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手机品牌大退却
“与时俱进”是商业天下颠扑不破的真理。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行者
编辑 | 蛋总
终于,宣布自己“彻底不玩了”的手机厂商泛起了。
2021年4月5日,韩国LG电子宣布因手机营业连续亏损,企业决议缩减手机生产和销售规模,7月尾彻底停产。
这意味着在谋划手机营业26年后,这个曾经排入全球销量前十的手机品牌,挣扎许久但最终照样决议放弃这块市场。
据韩联社报道,LG在发给韩国羁系部门的声明中透露,其智能手机营业自2015年二季度以来延续亏损,去年累计损失达5万亿韩元(约合44亿美元)。而在退出竞争猛烈的手机市场后,LG希望集中资源开发其他新兴增进领域,好比电动汽车零配件、物联网装备和智能家居用品。
路透社示意, LG是国际着名智能手机品牌中第一个周全退出的大品牌。而其他流行一时的品牌如诺基亚、HTC、黑莓等,虽然风景不再,但没有一家设计完全撤出这一市场,反而通过互助或授权生产等方式,起劲延续着自己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
此外,路透社还以为当下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在延续几年增速出现负值的状态下,LG关闭手机营业一事很可能推倒了“多米诺骨牌”——那些曾经风景的手机品牌逐渐从市场退却。
这就引发了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手机品牌逐渐消逝在市场和用户的眼中?
1
智能手机的崛起年月
要探讨这些品牌为什么消逝,就要从它们的郁勃缘故原由提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智能手机”,是苹果的一代iPhone。
2007年1月,乔布斯拿着一块只有屏幕的手机泛起在宣布会时,在那时以按键手机为主流的时代,它所带来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这款iPhone所有的功效均由APP运行,手机仅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这样的设计理念不光打开了智能手机的大门,同时也拉开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帷幕。
iPhone的泛起,迅速将“功效机三巨头”——诺基亚、爱立信和西门子打入了无尽的历史深渊。
与此同时,iPhone也引领了手机生长的新偏向,但受限于IOS系统的封锁,其他想进入智能手机的品牌只能望而兴叹。另外,谷歌的安卓系统也同步宣布了1.0的版本,却因诸多bug和功效受限,也只能成为手机品牌试水的玩物。
直到2009年,被谷歌冠以“纸杯蛋糕”这个甜蜜称谓的安卓1.5版本面世,才为现在民众耳熟能详的品牌开拓出一条崛起之路。
不管是三星、LG,照样HTC、遐想、索尼、中兴、酷派……这些智能手机品牌纷纷在安卓这个免费授权的操作系统基础之上,逐渐搭建起自己的品牌王国。
固然,彼时它们主要的竞争对手并非苹果,而是还活跃在市场上的按键功效机。以是,它们借着苹果开拓的智能手机蹊径,疯狂地向消费者普及智能手机的种种利益。
自2010年起,4G在全球普及,更将智能手机市场的征战推向了一个热潮。
而已取得乐成的iPhone,早已成为这些品牌在市场推广和产物设计中的楷模,甚至在海内“一夜成名”的魅族,就是靠“借鉴”苹果的设计和功效起身的。
这体现出安卓手机阵营许多品牌不自信的心理。
自乔布斯确立苹果之后,苹果所有的产物都是“时尚且轻奢”的品牌定位,从苹果电脑到iPod再到iPhone、iPad,皆是云云。
基于这样的定位,乔布斯给每款产物都做了异常详细的手艺领域设计。在他的指示下,苹果的设计师必须保证每款产物上市后都能给用户带来“眼前一亮且离不开”的使用享受,这也是苹果产物对用户的极致吸引力。
现实上,现在我们司空见惯智能的手机手艺,不少都是乔布斯第一时间提出并在iPhone上落地的,好比LCD的触控屏、闪存存储、仿生芯片、3D视频、手机摄像头和算法等。
乔布斯竭尽全力地推动iPhone在手艺上的迭代升级,使得iPhone逐渐成为人们购置手机的第一选择,而确立在手艺基础之上的市场影响力,也推动了iPhone的高端化。
因此,想把自己的品牌推向高端化并占有用户心智的安卓手机厂商,或多或少都将“通盘学习苹果战略”作为自己产物研发和市场推广的基础。
昔时,与谷歌深度互助并为其代工安卓手机的台湾厂商多普达——也就是厥后的HTC,甚至以“谷歌安卓焦点手机品牌”自居,颇有种“谷歌亲儿子”的意味。在宣传时,HTC不光将自家手机订价到一个惊人的价钱,另有意无意地将其他手机厂商界说为“杂牌”。就在那段时间,HTC如愿成为安卓阵营的“领头年迈”。
固然,像HTC、三星、LG等厂商为了宣传自己的手艺能力,不光对外宣称跟谷歌的关系若何若何的好,更是想方想法地学习乔布斯的市场推广方式,将自己包装成了智能手机市场的“教育者”。
而这种方式,虽在2015年前迅速辅助这些先行者占有了安卓智能手机阵营的泰半市场份额,但在新秀入场竞争后,这也成为了制约自身生长的桎梏。
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
从教育者到谛听者
说真话,在2012年前,这些手机品牌能快速崛起并占领市场,确实跟它们在市场中饰演的“教育者”身份相关。
彼时4G正在全球普及,引领了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发作性增进,而习惯于2G时代手机仅为通讯功效的消费者,对这种手艺底层的转变发生了无从顺应的情绪。
因此,作为智能手机市场的开拓者,这些曾风景无限的手机品牌每一次宣布新产物,都是一个对市场教育和布道的历程,同时引发了市场“抨击性的增进”,从而奠基了这些品牌在那时的市场基础。
而这些品牌也险些陶醉在“教育市场”的快感中,好比曾特立独行的黑莓手机,由于2G和3G时代手机网速得不到大局限的提升,黑莓行使自身的系统搭建了一个通过电子邮件举行相相互同的网络,从而迅速占有了商务人群的市场。
那时黑莓的焦点竞争力主要有两个:一是输入的便捷性,由于相对于苹果没有按键的设计,黑莓保留了完整键盘;二是平安性,黑莓号称“连联邦观察局都无法破译邮件”。
就在iPhone备受迎接及其他品牌都在攻城略地时,黑莓却一直死守着自己的系统,并在每次新产物宣布时都向用户普及平安性和邮件相同的便利。
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消费群体日趋增多,人们已经不知足于作为一个“被教育”的角色,他们期望手机品牌能谛听消费者的声音,并依据他们的需求来研发和生产手机,这就发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时机。
2011年,黑莓手机在北美焦点市场份额从巅峰时期的近30%下降到不到1%,一直坚持要“教育市场”的黑莓败下阵来。同年,苹果公司举行了焦点治理层的交替,库克取代乔布斯出任苹果公司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事实上,乔布斯掌控苹果和库克掌控苹果两个阶段,对所有的果粉来说区别异常大。相比于乔布斯每年宣布会都端出一系列新颖的黑科技差异,库克时代的苹果更多是在做手艺的小幅升级,甚至连外观都不做迭代。
然而,随同着价钱的上升以及部门手艺升级,库克却让iPhone保持着恒久不衰的市场生命力,缘故原由就在于每代iPhone的升级及手艺迭代,大多数都是围绕果粉最盼望的使用需求而设计。
从这一点来说,库克时代的苹果早已从一个教育者转型成了一个谛听者。而在海内,小米和华为手机的崛起,也说明晰同样的因素在推动市场的提高和行业洗牌事态的形成。
客观来说,迄今为止小米所宣布的每一款手机都是针对用户需求的反馈来设计的,加上小米对供应链的严苛控制和成本核算,“物美价廉”是其最突出的标签,而小米的乐成足以说明在似乎已经固化的手机市场中,另有掘金的时机。
固然,虽然现在小米在力争高端化,但刚刚宣布的最新旗舰手机和折叠屏手机,也依然在一个高端产物种别中追求着自己的“物美价廉”。
与小米差异,华为从给运营商做定制机起身,在小米亮相的同时,华为也在最先向高端品牌转型,其突破口是商务和时尚人群。
其中,针对商务市场的mate系列最为乐成,这一系列有不少怪异的设计,尤其是指纹解锁、文件保密箱和录音实时转文字等功效备受商务人士所喜欢。
在iPhone为了追求轻盈而接纳2000多毫安电池时,华为mate系列则使用4100毫安的大电池,彻底击中了商务人士对手机续航方面的需求。
在这款手机乐成之后,华为睁开了麒麟芯片的研究,并行使4G积累的手艺优势,乐成将通讯基带与芯片的封装连系,成为全球少数几家掌握基带与芯片封装融合手艺的厂商,并在5G时代到达了领先水平。
再叠加华为在通讯领域的手艺积累,就使得华为手机拥有异常显著的气概和手艺特点。
而为了与苹果“一较高下”,华为在芯片系统之外,把电池治理与影像手艺作为手机端发力的重点,并通过条记本、路由器等外围装备的延伸,将手机酿成了商务人士移动办公的信息处置中枢,从而真正站稳了高端手机市场,延续4年稳坐“国产手机市场第一名”的宝座。
固然,有崛起就一定会有衰落,由于市场份额肯定是从对手手中抢来的。
就在小米、华为甚至vivo、OPPO等国产物牌崛起的同时,曾经橫霸一时的HTC、LG、索尼等手机厂商,就遭遇到了“断崖式下降”的市场变局。
3
有时刻偏执没意义
客观来看,HTC、LG、索尼这些“老霸主”逐渐祛除,另有一个主要的缘故原由,就是它们似乎陶醉在“教育市场”的荣光里,以为凭着自家在研发中确认的手艺偏向,就能指导消费者购置新产物,引领手机市场的新生长。
甚至在这样的头脑指导下,泛起了所谓的“工匠化”,而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前有魅族的黄章,后有锤子的罗永浩。
2017年回归魅族的首创人黄章,对外宣称将闭关一年,打造向魅族15年致敬的顶级产物。那时,魅族的粉丝“煤油”们欣喜若狂,称“就等老黄的魅族”,在他们看来,“老黄永远是对的,老黄出马,一定有好产物。”
曾有一段时间,黄章在魅族公司内部集会上,不停突出日本和德国的匠人精神。他以为,做一件事情到极致,就一定有好产物。因此,才会有魅族这个品牌的降生,群集起重大的“煤油”粉丝群体。
谈及魅族崛起的往事,资深“煤油”会一遍一遍向人讲述那些逝去的历史。
例如,魅族MX3的模具模板是黄章亲手磨了十几种木板后定下来的,就为了确定边缘手握弧度那0.07毫米的差距;又如魅族手机操作系统Flyme,许多功效都是黄章一遍一遍试用后确认的。“就连菜单栏是圆形照样方形,他都要比对半天”。
问题是,这种“对工匠精神的执着”让黄章在研发新产物时,忽视了外部市场的猛烈竞争及产物生长的主流趋势,他小我私人的喜欢与判断,正在逐步取署理性剖析,成为新产物决议性的创意出处。
“黄章做产物异常专注,就是想要把这个产物做好,做完再推出去就好了,没有思量符不相符市场需求。效果产物一推出,市场已经纰谬了。”一位靠近魅族高层的人士这样示意。
2017年,魅族推出PRO 7,号称是黄章归来加持的第一大作,“这是主打前后双屏的产物,等人人凭证黄总的要求每个问题都弄好了的时刻,我们才发现,小米带来的周全屏,已经成为市场主流。”在昔时介入PRO 7研发的员工看来,“没有关注市场”是黄章的败笔。
2019年下半年,魅族履历了焦点治理层大更改,甚至辞退研发团队后再另行招聘。在折腾一年多之后,2021年3月,魅族在18周年之际推出了最新的旗舰魅族18。
据悉,有几万“煤油”在线旁观了宣布会并为黄章打call,由于这款手机终于用到了最顶级的处置器和配件,但最终跨越4000元的订价出来后,满屏的“伤心字幕”犹如滔滔洪水。
在资深“煤油”看来,之前用联发科芯片的PRO 7买到3000左右的高溢价,已让人“摸不着头脑”。而这款最新的旗舰18,除了堆量没有什么特色,原本魅族“小而美”的手艺特点没体现出来,居然还要卖到4000多元的价位,让许多人支持不起。
最新新闻显示,魅族18部门分销商已经以送充电器来增添卖点,而且手机宣布十天就降价,京东上的评价数目才4000多条。
“以前他是神话般的人物,厥后神话破灭了”,已从魅族内容营销平台去职的前员工这样评价现在的黄章,“神话破灭了,市场不接受,老板偏执听不进谏言,企业另有意思吗?”
黄章这种偏执,也被外界形容为“只顾低头看路,不管路通那边”。而在手机领域,能跟黄章的偏执相媲美的,另有罗永浩。
2012年,以为自己“最懂手机”,而且希望用工匠精神降维袭击其他手机品牌的罗永浩加入了手机研发的行列,并于第二年推出了锤子手机。
一大部门年轻热血的粉丝信托了罗永浩的专业执着,但面临高昂的售价照样镇定了下来——锤子科技的处子之作“smartisan T1”的销量最终定格在了24万。
而这似乎成了罗永浩的每一款以工匠精神打造的产物的下场,他每次推出的号称“能改变手机生长偏向”的手艺,最终都被市场以为是一个小众的领域。就这样,锤子手机逐渐消逝在历史中,罗永浩也从神坛跌落,并背上了巨额的债务,不得不在抖音直播带货赚取佣金还债。
一个产物的利害,市场的反映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在科技迭代的历史历程中,我们在这些手机品牌的兴衰成败里,见证了时代的飞速生长与消费需求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日趋饱和,消费者对新手机的需求放缓。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累计出货量到达2.96亿部,同比下降20.4%,创下历史最高的市场萎缩。
这意味着,智能手机市场已从卖方市场酿成买方市场,手机品牌的生长思绪也应当从“行使手艺指导市场”转变为“若何网络消费者的需求”,从而知足需求并获取市场的认同。
现在活得很好的手机品牌,无一破例是这种转型战略的乐成案例,这也是相符经济学纪律的显示。
事实,“与时俱进”是商业天下颠扑不破的真理。
上一篇:百亿重罚,阿里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