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马斯克的100条后腿

ElonMusk同志常在大洋彼岸成为座上宾,但在老家美国,却不怎么受白宫干部待见。

2021年8月,拜登在白宫草坪上宣布美国新能源汽车的“2030设计”,一时媒体云集无比热闹。拜登特意约请了福特、通用、Stellantis等公司的老大,但唯独没约请马斯克——后者专门发了条推特吐槽:Seemsodd that Tesla wasn’t invited。

接着在2022年3月,拜登揭晓国情咨文演讲,大篇幅提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又重点表彰了福特和通用,但对特斯拉却只字未提。马斯克闻讯后震怒,在发给CNBC的邮件中取笑道:没人看国情咨文。并在推特上评价拜登是“人形木偶”。

云云偏心,估量马斯克也有话说:“美国电动车现在什么水平,就这么几个厂家,你福特什么的都在站C位,他能站吗?站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吗!电动车渗透率再下去要输日本了,中国队输完输日本,再输印度,接下来没人输了。”

更猛的嘴仗还在后面。在刚刚已往的6月,马斯克公然宣称他对经济有一种“超级糟糕的感受”,并决议特斯拉裁员10%。拜登被记者问及此事,照老习惯先是表彰了福特和通用,然后狠狠地“祝福”道:“希望马斯克的月球之旅一起顺风。”

掌握最高权力的人和掌握最多财富的人相互攻击,成了美国精英圈茶余饭后的助兴节目。白宫谈话人将其定性为:“一位反劳工的亿万富翁,在寻找任何时机抹杀现代历史上「最亲工会和最亲工人」的总统。”有种洛克菲勒大战列宁的感受。

简朴总结,就是拜登虽然很善于打牌,但似乎从来不屑于打马斯克牌。

这些隔空骂战,跟工会势力和驴象之争有关,但同时也折射出了一个事实:对于这么一位险些用一己之力动员电动车行业狂飙的马某,其在“车轮上的国家”美国海内,反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被众星捧月,远没亨利福特昔时的职位。

而整个美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是一个矛盾的存在:在生产端美国虽然引民俗之先,孵化出特斯拉这根独苗,但在消费端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2021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约为4.4%,同期中国是14%,英国是20%,德国是26%。

美国2021年卖出了约1500万辆汽车,只有65万辆是电动车,现在年一季度在拜登吆喝油价飙涨的靠山下,美国纯电车销量费了老鼻子劲才增进60%,而同期中国纵然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电动车销量仍然增进了147%。

总统不待见马斯克,老乡们为什么也拖马斯克的后腿?

生长新能源汽车,对中 美来说都有能源诉求,但在中国像是一个产业问题,在美国却更像是一个政治问题:石油 美元不仅修建了皮卡 大House的“美式生涯方式”,依附于石油之上错综庞大的利益整体,也牢牢绑住了新能源的手脚。

特斯拉在美国的冲塔工具,是一套花了百年时间构建的“能源生产-消费-文化”系统,围绕着这个系统举行利益生产和分配。在已往百年里,曾经不止一股气力向其提议过袭击,但都被“我大美利坚自有国情在此”的空气墙所阻挡。

那么,利益团体若何影响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对我们中国又有什么启示?这是本篇文章要解答的问题。

01、惹不起的百万漕工

关于亨利·福特,有一个冷知识:他曾在爱迪生实验室作为汽车工程师,专攻电动车的研发。

20世纪初美国的汽车市场“三足鼎立”。蒸汽车、电动车、燃油车划分占40%、38%和22%。电动车优势突出:好比不用换档,没有震惊和汽油味,虽然一到冬天也会化身电动爹,但相比需要花45分钟启动的蒸汽车,并非毫无竞争力。

直到1908年,亨利·福特通过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T型车,把汽车价钱从2000美元直接砍到300美元,成为了燃油车普及的里程碑事宜,也彻底将电动车拦在了市场之外。不外作为曾经的电动车工程师,福特选择燃油车的缘故原由生怕是许多人不知道的:

那时,给铅酸电池充电的成本约莫是每千瓦时20美分,而每加仑汽油只需5美分。若是要把汽车定位在民众消费品,那么不只生产成本要低,燃料也要足够廉价。随着T型车的普及,通过原油(开采)-铁路(运输)-汽车(使用)这个链条,美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

自此,石油的世纪拉开了大幕,美国的世纪随之最先。

1914年一战发作时,由于灵活装备的引入,坦克、卡车和燃油船的数目成了决议战场输赢的要害,也让1917年美国的参战显得尤为主要——那时的美国,生产了全天下70%的石油。二战时代,整个战争消耗的70亿桶石油中,有60亿都来自美国。无论是战争时代的战略自由度,照样战后以美元为焦点的国际金融系统,背后的基石都是美国重大的石油产量。

虽然美国一度也成为石油净入口国,但它在产量上的对照优势依然伟大:德国和日本石油产量险些可以忽略不计,石油对外依存度常年高居80%以上,中国也在去年到达了73%的历史峰值。反倒是美国随着页岩油手艺的成熟,石油产量重回全球第一,重新成为石油净出口国。

石油所确立的不仅仅是美国的国际职位,也是支持“美式生涯方式”的焦点因素之一。最典型的代表即是低油价:2021年10月,北京区域92号油价是7.04元/升,同期美国约莫只有5.45元/升。从美国兴起的“喝瓶装水”,水瓶就是用石油制成的塑料;在雪天也可以穿短袖的美式大House,有不小的比例需要取暖和油来保暖,同样离不开廉价的石油。

不外在已往一百年里,这种“皮卡 大House”的生涯并非没有受到挑战。

二战时代,洛杉矶就曾泛起过严重的雾霾,当地人一度以为是日本的“化学战”,效果直到日本投降雾霾也没有消逝。五十年月,当地研究机构清扫了化工厂、发电厂和炼油厂等一系列疑凶后,才发现雾霾的罪魁罪魁是汽车尾气。

与此同时,“温室效应”也最先在科学监测上获得体现。1958年,美国一所海洋研究所在夏威夷确立了一座监测站,通过盘算机建模剖析监测到的数据,展现了二氧化碳排放和全球气温上升之间的关联。随着研究深入,天气变暖的“凶手”进一步明确:交通部门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1%

随着“天气转变论”兴起,石油在民间的形象逐步从英雄走向了反派。而更大的不平安感,来自“能源平安”的威胁。

第四次中东战争时代,为了袭击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欧佩克提议了石油禁运。之后短短三个月内,油价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为了缓解石油紧缺,美国不得不出台政策,阻止加油站周末卖油,又实行了汽油“单双号限购”。堂堂产油大国居然会被人“卡脖子”,引起了美国政府的警醒。

1977年,以“心系国民痛苦”形象的新总统卡特上台,打响了能源革命的第一枪:从我做起,用清洁的新能源,来取代石油。为了给太阳能造势,卡特还专门在白宫的屋顶上装上了太阳能电池板,搞了个新闻宣布会。

在宣布会现场,雄心壮志的卡特示意,太阳能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激悦耳心的冒险的一部门。”但事实上,这个造价28万美元的太阳能系统,只能给楼下的餐厅和洗衣房烧热水,离能源的“自主可控”差了十万八千里。

对美国来说,无论是昔时的太阳能,照样现在的电动车,它们面临的最大阻力既不是自身的手艺水平,也不是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而是一个依附于石油工业的重大利益整体。

02、洗脑要从娃娃抓起

特朗普时代的美国有两任国务卿,一位是中国人民异常熟悉的反华急先锋蓬佩奥,另一位是他的前任雷克斯·蒂勒森(RexTillerson)。在进入特朗普政府之前,蒂勒森另有两个身份:一个是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的CEO,一个是美国石油协会(API)的董事会成员。

API确立于一战前后,前身是一个辅助美国保证石油供应的行业组织。一战时代,这个组织和政府亲热配合,对石油生产举行了控制,集中调剂燃料油,还保持住了石油的价钱稳固,可谓劳苦功高。

战后,API继续在产业和政府中施展作用,不只一手推动了美国石油行业尺度的订立,也日益成为美国能源决议的智力泉源。作为一家准政府机构,从1920年最先,有关美国石油消耗和库存水同等主要数据,险些都是由API提供应美国政府的。

但蒂勒森同志的履历告诉我们,这个协会从来不是中立的:其董事会一直由石油行业的重量级人物主导,办公地址也经常会搬到华盛顿。不难想象,当美国人民最先泛起“想和石油分手”的苗头时,API作为石油行业的代言人,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挽回这段爱。

从1940年最先,深谙“从娃娃抓起”的API就把中小学生作为了主要的“宣传工具”。俄克拉荷马州能源委员会曾制作过一本名叫“彼得石油大噩梦”的绘本故事:故事里的彼得一早醒来,发现自己的牙刷、平安帽甚至自行车上的轮胎都不见了。然后彼自满识到,这些都是石油副产物,自己的生涯离不开石油。

这本小册子里的故事来自一部影戏,而影戏的制作方也是API。60年月,API还开发过一档名叫“魔术桶”的电视节目,节目的形式是展现“化学实验”的神奇,但现实目的实在是宣传石化产物氟利昂。

到了60年月,API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温室效应理论。于是,API提议了一个名叫“全球天气同盟”的组织。这个组织的主要事情,就是每年投入几百万美元搜集种种证据,证实天气危急是一场圈套。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的依据之一,就是API资助出台的一份研究讲述。

2013年,美国一项民调显示,有近40%的人信托,“天气转变论”是邪恶气力对民众生涯举行干预控制的阴谋手段,API鼎力公关功效喜人。而产油大州的老国民,更是深深信托石油产业的衰落,是自己贫困生涯的劈头。

有财大气粗的石油巨头输血,API影响力的不停强化,最终将手伸向了华盛顿。在华盛顿,有一条著名的“K街”,这条街上驻扎着各行各业的政治游说公司,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特色产业。在美国,企业或行业协会可以正当的雇佣“说客”,和政府官员和议员举行“相同”。像API以及石油公司这样的金主,是这条街的常客。

2001年,曾经受雇于API的职业说客菲利普·库尼加入了布什政府,担任白宫环境质量委员会的主管。往后几年,白宫的多份天气研究讲述中,都留下了库尼“润色”的痕迹:好比将“把天气转变归为生态问题的缘故原由‘对照难’”被改成了“极端难”,在对温室效应表达嫌疑的结论前加上“一定”、“显然”等形容词。

库尼的行为在2005年被《纽约时报》曝光,之后库尼辞去了政府职务,扭头加入了埃克森美孚。在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之前,API取得的最大战果就是在布什政府时代,让美国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布什政府与石油的关系远不止于此,布什家族自己在石油产业千头万绪,副总统切尼也是石油商,国务卿赖斯是雪佛龙石油公司董事,甚至拥有一艘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油轮。有人戏称,“布什政府血管中流动的是石油,倾轧的是二氧化碳”[3]。

因此在美国,石油与新型能源绝不仅仅是一个工业领域的蹊径问题,而是一个事关态度、选票与政策制订的政治风向标。

03、全身油污的共和党

2020年,距离总统大选另有不到三周时,美国发作了一场“艳照门”:拜登的儿子亨特修电脑的时刻,不小心露出了硬盘里的内容。硬盘里的亨特先生,是多个恋爱动作片的男一号。

一年后,纽约时报又挖出了一个大新闻:亨特先生不只情场自满,其确立的一家投资公司曾作为掮客,帮一家中国公司洛阳钼业笼络了一笔10亿美元的钴矿收购生意。钴矿作为动力电池的要害原质料,一直被美国列入“要害矿产资源”,事关“国家平安”。

“拜登儿子”、“钴矿”、“中国”、“新能源车”几个要害词凑在一块,经由右翼媒体的添油加醋,酿成了“拜登资助中国新能源车”。

▲美国媒体报道拜登儿子“辅助中国占领电动车市场”

时值拜登政府决议暂停水域的油气钻探,相近墨西哥湾的路易斯安那州带头否决。当地共和党议员StephenScalise率先贴大字报,称“海上钻井行业在路易斯安那州支持着9万多个事情岗位,每年能孝顺67亿美元的税收,是沿海飓风珍爱项目的主要资金泉源。”

除了路易斯安那,诸如德克萨斯、北达科他和科罗拉多这样的产油州,往往都是共和党的铁票仓。对于共和党州议员来说,要保住自己的选票,就要保住产油州的事情岗位;要保住事情岗位,就要保住“企业在政治上谈话的权力”。

绝大多数共和党议员背后都有油气产业的捐钱支持,仅2019、2020两年,Scalise就从油气行业获得了跨越75万美元的政治捐钱。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油气产业一共为两党募捐了约8亿美元的竞选资金,其中80%流向了共和党。

有这样一层靠山,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许多油汽建设项目会成为两党之间漫长的拉锯战:好比产油大州北达科他的KeystoneXL石油管道项目,从小布什时期最先立项,被石油企业给予厚望,但由于管道经由了原住民聚居区,遭到当地印第安部落的强烈否决,在奥巴马任期内一直没被批准。

2016年,特朗普上台后不到两个月就批准了这个项目。这背后的缘故原由有一个显著缘故原由:埃克森美孚给特朗普的竞选捐了至少几十万美金。但另有一个不那么显著的缘故原由:能从这个项目里直接受益的北达科他州的石油管道运营商公司,有特朗普本人的股份。

在共和党的理念里,石油工业的壮大,会增强美国匹敌伊朗、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等石油国家的相对实力。在国际油价高涨时,本土石油生产能够辅助美国制造商降低能源成本,并吸引能源麋集型的产业来到美国投资,使迁徙到亚洲的制造业岗位回归美国。因此,美国非但不应该推广新能源,反而应该扩大油气钻探、页岩油以及煤炭开采。

利益和理念的驱动下,共和党政府任期内批准开发的石油项目越来越多。小布什政府退出了《京都议定书》,排除了老布什亲自宣布的近海石油开采禁令,纵然到了2008年大选竣事后最后的总统任期,还批准了横跨数州、面积近8000平方公里的油页岩矿床开发。

之后的特朗普直接铺开了在北极国家野生动物珍爱区的油气钻探,在他的任期内,白宫提议终止了对电动车消费者的7500美元税收抵免。

在被石油公司和油气产业工人放肆拥戴的同时,小布什和特朗普也是民主党与形形色色的环保组织口诛笔伐的工具。但石油产业重大的就业规模、随之而生的利益团体以及与政治的深度绑定,促成了石油在美国政治中壮大的影响力。

相比“清洁能源”和“环境珍爱”这些理由,显然是“税收”和“就业”的政治招呼力更强。但当新能源车最先大局限普及后,站在石油对立面的民主党有了一个更现实的理由:欧洲和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已经跨越了美国。

04、既要又要的民主党

民主党对电动车的体贴,不仅仅在于美国有没有特斯拉。

美国的50个州里,有些是“化石能源净出口州”,好比德克萨斯和北达科他;有些则是“净入口州”,好比加州、纽约和马萨诸塞,后者在经济上并不依赖石油,选民也会关注天气转变议题,这些地方往往是民主党的大本营。

另一方面,相比特斯拉的乐成,民主党更看重的是能否在美国缔造一个重大的电动车消费市场,既实现自己设定的碳中和目的,也能刺激本国的传统车企“电动化”——一旦传统车企失去竞争力,很可能牵连几十万产业工人,而他们所在的选区往往是决议大选走向的要害选区。

详细措施上,民主党也有中国和欧洲现成的作业可以抄:津贴。

上任第一天,拜登就提出的“公车采购”所有酿成电动车。之后民主党内又拟了两个法案,一个是要对电动车产业给予1740亿美元的刺激政策,用来津贴消费和建设充电桩等等;一个是向电动车消费者发放最高12500美元的税收优惠。

但在美国,新能源的津贴政策会遇到一个“美国特色”的问题:燃油车也有津贴。

耐久以来,美国对石化行业的政策倾斜缔造了一个怪异的征象,即美国石油业有异常多隐性的津贴政策,首当其冲的即是汽油的低税率。

海内曾有研究机构调研过汽油税收占最终零售价钱的比例,美国是11%。在中国,这个数字是30%,日本是39%,德国是57%。全美脱销车型前十的榜单中,至少有一半是SUV,“美国五菱宏光”福特F-150,车型是更耗油的皮卡。这些征象背后,本质上都是低廉的油价。

一旦作废税收优惠、缩短石油开采允许,最终导向的效果即是油价上涨。能源支出又是美国通俗家庭最大开支项之一,加上2021年的严重通胀,受影响最大的不是石油巨头,反而是以中产家庭和有色人种为代表的民主党铁票仓。

以是,“作废石油津贴”成了一项有所忌惮的操作:不作废,新能源车就算有津贴,使用成本也很难取得优势;作废津贴,与号称要“重振蓝领和中产”、“代表有色人种权益”的民主党口号并不相符。

而民主党来势汹汹的津贴政策,在美国的政治环境下也很难推行:第一项“公车采购”下令出台后没多久,美国邮政部带头打脸,在其新采购的公车里只有10%是电动车。这位特朗普任命的邮政部长理由也很充实:电动车比燃油车贵,买电动车要先给财政拨款。

另外两个刺激法案也倍受挫折。第一项1740亿美元的刺激设计,在共和党的轮流阻挠之下不停缩水,最后只剩下150亿美元。第二项12500美元的税收优惠,情形加倍庞大。

这项政策包罗一个主要细节:12500美元的津贴里,有4500美元是补给“有工会的车企”生产的电动车。所谓“有工会”,本质上指的是“由美国企业的美国工人生产”。虽然民主党意在贴合“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政治主张,但也把美国电动车市场最主要的两个玩家——特斯拉和丰田拦在了外面。

最终,能享受这4500美元津贴的车企精准锁定在三家企业,也是为拜登2030设计站台的企业:通用、福特、Stellantis。

由于争议太大,这项法案在民主党内部都泛起了分歧。2021年底,弗吉尼亚州参议员JosephManchin公然示意,不会对法案投赞成票。有意思的是,那时Manchin正在出席丰田在西弗吉尼亚零部件厂的公然流动。另一个细节是,Manchin每年能从煤炭行业获取50万美元的收入,他也是民主党内少数获得油汽产业政治捐钱的人。

一方面,民主党的施政目的太多,既要鼎力推广新能源,又要照顾少数族裔利益,还要重振美国制造业,在许多政策议题上相互掣肘。而在缺少通产省和发改委这种强力部门的情形下,美国怪异的两党政治和政治献金系统,又会极大滋扰产业政策的施行。

好比每当民主党提出新能源法案,共和党就会掏出“损坏市场公正竞争”和“珍爱美国石油产业工人”两大法宝。对“天气问题”的看法变得和否决堕胎一样,逐渐成了两党的“焦点身份问题”,难以找到任何共识。欧洲大陆虽然也有选票政治,但比例代表制度意味着执政同盟势必在一些问题上杀青妥协和共识。

另一方面,在美国屹立百年的石油产业依然深刻的影响着美国政治,纵然美国石油资源厚实,也不代表每个州的石油都厚实。纵然美国有特斯拉,不代表每个州都有特斯拉。这些整体之下的个体,有他们的私心、欲望和诉求。在以选票为导向的机制下,所有诉求都被无限放大,致使每一个前进的措施,背后都拖着繁重的镣铐。

而规模重大的石油产业也在实质上让美国人享受了廉价的石油供应,美国老国民现在依然以为:“也许全球变暖是真实的,但不值得为此牺牲我的SUV。”

05、尾声:美国落伍了吗?

当资源市场大多数公司还在艰难爬坑时,比亚迪在上周突破万亿市值,站上了全球汽车公司No.3的位置。

“万亿”是一个自带流传流量的词汇,它意味着一种用钱币流动性堆砌起来的肌肉感,输出了一种利维坦式的庞然。比亚迪的逆势冲线是自“宁王”崛起后,又一个标志性事宜。它在中 美新能源博弈的棋盘上,给中国队增添了几分筹码。

而此次比亚迪大涨,据传是由于向特斯拉提供电池。这侧面牢固了一个论断——中 美新能源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真正的产业链竞争和互助,而不是“美国向我们运送了马斯克,我们向美国运送了贾跃亭”这么简朴。

实在,马斯克曾经极为看不起比亚迪,曾经在采访中直接喷道:“比亚迪是一家没有手艺,且车价对于产物而言太高的公司。”并数次露出取笑的笑容。但就像国与国一样,昔日看不顺眼的敌人,可能转眼间就成了勾肩搭背的同伙。

美国海内的新能源政治议题也一样,它没有绝对的态度,只有永恒的利益。

好比2019年还在取笑电动车续航差的特朗普,曾经一度想要作废掉美国的新能源购车津贴。但到了2020年,特朗普就改了口,不只在推特上盛赞马斯克是个天才,还亲自在白宫展示了一辆来自俄亥俄州生产的电动皮卡。

田纳西州共和党参议院布莱克,在2021年8月还投票否决1740亿的电动车刺激法案,到了9月就改口。这当中主要的转变,是福特和SKI将在田纳西投资56亿,生产电动皮卡和动力电池,直接缔造近6000个事情岗位。

变色幅度更快的是共和党大佬、参议院议长麦康奈尔。2021年7月,他带头训斥民主党“对化石燃料发动战争”。两个月后,当福特宣布在他的家乡肯塔基洲建设新的电池工厂时,他马上揭晓了一份声明:“我为福特喝彩”。

麦康奈尔的夫人赵小兰也不遑多让。这位特朗普任命的交通部长,从政府告退后,转身加入了一家电动车充电公司。

由于电动车接纳的零部件比燃油车少,因此产业链短许多,这也就意味着它能带来的事情岗位更少。美国汽车的电气化转型,势必会带来汽车制造工人的失业。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设施,是把电动车产业链的在上游也引进美国,但上游的电池生产和锂钴矿开采,则又会引发新的环保担忧。

不难想象,每一个环节,都是新一轮的政治博弈。历史的历程往往不是线性的。这当中一定会有纠缠、有频频、有“缔造性损坏”后的阵痛与修复。

而留给我们思索的问题是,无论是石油产业千头万绪的利益团体,照样选票系统下被政治化的能源议题,都没有杀死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美国虽然在新能源车的消费市场扎脚不前,但并不故障特斯拉在全球市场大杀四方。

即便面临种种掣肘,美国在这场汽车工业的新一轮竞赛上并没有落伍,反而仍然在引领行业的创新。马斯克被拖住的可能是100条后腿,但只要「创新」这条前腿仍然粗壮,就能始终保持一夜之间推翻对手优势的能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长路未尽,我们切勿总是陶醉在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的快感之中。

参考质料

[1] 石油战争,威廉·恩道尔

[2] 石油、美元与霸权,江红

[3] ElectricVehicle Sales Review Q3,PwC

[4] 布什政府的石油“基因”,人民网

[5] Partisanpolarization on climate change is worse than ever,VOX

[6] Here’swhy the GOP just loves fossil fuels,Christ

[7] Evaluatingelectric vehicle market growth across U.S. cities,ICCT

[8] USlags in electric vehicle sales despite Biden administration’s push,the Guadian

[9] DakotaAccess pipeline company and Donald Trump have close financial ties,the Guadian

[10] 9Key elements of Joe Biden's plan for a clean energy revolution, theWhite House

[11] ABrief History of Big Tax Breaks for Oil Companies,Mother Jones

[12] HowAmerican Oil Killed the Electric Car, Youtube

[13] TheHistory of Electric Vehicles 1841,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