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电池接纳野蛮生长,巨头难啃千亿市场

5月6日,格林美举行了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凭证其年报,2021年格林美实现营业收入193.01亿元,同比增进5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3亿元,同比增进123.82%。

作为动力电池接纳行业的巨头之一,格林美近年来的飞速生长有目共睹,9年以来营业收入增进5.6倍,市值也到达了330亿左右的规模。格林美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市场对“动力电池接纳产业”的较高预期。

近些年来,在政策的不停刺激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生长用“迅猛”来形容绝不为过。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连续挺进的同时,首批及2015年前后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迎来“退役潮”,敏感的电池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

好的一面是,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推动下,电池接纳行使成为新的产业风口。市场已经进入了井喷期,除格林美等“老玩家”之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也闻风而来,提前结构抢食这一新千亿规模的市场。只是,结构归结构,在产业初期阶段,海内合规的企业还不足三位数,整个产业链距离完善相差甚远。

现在来看,摆在电池接纳产业眼前的问题异常显著,环保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手艺、名目等问题也犹如一头头“拦路虎”,磨练着每一个步入行业的玩家。

01、电池“退役潮”

从历史来看,我国是自2009年最先鼎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经由十三年的生长,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手艺水平不仅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产物性能也显著增强,整个产业规模已经到达了全球第一。

据公安部最新统计,住手2022年3月尾,天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91.5万辆。而参照中汽协对于我国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展望,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到2025年销量有望达975万辆,2021-2025年复合增进率有望到达30%。

【泉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海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崛起是一定的,但在高增进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个异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即不停发生的巨量“废旧电池”若那边理?

一样平常来说,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在4-6年,其能量会衰减到70%-80%,基本难以知足车主出行需求,从而到达“退役”阶段。

据中国汽车手艺研究中央数据显示,住手2020年,我国汽车退役的电池约莫有25GWh,也就是20万吨左右,而到了2025年,退役的电池量预计可以到达116GWh,也就是78万吨。同时,《卫报》中也示意,到2030年,退役的锂离子电池数目有可能会到达1200万吨以上。

众所周知,废旧电池的危害差异于一样平常废旧物品。其电解液中的有机溶剂大多为醇类,遇水或高温能够发生有毒气体氟化氢(HF)等,经由皮肤、呼吸接触对人体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发生刺激。

同时,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也超乎想象。有专家示意,一块20克的手机电池可使1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污染50年左右,体积更大的动力电池,如没有科学接纳,将会造成伟大的生态环境灾难。甚至有业内人士示意,处置欠妥的情形下,电池或将对自然环境造成50年之久的污染。

另外,由于废旧的动力电池体积大,存有一定的电量,而且所用质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一定温度、湿度以及接触不良情形下易发生自燃或者爆炸,平安隐患严重。

在可以预想的“结果”下,面临云云巨量的废旧电池,若那边理是个棘手的问题。而且处置欠妥的结果不仅仅在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的危害,也会让本就备受争议的“电动车更环保”话题,变得更为敏感、负面。

退役的动力电池事实何去何从?对于这道必答题,政策和市场都给出了谜底——接纳行使。

政策方面,工信部先后宣布实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接纳行使治理暂行设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行使治理设施》等一系列政策。

市场方面,在第一颠簸力电池退役潮的靠山下,动力电池接纳赛道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空无一人”转变为“万人空巷”,挤满了分蛋糕的大、中、小玩家。

02、巨头争相结构

废旧动力电池的处置从方式上来说并不庞大,划分是分梯次行使和拆解再生两种方式。

梯次行使是指让退役的动力电池应用于其他领域。简朴来说就是把能量衰退80%左右,不再适用汽车但仍有剩余能量的电池,用于对电量需求不高的通讯基站和储能装备等地方。

拆解再生更好明白,就是将废旧电池彻底报废后举行拆解、破碎、分选、质料修复或冶炼,提取内里的锂、钴、镍、锰等高价值金属元素,然后行使这些质料制造新的电池。

相较于梯次行使,现在市场更偏向于拆解再生,缘故原由在于已往几年新能源质料价钱普遍上行。

其中,磷酸铁、碳酸锂、硫酸钴近四年均价的复合年均增进率划分为8.7%、12.8%以及7.6%。另外,随着澳矿存在大规模停产、印尼镍矿出口政策收紧,动力电池的资源品供应愈发主要,价钱也将会进一步高涨。

可见,电池接纳所获得的金属不仅能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一定水平上改善现在金属供应偏紧的事态。在这样可观的利润和价钱预期下,不少证券公司也对废旧动力电池接纳产业做出了较高预期的展望。

广发证券示意,到2030年锂电池接纳规模中观展望下达1089亿元,复合年均增进率十年10倍,也许为25%。国泰君安也示意2030年电池质料接纳市场空间将超千亿元。证券公司之外,国家能源署做出展望,未来10年动力电池接纳行业的规模将会到达1648亿元。

广漠的市场空间、千亿蛋糕的诱惑下,不少头部动力电池厂商和产业链相关企业最先入局、加码。

首先是绝对绕不开的格林美,作为海内电池接纳的绝对龙头,其从2003年最先便启动了废旧电池接纳营业,历时17年投资建设废旧电池与钴镍钨锗铟等有数金属废物完整接纳,到现在已经建成中国最大超细钴镍粉末制造基地,中国焦点锂离子动力电池钴镍质料制造基地。

【泉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其次,作为海内新能源整车厂的领军企业,比亚迪在动力电池接纳上面也很早就最先结构了。

2018年1月,比亚迪与海内动力电池接纳行使大户中国铁塔公司杀青战略互助。接纳细腻化拆解、质料接纳、活化再生综合三步走战略。4月13日,比亚迪又在浙江台州确立了台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由比亚迪间接全资持股,谋划局限包罗电池制造销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接纳及梯次行使、新质料手艺研发等。

巧合的是,仅隔一天的时间,4月14日,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普勤时代与印度尼西亚PT Aneka Tambang(ANTAM)和PT Industri Baterai Indonesia(IBI)签署三方协议,配合打造包罗镍矿开采和冶炼、电池质料、电池制造和电池接纳等在内的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总投资金额不跨越59.68亿美元。

重新闻端来看,除以上三家之外,特斯拉、吉祥等行业巨头也在加速结构电池接纳产业,越来越多“资金雄厚”的玩家正赶赴而来。

03、远景虽好,难题不少

电池接纳产业的市场远景简直很诱人,但抛开预期把视野放到眼下,会发现在这份鲜明的背后,动力电池接纳产业仍处于生长初期阶段,有不少需要“费劲”去攻克的难题。

摆在行业玩家们眼前的问题许多,但最主要的有三个,划分是产业名目、产业链、接纳手艺。其中,“少量”的正规军和“大量”的小玩家问题最为突出。

由于产业刚处于起步阶段,现在我国电池接纳产业名目基本出现“小、散、乱”的状态,存在大量的“小作坊”、“黑作坊”。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详细律例逐步出台后,电池接纳相关企业注册量巨增至2.4万家,而注册资源在200万以下的占46.5%。

相比之下,凭证工信部去年12月宣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行使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现在相符电池接纳行业尺度的企业共有47家。

【泉源:工信部(部门企业)】

然则,由于这47家合规企业必须根据国家要求举行电池接纳、处置、行使,不仅需要思量平安隐患,也要在环保上作出较大投入。在这样高昂的谋划成本下,合规企业的接纳价钱不得不下降。而与之相反的是,“小作坊”、“黑作坊”不用思量环境珍爱,没那么多“条条框框”,因此接纳价钱也就较高。对于“卖家”来说,价高者得是一定选项。

动力电池行业人士曹旭曾接受媒体采访时示意:“2020年,中国累计退役动力电池跨越20万吨,但流向正规渠道的加起来只有约3万吨,有跨越10万吨的退役动力电池流向了非正规渠道。2021年的情形也大要类似,正规渠道接纳的退役动力电池仅有20%-30%。”

因此,收不到废旧电池的正规企业,盈利生长成为了主要的配合难题。而产业名目之外,另有接纳尺度和接纳手艺的落伍。

由于现在海内的动力电池品类繁多,电池机构庞大且无特定尺度,差异手艺蹊径的内部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对应的处置方式就会有所差异。结构庞大的废旧电池,意味着极为庞大的工序,电池接纳企业必须拥有高度非尺度化的作业流程与多样化的手艺,这一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的规模化。

同时,动力电池接纳行使前端亟需解决的退役判断尺度及检测手艺、可梯级行使电池剩余价值评估手艺、单体电池的自动化拆解和质料分选手艺缺失。另外,一些动力电池接纳企业接纳手工拆解手艺和传统接纳工艺,也存在环保和平安隐患。

最后则是后端配套的供应链、产业链还不完善的问题。虽然海内已经存在一些如格林美这样专业的动力电池接纳企业,但在眼下及未来伟大的废旧电池规模眼前,类似企业的数目照样偏少。

总体而言,虽然动力电池接纳产业的远景异常客观,但这无疑也是一块“难啃”的千亿蛋糕。但正是由于“难啃”,以是对于众多的玩家来说,在现在这个阶段谁能更快一步的解决产业难题,谁就能为未来“享受”更多的市场份额打下扎实的基础。

事实会是谁呢?是格林美?照样宁德时代又或者是比亚迪呢?乾坤未定,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