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偶像选秀“变形”
“他太漂亮了,然则他第一句歌词一唱,我那时差点已往。”
“他可爱得让我心慌。”《缔造营2021》选手韩佩泉在节目中带来了不少吐槽“名排场”,再配上每一秒都能做脸色包的夸张脸色,让人一度嫌疑不是在看选秀,而是错走进了笑剧片场。
这几日,《缔造营2021》和《青春有你3》一再登上热搜,被指“翻车”,选手们的颜值、实力都成为了网友的槽点,这届选秀也被贴上来“油腻”“辣眼睛”等评标签。
有人说:“内娱选秀,要完了。”
而昔时被吐槽的《偶像练习生》更是在现在这些选秀节目的对比之下,口碑回转,被人人直呼为内娱选秀天花板。
有实力的偶像屈指可数,制造噱头的选手触目皆是。张艺兴在《少年之名》就说过,不应该急着做这个节目,前面淘完那么多波了,哪能出什么好苗子?
现在,海内偶像选秀节目走到了第四个年头,选秀市场热度不减,但选手实力不增,选秀节目更像是资源运作下的快消品,产出的偶像“出道即巅峰”,但资源却还在乐此不疲地延续着这种循环。
在这样噱头逐渐取代内容的转变背后,有哪些市场层面的因素?而依然狂热的内地选秀市场,能否真的撑起资源的期待?
“出圈”大于实力
熊猫堂五位选手首次露面就引发了热议,五位“重量级”选手与传统意义上的男团截然差别,“颜值拉胯”“身体治理不到位”诸如此类的吐槽不绝于耳。
固然也有人以为这相符《青春有你3》重新界说男团的定位,五个成员舞蹈动作整齐,力度也十分到位,偶像应该不止一种,完全不相符主流爱豆审美的人也有权力来参加选秀。
初舞台竣事后,熊猫堂跳《Kill This Love》登上了热搜第一。
而隔邻的《缔造营2021》也不甘示弱,在制造噱头上与《青你3》呈对擂之姿,靠着诡异的装扮,说出那句广为流传的“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的网红韩美娟,在《缔造营2021》的吐槽成为了一大看点。
在昨日的初舞台评级上,网红韩美娟(本名:韩佩泉)用不俗的唱歌实力引发全场惊呼,依附一首《走钢索的人》拿到了A的初评级,与先前的搞笑气概形成了伟大反差。
从一最先的全员练习生,到现在“回锅肉”、网红、国际选手等纷纷登上节目,一再造势。噱头大于内容、形式大于实力的征象在当下偶像选秀节目中呈愈演愈烈之势。
实在,选秀节目面临的重噱头的问题并不是第一天泛起,早在偶像产业发作后的第二年,这个问题就被频频提及。
选秀节目年年有,但选秀最后比拼的纷歧定是才艺和实力,而是观众缘和话题热度。从去年的数据就能看出,《缔造营2020》中赵粤、徐艺洋等专业素质极强的选手,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却并不占优势。反而例如“小作精”虞书欣、美少女企业家林小宅、“灵魂reader”秦牛正威等更具出圈效应。
专注于收视率的综艺节目,大多将重点放在“流量”二字之上,当专业和流量对决,流量自然更受关注和追捧。通过造噱头、做营销带来的流量,显然更快一些,
偶像市场困局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韩国Produce系列的乐成,让海内市场看到了偶像选秀的机遇,于是在创意照搬下,《偶像练习生》横空出世,并成为了一档征象级的网综。
资源嗅到了市场机遇,纷纷想要去复制Produce的乐成,《青春有你》《缔造营》《以团之名》等偶像选秀节目层出不穷,节目大同小异,本质上换汤不换药。
现在《缔造营》已经开播四序,从豆瓣评分来看,除去2021年还未宣布的评分数据,已完结的三季口碑呈现出下滑趋势,从2018年第一季的5.9分下降至2020年的5.3分。
在韩国,练习生的选拔、培训、出道都是有系统的,少则两三年、多则七八年才气出道,形成了完整而可连续的培育系统,打造了标准化的运营模式。
而海内的中国偶像选秀产业显然与韩国的造星模式有很大差别,内娱的练习生偶像市场生长时间较短、偶像培育机制不够成熟,不论是早期练习生的选拔培育,照样后续出道后偶像的连续曝光,内娱偶像选秀都难以望其项背。
猎云网据公然数据统计,《缔造营》系列的播放量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8年的50.7亿下降至2020年的39.1亿次。
几年前《偶像练习生》大火,催化了内娱选秀市场,而经由几年的大浪淘沙,近年来优异的选秀人才所剩无几,但伟大的市场热度依然让人眼红,不少经纪公司和练习生都是慌忙上阵的新手,并没有大量的时间举行专业系统的培训,节目口碑迅速下滑。
据公然资料统计,《缔造营2021》总共吸引了53家经纪公司,而去年这个数据只有47家,在《缔造营2019》时期为46家,《缔造101》时期仅为40家。
而在选手成团之后,守候他们的,是另一波快速收割,大量的综艺、团综等流动通告被提上日程,有些人的热度还能延续,而大部分人最终泯然众人,走向“糊掉”的运气。
“市场很浮躁。很多人并不是去选秀的,只是想蹭一波热度然后赚钱”,武汉一家娱乐文化公司的经纪人告诉猎云网,在造星模式并不成熟的市场状态下,内娱打造的偶像整体的人气巅峰往往就是选秀节目播出的时刻,优质的偶像求过于供,多得是昙花一现出道即巅峰的案例。
水到渠成的商业价值
就国际履历来说,当国家人均GDP突破1万,届时偶像产业将迎来快速生长。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要害节点,owhat公布的《2019偶像产业及粉丝经济白皮书》指出2020年偶像产业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
从选秀节目背后的偶像产业链来看,平台是主要的推手。平台卖力线上流量分发,运营节目,形成快速的造星产业链,在成团之后打造团综举行连续性的内容生产。
2018年,在打造了《偶像练习生》这个爆款之后,爱奇艺昔时二季度财报显示,停止2018年6月30日,爱奇艺会员规模达6710万,同比增进75%。爱奇艺的会员服务收入在二季度已经到达人民币25亿元,同比增进66%。
长视频平台一直以来都面临着盈利逆境,行业长期存在的亏损问题,爆款偶像综艺的打造,或许能成为新的增进点。一方面是快速拉新的注册量和VIP会员量,另外一方面是练习生们的见面会、代言等经济效益。
爱奇艺曾举行过一场线下的千人粉丝见面会,售价近3000元的门票被一抢而空;9位获胜选手尚未出道前,就已经预定了悦诗风吟的1200万代言。偶像选秀节目带来的商业价值不言而喻。
曾经,在线视频行业是“优爱腾”三足鼎立的款式,履历几年的行业竞争与洗牌,在“优爱腾”的竞技场中,优酷略显落寞。
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推出《偶像练习生》和《缔造101》之后形成了伟大影响力,悄悄落伍的优酷随后追赶,在2019年推出了同款选秀综艺《少年之名》,但由于前期宣传和后期包装不到位,基本上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平台之外,利益相关方也在不停地挖掘节目价值。品牌方通过注入资金,提升产物的销量和知名度;经纪公司则与平台配合打造偶像,三方各司其职,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处在台前的品牌方也在市场中分得了一杯羹,《偶像练习生》那时的赞助商农民山泉通过绑定投票,线上销售额翻500倍;小红书在节目中的露出和植入,拉来了新用户;你我贷获得了159万新增下载量;没有赞助商头衔的斯凯奇,其在节目中代表A品级的粉色卫衣练习生同款卫衣也已经成为爆款。
对于经纪公司来讲,在偶像选秀节目中,很多选秀节目艺人都会与相关的经纪公司签订协议,前期公司为了捧红艺人经纪公司会自动举行宣传推广,待艺人热度上升或者出道后,后续举行收入分成。
偶像选秀市场的商业模式在《偶像练习生》上得到了充实的验证,资源摩拳擦掌迅速结构。如果说《偶像练习生》《缔造101》是偶像经纪公司的主场,那么之后的选秀节目中,逐渐增加了其它玩家的影子。
除了乐华娱乐、哇唧唧哇、坤音娱乐、醒悟东方等偶像经纪公司,诸如华策影视、慈文传媒、河马影业等老牌影视公司介入进来,此外另有一些“跨界输出”的MCN机构以及和偶像没有丝毫联系的电竞公司estar电竞俱乐部,纷纷进军偶像市场,例如“抖音第一MCN”称呼无忧传媒就向《缔造营2021》选送了抖音粉丝超1000万的头部网红张欣尧。
在资源狂热的催化下,偶像选秀市场进一步膨胀,至于泡沫之中造出来的星到底能不能经受住磨练,时间会证实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