行业洗牌剩者为王。
不是微笑曲线上的制造加工业变厉害了,只是品牌运营逻辑发生了畸变。
曲线仍在微笑,品牌却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