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从100份两会建言,看中国医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些医药卫生界的科学家、企业家、院长、医生,以及医疗圈外的大佬们眼中,时下中国医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月11日,随着十三届天下人大四次集会的终结,天下两会也相近尾声。

医疗向来是两会时代讨论较多的议题,今年亦不破例。首仿药、医保报销、电子康健码、医院信息化、医联体、医共体、网售处方药……这些专业词汇一再泛起在列位医药卫生界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中。

除了医药卫生界的269名代表委员,医疗问题也是不少圈外大佬关注的焦点。好比科技圈的李彦宏、雷军,划分围绕智慧养老、县域下层医疗系统赋能提出了建议;好比投资圈的沈南鹏,去年关注了药品审评审批的人才问题,今年则聚焦医药创新。

为此,亿欧EqualOcean于近期梳理了100多份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希望可以看出——在这些医药卫生界的科学家、企业家、院长、医生,以及医疗圈外的大佬们眼中,时下中国医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01、疫情露出短板,公卫系统建设再引热度

新冠疫情引发了举国上下对公共卫生的关注,在去年的两会中,围绕若何增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在疫情防控日益常态化的今年,公共卫生系统建设依然是两会最主要的议题之一。

3月9日,国家生长改造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国务院新闻宣布会上示意,构建壮大公共卫生系统,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宜能力。完善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医疗服务系统,支持医疗资源微弱省份建设一批区域医疗中央,提升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下层医疗服务能力。

除了顶层设计层面的定调,列位代表委员也基于各自考察到的现真相形,提出了加倍详细的想法。

天下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指出,在抗疫斗争取获胜利的同时,我国疾控系统中存在的“痛点”、“断点”和“弱点”也被放大展现,解决这三大疑难杂症,已成当务之急。

她详细指出,当前我国构建了以国家、省、地市、县区四级疾控中央为主体,二、三级医疗机构为依托,下层卫生气构为网底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然则,这四级疾控机构功效定位不够清晰,肩负的事情义务能级分工不合理,是为“痛点”;“防”“治”割裂显著,医防难以融合,是为“断点”;州里、社区网底微弱,下层队伍断层老化严重,是为“弱点”。

对于这些“痛点”、“断点”、“弱点”,吴凡以为,首先要明晰四级疾控机构的差异定位并理顺响应的职责衔接:国家级的,可着重于总体设计、决议部署、手艺指导;地方级的,则着力于应用型的、相符当地情形的详细措施。

其次,应充实行展疾控机构在公共卫生事情中的协调治理和焦点纽带作用,厘清和落实医疗机构肩负的各项公共卫生职责。此外,还应当筑牢夯实疾控系统下层网底,稀奇是欠蓬勃区域下层的公共卫生服务短板。

天下人大代表,江西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水平则围绕公共卫生职员队伍建设、公共卫生领域投入、机制体制治理等方面,提出了详细建议。

现在来看,一方面,天下疾控机构职员数目和素质相对偏低,配比低于国家要求的1.75/万人,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央本科以下学历职员占66.25%,手艺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公共卫生人才培育系统不完善,在天下通俗高等学校中,开设公共卫生专业的本科院校不足百所,大部门综合类非医学院校未设置公共卫生学院。

对此,他建议,激励非医学类综合院校设置公共卫生学院,在所有医学类整日制通俗高校中设立公共卫生专业,完善厚实公共卫生课程设置,增添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涉公共卫生领域必修内容。

王水平还提出,要明确各级财政公共卫生投入占GDP的比例,将稳固的财政投入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同时,财政部门在放置公共卫生转移支付时,需进一步骤整优化支出机构,注重补短板、强弱项,对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和能力建设给予倾斜,对欠蓬勃区域、中西部区域加大资金投入,执行填平补齐政策,确立健全公共卫生投入机制。

02、下层是第一道防线,提升下层医疗水平

在不少代表委员的建言中,下层是构建公共卫生系统无法回避的一环。在他们看来,下层是疾控信息的源头,是流行症和公共卫生突发事宜的第一现场,是落实各项流行症防治措施的要害环节。

天下人大代表、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斌指出,我国下层疾控现状不容乐观,2009-2018年,天下各种医务职员增添了58%,而疾控职员下降了4.5%。

为此,他建议,增强对下层全科医生、农村定向医学生有关公共卫生的专业培训,加大对村民举行卫生康健知识宣教的力度,并放宽下层公卫职员招聘条件。同时,确立和执行相符公共卫生行业特点,考评和激励机制相连系的薪酬制度,切实提高疾控职员待遇。

除了修建起下层的第一道防线,围绕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和下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结构性问题,来自科技圈的代表雷军和刘庆峰均提出了他们的建议。

当前,各区域下层医疗生长较为不平衡,村卫生室、州里卫生院、县级医院、县级疾控机构等县域医疗卫生单元,尚未完全实现医防、医卫、医健、医养数据的互联和融合。

小米团体董事长兼CEO雷军建议,以卫健部门为主导,团结各相关部委,加速县域医防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尤其在县墟落一体化的慎密型医疗配合体、医防融合、多点触发疾病监测等偏向强化数据的互联共享,实现医疗资源更高效、更迅捷地响应和设置。

雷军还指出,在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履历的基础上,要增强数字化赋能疫情防控水平,不停强化县域医疗数字化建设,做到“天下一盘棋”,实现“笼罩到县、追踪到人、数据上云”。

现在,卫生康健信息化建设资金在县级层面触达率不足,专项建设资金投入偏低,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县域信息化人才仍有较大空缺。因此雷军建议,加大县域专项资金投入,周全推进县域医防信息化建设;推动县域信息化人才建设,确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指导信息化人才下沉,助力县域医疗生长。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则以为,人工智能手艺在提高下层医疗水平、提升医疗保障的力度等民生领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因此,依托人工智能手艺,通过人机耦合的方式提升下层诊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对于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意义重大。

基于此,他建议:第一,对于已经取得规模化落地应用成效、且以辅助性子为主的医疗人工智能产物,完善响应尺度系统和认证系统建设,加速响应审核及认证进度;第二,加大医疗领域人工智能要害手艺的研究,增强医疗人工智强人才和下层医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培育;第三,出台政策激励运用人工智能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强化下层诊疗能力。

03、数据互联互通,规范临床数据治理

在疫情时代,以康健码为代表数字手艺获得了普遍应用,然而,各地数据尺度及信息并不统一也作育了不少的问题。例如,各地信息软件互不兼容,一度泛起各地康健码无法互认,万“码”飞跃的征象。

不仅是疫情时代,实在医疗数据缺乏统一尺度、医疗数据系统不兼容等问题一直存在,导致现在临床数据的整合、行使尚存在诸多不足和障碍,严重制约着智慧医疗的建设与生长。

一方面,统一家医院有众多系统,差异系统之间术语、看法、数据类型界说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差其余医院接纳差其余数据系统,差其余装备信息系统也差异伟大。这些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形,导致差异医院、差异装备无法做到数据共享。

为解决这一问题,天下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建议,各地可以探索以身份证号码为唯一识别码,以住民电子康健码替换医疗卫生气构就诊卡,加速推进住民电子康健码规范应用,实现医疗机构间电子病历、检查磨练效果、医学影像资料等医疗康健信息调阅共享,从而解决“一院一卡、互不通用”的问题。

同时,他还建议,增强各级医院信息化基础建设,完善院内外信息化平台搭建,提高医院数据质量及数据应用能力,依托于高质量病人数据,优化慢病病人追踪治理,急重症病人快速响应处置,并依托5G和物联网的建设推广,推动形成智慧都会和智慧医疗服务系统。

天下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隶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也建议,规范医疗康健数据尺度和使用,推动智慧医疗建设与生长。

在他看来,一方面,可对现在天下现行医疗数据花样举行摸底调研,遴选出最科学、最可行的数据花样、尺度,作为国家尺度,分步骤分阶段在天下推广实行。

另一方面,他建议,可以从中央层面确立天下统一的医疗数据平台,用于归集、管控天下的医疗信息,并严酷治理和使用历程。明确患者数据的归属权限,明确数据使用珍爱负面清单,为患者数据的使用提供依据。

同时,霍勇和蔡秀军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数据隐私和泄露的问题。

霍勇提出,确立并完善对于医疗信息化建设中涉及小我私人数据珍爱的闭环治理流程,包罗普及执法律例、确立和推广建设执行准则、确立响应的建设审察治理制度,从而确保医疗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化系统应用历程中对小我私人数据平安的连续保障。

而在蔡秀军看来,医疗信息的归集应充实尊重患者的意愿,除了感染性疾病等涉及社会平安的医疗数据外,患者可以自主决议是否共享。此外,信息挪用方面可设立分级账户系统,明确各级别账号对应的接见权限,并增强接见者的权限控制和接见后的行为追溯,对接见行为执行实时监控,确保数据平安和患者隐私。

04、优化医药创新土壤,建设“医药强国”

在医药卫生界代表委员中,不乏药企掌权者、治理者的身影,药品的审评审批、生物医药产业化、药品专利等话题一直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天下人大代表、荣昌制药董事长王威东从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功效转化和产业化入手,建议作废获批上市生物创新药介入国家医保谈判的时间限制,实现药品获批与医保准入慎密衔接。同时他提出,应综合统筹思量生物药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研发风险高的特点,在医保谈判价钱上思量企业的合理利润,以充实调动企业创新的起劲性,促进生物医药行业的康健生长。

天下人大代表、齐鲁制药团体总裁李燕建议,尽快出台专门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生长的顶层政策,在审评审批、国产替换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在她看来,详细可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推动产业升级,增强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第二,加速审评审批,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起劲性;第三,推动要害手艺创新生长;第四,增强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固性和竞争力。

天下人大代表、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则聚焦在了创新药太过重复的问题上。近年来,我国创新药的市场环境虽不停好转,但部门品种的太过重复正引起行业的隐忧,其中以PD-1最典型——现在,海内共有8款PD-1药物在售,在研的则有数十款之多。

对此,孙飘扬建议,我国应借鉴美国的政策,在新药审批审评政策和医保支付上举行调整,对先来者和厥后者举行一定的区别看待,从而激励创新,尽可能阻止同质化竞争。

围绕创新药落地的其他问题,孙飘扬还建议:进一步加速药品审评审批,逐渐缩小与外洋的差距;确立创新药价值系统,连系临床的需求对创新药举行分类,给予差其余看待;推动简化医保谈判创新药落地医院与药店的准入流程。

除了药品研发、落地方面的问题,天下人大代表、华海药业总裁陈保华把眼光放在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系统上。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是指将药品上市审批程序与药品专利纠纷解决程序、药品羁系部门职能与专利治理部门职能相衔接的制度。这一制度内含或关联专利期延伸、简化新药申请、专利挑战和首仿药等系列制度,是直接关系着专利药产业珍爱、仿制药产业高质量生长、仿制药使用替换的基础性、要害性制度。

陈保华以为,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存在不合理、不完整的问题,制约了仿制药企业挑战专利抢首仿的动力,进而制约我国仿制药产业生长和仿制药替换。

在他看来,应加速修订健全《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完善“专利期抵偿”制度,完善首仿药“市场独占期”制度,确立“简化新药申请”制度,明确划定“首仿日”和“首仿者”局限,确立专利链接有关机制,保障专利链接制度的落实。

除了这些医药企业的掌舵者,作为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唯一的天下政协委员,红杉资源全球执行合资人沈南鹏今年也有三份提案重点聚焦在医药领域。在其中一份中,他提到:政府部门要不停优化医药创新土壤,为进一步增强新药研发转化提供政策支持,推动建设“医药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