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东莞身世的「洋老头」,18年卖床垫卖出一个IP
只用一张西欧裔白色人种的老人照片,慕思床垫大卖了18年,还冲上了IPO。
克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宣布关于批准慕思康健睡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慕思股份”)首次公然刊行股票的批复。现在,慕思股份的审核状态已换取为“已通过发审会”,距离上市敲钟只差临门一脚。
据慕思股份的招股书显示:本次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拟公然刊行新股不跨越4001万股,预计共计募资18.99亿,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而招募到的资金主要用途为“华东康健寝具生产线建设项目、数字化营销项目和康健睡眠手艺研究中央建设项目”。
慕思股份主要产物是床垫,属于通俗消费品,低手艺、低门槛,而且长达十数年里,慕思床垫一直倍受海内消费者争议,其中涉及虚伪宣传、违规营销、偷税漏税、低成本高价等一系列问题。
但时至今日,慕思股份面临种种质疑声,仍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注释。
身世东莞,谎称法国
早在去年,慕思股份首次公然刊行股票申请的反馈意见时,证监会延续提出59问,公然质疑慕思股份。其中最要害的就是询问慕思广告中的老人形象事实是谁,以及他和慕思股份之间的详细关系。
为了能够顺遂上市,慕思股份在招股书中认可该老人名字叫Timothy James Kingman,和公司并不存在聘用关系:“2009年8月15日,慕思有限(慕思股份曾用名)与Timothy James Kingman签署《协议书》,约定Timothy James Kingman授权慕思有限使用带有其肖像的照片及其底片。”
至于Timothy James Kingman的身份事实是不是设计师,慕思却未曾提起。
据天眼查显示:慕思公司确立于2004年,首创人和公司现实控制人为王炳坤、林集永,两人合计拥有慕思87.81%的股权。值得一提的是,王炳坤和林集永均为70后,广东东莞人。
而在慕思床垫早期对外宣传的文案中,一直宣称自己是1868年确立于法国,首创人是法国皇家设计师DeRucci,因此慕思股份的英文名也是“DeRucci”。在Timothy James Kingman老人照片下面,都标注着“源自1868”、“来自法国”、“皇家”等字样。
从品牌确立以来,慕思就一直在“打造人设”,不停树立自己的国际范,目的就是为了卖上“高端的价钱”。而现实上,一直以国际形象展现给消费者的慕思床垫,在外洋的店肆寥若晨星。据招股书上显示:慕思纽约子公司2017年确立,意大利慕思2015年确立,德国慕思2014年确立,而慕思的“老家”法国,在2019年才开业第一家旗舰店。
面临消费者和媒体的质疑,2009年,慕思股份董事长王炳坤公然认可:“公司确立初期的营销‘确实有一些欠妥的地方’,但这属于‘需要营销’,否则就很难在行业中驻足。”
低价高卖,讼事缠身
依赖“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心理,慕思股份主营营业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营收划分为31.88亿元、38.62亿元、44.52亿元及28.09亿元;同期净利润划分为2.16亿元、3.33亿元、5.36亿元及3.26亿元。
高营收的背后,就是慕思公司产物价钱极为高昂。据电商平台旗舰店显示,慕思床垫(成人用)单价均在6000元以上,最贵的过万元。
这些订价高昂的床垫为慕思股份提供了高昂的毛利率,据招股书显示,慕思股份的毛利率从2018年至2021上半年,毛利率划分为49.14%、53.49%、49.28%和 45.61%。
和50%毛利率不相符的,是慕思的研发用度。
2018年至2020年,慕思股份的研发用度划分为7715.50万元、7409.94万元和9035.49万元,研发用度率划分为2.42%、1.92%和2.03%;慕思股份的广告费支出划分为3.45亿元、4.45亿元、3.96亿元,广告用度率达10.81%、11.53%、8.9%。
也就是说,慕思每年赚了几十亿,而研发用度每年不足1亿元,仅占2%,只有广告费的零头。慕思股份的招股书也显示,慕思床垫许多泉源于外包生产,动辄售价上万的床垫,平均制造成本仅855元。
据汹涌新闻报道:售价过万的“黑科技床垫”,慕思官方称其使用德国米勒公司入口的3D质料“黑科技”,有防水、防霉的效果。而现实使用的新型质料“3D棉”单价仅72元/米,主要供应商均为海内工厂。
除了涉及低价高卖、强调宣传以外,慕思股份也深陷违法泥潭。
去年8月17日,一名前慕思股份经销商宣布名为《慕思公司经销商实名举报公司涉嫌天量偷税》文章,公然举报慕思涉嫌大量偷税漏税。
文章声称:该经销商在慕思股份署理经销了13年,累计从慕思股份进货3000万元左右,但慕思股份一直都回复称“开不了专票”,十余年内只给他开具了一百多万的增值税发票。
除他之外,陆续另有多位经销商实名举报慕思股份涉及涉嫌偷税,现在天眼查显示慕思股份累计466起司法风险。
凭证有关执法条文划定,经销商向公司的进货款,公司都必须开具增值税发票,增值税发票税率为13%,而慕思股份有1500余家经销商,从2018年累计至2021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合计为143.11亿元,应当缴纳的增值税就到达18.60亿元(含可抵扣部门)。
面临质疑,慕思股份仅仅亮相:公司凭证相关制度流程,经内部核实后再相同。
睡眠经济盛行
据《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当下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这也就意味着约4.6人内里,就有1人被失眠困扰。
这3亿的失眠群体,快速催生出一条“睡眠赛道”。睡眠App、哄睡师、褪黑素、隔音耳塞、蒸汽眼罩、助眠香薰大火,2021年中国睡眠经济的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了4000亿元,预计2030年有望突破万亿元。
而床垫作为距离“睡眠赛道”最近的行业,最先受到越来越多资源的关注。
其中,2021年8月,高瓴斥资20多亿拿下了爱梦团体的控股权,该团体旗下有舒达和金可儿两大床垫品牌;2021年12月,主打睡眠的“趣睡科技”在创业板IPO提交注册,它的背后站着小米、顺为资源、京东科技、千树资源的身影,获得万万级天使轮融资。
被资源关注的床垫行业,势必会迎来一波IPO浪潮,传统床垫三巨头“喜临门、舒达和慕思”也将迎来智能化的挑战,互联网品牌如网易严选、京东严选等也在起劲入局,床垫行业的竞争也越加白热化。
刚刚完成IPO的慕思股份还需要面临三座大山:外界的质疑声、床垫智能化挑战以及支持国货情绪连续上扬,假洋牌战略逐渐失效。
在这场万亿“睡眠经济”市场内,鹿死谁手,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