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15年80倍:基因检测造富神话
俗话说,骑马要骑大红马,买股要买大牛股。
A股的CXO龙头药明康德,港股的电子烟龙头思摩尔,再好比美股的特斯拉,基本都是3年10倍的大牛股。若是你能拿住一只,也许率是要被归入“祖坟冒青烟”的好事之列。
不外,3年10倍算什么?美股有一家公司,15年股价涨幅达80倍。
它就是基因检测巨头因美纳(llumina)。通过收购方式进入第二代测序行业至今,因美纳的股价坐上了直升机:从2006年最低点的6.88美元,一度在2021年涨至555美元。
这样的造富速率,特斯拉也要自叹不如。
2021年下半年以来,即便股价随着大行情下跌,但因美纳市值仍跨越500亿美元。这一切,险些都要归功于二代测序营业。
而就在因美纳连续增进近15年后,市场最先充满忧虑。由于公司赖以成名的二代测序营业,瓶颈似乎最先展现,增速放缓甚至有所下滑。
因美纳见顶了吗?这也是不少海内基因检测玩家体贴的。事实,人人都等着从基因测序市场分一杯羹。那么问题来了:
1、15年80倍,因美纳是怎么炼成的?
2、因美纳另有未来吗?
/ 01 /
掌控测序产业的命脉
任何一个手艺革命,都能降生新的王者。因美纳正是基因测序行业手艺革命的大赢家。
人人都知道,DNA是包罗人类在内的大部门生命体的遗传物质。而所谓基因测序,简朴来说就是解读DNA这一生命密码——通过响应的测序手艺,获得目的DNA片断碱基排列顺序。
1977年,WalterGilbert和FrederickSanger发现晰第一代测序手艺,为人类打开了新天下的大门。
不外,被命名为Sanger的第一代测序手艺,虽然测序准确率高,至今无人打破,是现在测序效果验证的“金尺度”,但受限于测序通量低、耗时长、成本高,应用局限始终受限。
也正是在这一靠山下,第二代基因测序手艺,即高通量测序手艺应运而生。
相较于Sanger测序手艺,高通量测序手艺差异DNA片断牢靠在统一个基因芯片中,同时边合成边测序,因此通量和速率大幅提高。
一二代测序手艺差距有多大?同样一小我私人类基因组的测序时间,Sanger测序手艺需要3年时间,而二代测速手艺只需要一周时间。这不仅缩短了测序时间,更降低了基因测序的测序成本。
这种革命性手艺变化,使得高通量测序手艺成了当前基因测序行业的主流。而因美纳,正是高通量测序上游产业链的“王”。
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为测序仪、试剂厂商,中游为基因测序服务商,下游为终端客户。
确立于1998年的因美纳,早先主要产物是基因芯片手艺平台,自2007年收购Solexa公司后,正式投身二代测序行业,开启基因检测霸主之旅。
一方面,公司通过研发、并购,不停迭代产物,在性能端始终占有第一身位;另一方面,公司则通过专利壁垒,在测序各个环节都构建了护城河,把大部门行业玩家挡在了门外。好比华大智造,虽然在海内收入已经不错,但在外洋受限于专利因素,寸步难行。
凭证Grand View Research市场讲述,2019年全球测序行业上游市场,因美纳的市场占有率约为74.1%。
绝不夸张地说,因美纳掌控着整个测序产业的命脉,中嬉戏家所需要的测序仪和试剂,都绕不开因美纳。
/ 02 /
“剃须刀 刀片”模式催生造富神话
检测仪器之于基因测序行业,好比芯片之于手机。
作为高手艺壁垒的装备,检测仪器的售价自然不低。就拿因美纳的产物来说,其产物矩阵最廉价的也要2万美元左右,最贵的则跨越100万美元。
2021年,因美纳测序仪器出货量达3200多台,收入为7.34亿美元,平均单台售价达22.94万美元。
即即是主打性价比的华大智造,产物售价也并不低。2018年—2020年,华大智造的产物平均售价为99.89万元、114.64万元、68.29万元。
不外,对于基因检测厂商来说,价值百万的检测装备却并非最主要的收入泉源。这是由行业“剃须刀 刀片”商业模式决议的。
基因检测装备之外,包罗每次检测所需的库制备试剂盒、测试板、流动槽和试剂等耗材才是基因检测厂商收入的大头。而且,相比于基因检测装备的“一次性收入”,耗材收入是更为稳健的现金流。
住手现在,因美纳仪器出货量已经到达2万多台,这也为其带来了丰盛的耗材收入。2021年,因美纳耗材收入29.11亿美元,占其收入比重达70.84%。
正是在仪器 耗材的增进驱动下,因美纳的收入从2006年的1.85亿美元,增进至2021年的45.26亿美元。
对于这类高度垄断的行业,不管是测序装备照样试剂,都有着丰盛的利润空间。连续增进的收入,也为因美纳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从2006年的4000万美元,增进至2021年的7.6亿美元,2019年还曾创下9.9亿美元的纪录。
面临一起向上的业绩增进曲线,资源市场很难不为之疯狂。这也是为什么因美纳能够上演15年80倍的造富神话。
/ 03 /
市场增进到头了吗?
疯狂之余,2019年最先,市场对因美纳的未来最先有所忧郁。
缘故原由在于,高通量测序市场对于测序仪的需求似乎日渐饱和。这一点,通过因美纳日渐放缓的收入增速,可以大致推测。
2019年,其最焦点的装备和试剂总收入增速已经下滑至7%,而在2018年这一数字还为20%。详细到更细分的板块,检测装备收入同比已经下滑6%。
市场最先忧郁,“剃须刀”基因检测装备的收入下滑,即便未来“刀片”可以连续孝顺现金流,但似乎难以带来“增量”。
此外,2019年,因美纳的试剂收入增速也下滑至10%。
综合这两点来看,因美纳的未来简直让人担忧。那么,因美纳的增进真获得头了吗?凭证2021年财报,谜底是否认的。
2021年,因美纳一季度收入突破10亿美元,创下确立以来单季度收入历史。去年整年,其总收入到达45.26亿美元,同比增进39.7%。
详细来看,耗材收入到达32.17亿美元,同比增进39.19%;检测仪器收入7.51亿美元,同比增进74.24%。
为什么因美纳又可以了呢?这其中,虽然有新冠带来的影响,但更多的是焦点营业肿瘤、遗传学检测以及新兴市场带来的增量。
首先来看肿瘤方面。随着精准医疗的不停生长,从随同诊断到液体活检,再到预后检测,肿瘤诊疗历程已经离不开基因检测。2020年由于疫情,这部门市场需求被抑制了,2021年最先恢复、反弹。
另外,随着西欧等蓬勃国家对肿瘤检测产物报销力度的加大,带来了医院对于检测装备的新增需求,助推了该市场的增进。2021年因美纳高设置的检测装备NovaSeq出货量384台,其中跨越三分之一的仪器,即是用于肿瘤学检测。
再来看NIPT方面。2020年9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宣布新指南,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的检测局限,从存在风险或岁数跨越35岁的孕妇,扩大到所有人群,这也为遗传学营业带来了增量。
而新兴市场的增进主要来自中国区域。精准医疗在美国早已成熟,但在海内的生长照样一片荒原。近年来随着海内创新药研发的热潮,精准医疗的渗透率最先提升,医院对于基因检测装备的采购也有所增添。
2021年,因美纳来自中国区域的收入到达5.02亿美元,跨越除中外洋亚太区域的收入总和(3.77亿美元),同比增进达46%,增速高于公司整体收入增速。
看上去,在精准医疗不停渗透以及政策的助推下,因美纳又找到了新的增进点。对此,因美纳也较为乐观,预计2022年将迎来新一轮强劲增进,收入增速能够到达14%至16%。
不外,2022年之后似乎就欠好展望了。事实,增量市场能够连续多久没人知道谜底,以及,2022年之后因美纳的专利也会相继到期,这或许也会成为一个较大的变量。
上一篇:谁摘下了晨星评级中最多的「星」
下一篇:社区团购,外火内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