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在线音乐巨头沉浮史

在出书总署的大院里,前来“讨个说法”的高晓松和刘欢像个烫手的山芋。没人管,脸大也没用。经由20年的苦苦挣扎,高晓松终于盼来了法治时代。然而坐进阿里音乐董事长办公室的高晓松,却最先蒙受版权之重,演绎了一个真人版的《秋菊打官司》。

20世纪90年代,高晓松在兴旺的创作期为刘欢写下《好风长吟》,谁料盗版成灾,申诉无门。

“影戏有国家影戏局,上面另有广播影戏电视总局管着,可音乐连个处、科、股都没有”。高晓松回忆,他和刘欢“两脸加一块一平方米那么大”的大腕,最后辗转找到出书总署大院,可两大名人连个愿意接待的人都没有。终于一位工作人员打破僵局声称愿意“研究一下”。看着两位大腕期待的眼神,他很快无奈地坦言:“实在研究也没有用,我们没设施给人家罚款,没发票,执法队都没有”。

正道走不通,高晓松跑去杭州,约见海内数个盗版商。谈判不是颐指气使,而是低声下气:“大哥们,让我们先卖10天,咱们盗版再上,行么?”对方义正辞严地回覆:“不行,就给你5天!”“5天基本不够回本,若是创作者死了,你们盗版谁去?”盗版商细细一想,感受有原理,动摇了:“那就一星期,你们一星期,我们就上。”

这场残酷又取笑的商业谈判,高晓松在许多场所提过许多次,颇有一些黑帮小说的气息。版权珍爱不够完善的音乐领域,创作者的生计逆境,一目了然。在版权珍爱、产业链条相对完善的影戏领域,“头部创作者”享受到了伟大盈利,1999年,刘晓庆的名字竟然挂在美国《福布斯》杂志中国首富排行榜上,虽然很快被胡润榜单踢出首富榜,但其财富缔造能力可见一斑。

高晓松显然不够“好命”,自己辛辛苦苦写歌,还要看盗版商的神色用饭。90年代末,互联网手艺最先蓬勃兴起,这个孕育了伟大商机和数位互联网巨头的时代,让众多人逆天改命。然而,高晓松们这些传统音乐人却迎来了更坏的时代。


互联网“生瓜蛋子”的野蛮时代

“跟盗版商还能谈一谈,他们也是江湖人,人人也懂事,但IT这帮生瓜蛋子,一上来就盗版正版一块打,最后人人都躺在那里,一起死了。”更恐怖的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时代潮水的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音乐付费的习惯。2000年以后,互联网崛起的新生力量,让高晓松这个敢跟盗版商约架的资深顽主也败下阵来。

1993年,MP3音频压缩手艺降生,一首歌被压缩到几兆的巨细,在互联网手艺的普及下最先铺天盖地地流传。轻轻一点鼠标,歌曲就飞进了千家万户,哪还给音乐人讨价还价的窗口期。外洋免费音乐下载网站MP3.com、Napster迅速壮大,但这些“生瓜蛋子”很快就被外洋的传统音乐巨头们用版权珍爱法,打得一命呜呼。从高晓松的此前境遇,也不难推断,中国的在线音乐市场会是另一番样子。

互联网加持下,用户可以在网上搜索、免费收听、下载自己喜欢的任何一首歌。2001年,百度还异常贴心地推出MP3搜索功效,通过从上亿的网站中爬取MP3链接确立MP3歌曲库。传统音乐内容商却在铺天盖地的盗版下载中,迎来了至暗时刻。互联网没有刊行窗口期,版权方无法跟平台讨价还价,告也白告,就只能眼巴巴看着互联网平台坐收数字音乐需求发作的盈利,迅速发展壮大。

PC时代,门户网站红极一时,音乐服务自然是巨头们不愿错过的蛋糕。以新浪、网易、搜狐为首的大型综合类门户网站,都推出自己的音乐频道。与搜索网站差别,门户网站音乐频道提供的内容较为综合,包罗音乐收听、娱乐资讯、社区论坛等功效。由于具有较强的品牌宣传效应,因此也有较多唱片公司选择与门户网站举行互助。2003年,依赖网易在纳斯达克上市,丁磊还荣登中国首富宝座,成为第一个跻身中国首富的互联网人。

在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时代,电信运营商算是留给传统音乐人的一方乐园。2003年最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彩铃服务推出,运营商接纳打包购置的形式,为音乐制作人提供了不错的收入泉源。从最最先的《超级女声》到今后的《中国好声音》,伴随着音乐选秀节目一起高歌猛进的,另有电信增值营业带来的伟大利润空间。履历了短暂的春天,随着微信等网络通话的普及,彩铃营业大幅下降,电信运营商对音乐版权采购的体量连续下降。

2003年后,以酷狗、酷我等为代表的P2P在线音乐网站建立。它们以针对性的服务,人性化的页面,下载播放的方式,让门户的音乐营业走到了终点,甚至直接将综合类门户网站的音乐频道挤出了历史舞台。酷狗作为专门的音乐P2P下载工具,日均自力IP接见跨越500万,同时在线最高68万,天天下载次数在500万次左右。百度MP3频道的日均PV也在8000万次以上,日均下载单曲数目1000-1500万次。2005年,QQ音乐上线,作为QQ的一个附加功效,抢占着用户的耳朵。

平台在盗版的灰色地带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刻,版权珍爱问题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从2005年最先,国家版权局开展了长达十年的袭击网络侵权盗版的“剑网行动”,针对网络文学、音乐、视频、游戏等重点领域,加大袭击力度。盗版袭击并非一蹴而就,昔日的巨头在版权限制下不停腾转挪移。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行业在不停地洗牌,但盗版的问题依然严重。

唱片业协会公布的《2012数字音乐讲述》指出,中国数字音乐的比重为71%,盗版率为99%,盗版来自网盘和非法下载网站。国家对盗版的袭击力度逐渐增强。曾经以爬取唱片公司链接为主的音乐搜索平台难以为继,在版权的限制下,PC端音乐巨头最先合并。2012年,百度决议对百度MP3、千千静听等平台和产物举行重组,合并为“百度音乐”。

免费类音乐网站,在版权逐渐规范的趋势下,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正版化的谋划模式顺势打开。数十年的互联网盗版暴利时代,画上了句号。


首富乱战

2013、2014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各家高价竞买音乐版权,开启了并购与转型的大洗牌期。“买买买”胜出的逻辑异常简朴:群雄持久战,弹药足够者胜。

昔日数字音乐王者,在数十年的积累中已经拿下了一片城池,占山为王。酷狗音乐作为老牌数字音乐服务商,10多年来一直领跑海内数字音乐产业。2004年酷狗音乐网(电脑版),2008年酷狗音乐手机客户端,2014年收购酷我音乐,组建成新的海洋音乐团体(后更名中国音乐团体)。由于它结构的音乐版权早,拿到了性价比不错的版权授权,成为了不容忽视的一极。

伴随着音乐正版化降生的QQ音乐,彼时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虽然与海洋音乐相比资历尚浅,但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让海洋音乐瞠乎其后。QQ音乐的朋友圈和资源,在资源和时间的积累中,已经异常华美。它与200多家唱片公司确立版权互助关系,拥有1500万首的正版曲库,在曲库规模层面占有绝对优势。2014年上半年,马化腾摘下中国首富的桂冠,让腾讯音乐雄霸天下的底气更足了。

但马化腾首富宝座还没有焐热,下半年,阿里上市乐成,马云成为中国首富。IT取代房地产成为首富“聚集地”。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悄然而至,二马的财富也在屡创新高。数字音乐产业体量很大,想要买下天下必须有大手笔,腾讯和阿里成了音乐平台的理想归属。

2013年,从阿里出走创业六年的虾米音乐创始人王皓,在版权压力下投身阿里巴巴。这一年,用户量超两亿的天天悦耳,也迫于版权压力卖身阿里。它们成为阿里巴巴25个事业部之一,阿里正式入局音乐角逐,成为华纳、全球、索尼、滚石、寰亚等一众海内外大牌唱片公司的战略伙伴。迅速崛起的阿里成为音乐市场三足鼎立者之一。

对于数字音乐这片天下,二马各有自己的雄心壮志。

做2C生意起身的腾讯,延续了此前的模式,不停在“听、看、唱、玩”的差别音乐使用场景中合纵连横,扩大自己的战略疆土。QQ音乐、酷我聚星、全民K歌,通过流动、社交、直播等等不停抢占用户资源。

做2B生意起身的阿里,希望确立一个音乐版的淘宝——音乐生态圈,为艺人最大化挖掘潜在商业价值。虽然入局较晚,但彼时马云手里的两张王牌:天天悦耳和虾米音乐,市场占比跨越20%,不容小觑。

善于在二马夹缝中求生计的昔日首富丁磊,浊世之中冲出重围,在音乐领域展现其过人手段。在2015年音乐史上最严的版权令公布前夕,网易云音乐在社交和小众的精准定位下,最先迅猛发展。

各家最先重新朋分天下,天下也今后变得割裂。虾米在阿里撑腰下,买了滚石、《中国好声音3》、《我是歌手》第四季,还从腾讯手中抢回了华研(旗下包罗SHE、飞轮海、林宥嘉等歌手)。网易、腾讯的自有版权库,同样是独家占有,用户只能在三个平台之间往返切换。但除了军备之战,腾讯另有杀手锏来应对所有“搅局者”。

2015年2月,虾米音乐、天天悦耳、网易云音乐三款音乐软件先后被微信屏障。腾讯虽然用袭击盗版的言论为屏障辩护,但争取市场份额之心毋庸置疑。小部门人继续用截图的方式来举行音乐分享,但更多的人不得不默默地装上了QQ音乐。究竟周杰伦、五月天、萧敬腾、韩庚、林俊杰等人在内的一批歌手的独家版权只有腾讯有。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周杰伦是QQ音乐的独家,但网易云音乐的用户却可以毫无压力地试听并下载周杰伦的所有30盘专辑。只不过在播放这些音乐时,会滚过一行字幕:“音乐来自第三方。”虾米花重金买下了华研国际的版权,但QQ音乐上,林宥嘉的曲目仍被试听和下载,同样有一行小字:“音乐来自第三方。”2015年11月,国家政策要求,所有互联网平台上未授权的歌曲被所有拿下,数字音乐领域的版权问题终于解决了。直到被免费版权和内容扶持起来的互联网企业有了反哺能力,盼了20年的版权珍爱政策才落地。

视频行业完成正版化后,行业洗牌,随之而来的是影视行业的井喷。张朝阳甚至开顽笑说,“现在女明星都不嫁权门,而要再醮男明星了。”这一切似乎预示着海内盛行音乐人20多年游走于执法呵护之外的日子终将竣事,四处起诉无门的高晓松们的好日子终于要来了。音乐行业正版化之后,被藏在巨头纷争背后的高晓松们,终于该扬眉吐气了吧。


高晓松的秋菊之困

无论是在三巨头之间,照样三位首富之间的音乐竞争中,阿里都相对稚嫩。为了让自己显得加倍老练沉稳,找一个资历厚实的掌舵者是个迅速成熟的设施。就这样,高晓松、何炅、宋柯,这些在音乐圈有资历有人脉的元老级人物,被搬来压阵。

2015年7月,高晓松加盟阿里音乐,出任董事长。险些被消声数年的高晓松,居然在十几年纷纭转变之后,做起了昔日“生瓜蛋子”们的领班。从曾经法外之境的版权疑心,到今天超级严酷的版权制度,和市场上愈演愈烈的版权大战。高晓松迎来了创作者的好时代,但坐到了阿里的办公室,他却不得不为水涨船高的版权价钱发愁。

摆在高晓松眼前的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网络天下所有的鸡蛋和卖鸡蛋的店肆,另外一条路是笼络天下所有下蛋的母鸡。腾讯选择前者,但高晓松和阿里更倾向后者。2016年,高晓松创作了《生涯不止眼前的轻易》,赠送给了东家阿里,版权费分文未取。这首歌的火爆,让他坚定了守住下蛋母鸡的正确性。

2016年,天天悦耳用户点了一下更新按钮,然后这个APP就毫无征兆的人间蒸发了,定位为音乐淘宝的——阿里星球取而代之。阿里星球除了天天悦耳音乐库服务,另有明星广场、明星资讯、热门流动、明星商城、直播等音乐产业链一条龙。重大的平台属性,涣散的用户定位,庞大的用户界面,让这个APP饱受诟病。

有人说,高晓松不是在执行他的雄心壮志,而是在追逐一个十年之内都无法实现的痴心妄想。一番操作之后,昔时10月份阿里星球关闭,曾经两亿多用户的天天悦耳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高晓松打飞了马云的一张音乐王牌,但这件事更大的成本是机遇成本。

在高晓松做梦的这一年,2016年7月,马化腾将中国音乐团体收入囊中,成为版权音乐的最大占有者。对于昔日王者中国音乐团体而言,这是最好的了局。虽然表面上它依然是音乐市场上的三巨头之一,但随着版权条约的到期,中国音乐团体越来越没有了继续雄霸天下的能力。与腾讯连系,就是四平八稳的龙头了。而且合并后,一个音乐版权可以由多家平台分摊版权费,不只减少了重复购置版权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通过差异化运营知足差别的消费需求。吞并后腾讯系数字音乐平台将占有48.91%的市场份额,阿里已经远不是其对手了。

而等到阿里回过神来,发现自己为了一个太过遥远的梦幻泡影,丢了眼下的城池,已经为时已晚。本想着有了平台,就会有歌手,然后音乐就会源源不停,用户就会不请自来,一如昔时的淘宝。但腾讯却用现成的版权作品和平台,将用户一波波地端走了,市场上能等得了阿里音乐瓜熟蒂落的用户寥若晨星。天天悦耳弄废了,剩下的虾米用户数目有限,让版权购置的成本分摊到每一个用户身上奇高无比。用户基数小,在版权购置上被到处掣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9月,阿里赶快将高晓松升任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将CEO宋柯提升为董事长,排挤两人的权力。今后阿里音乐的负责人最先由文娱板块的种种风云人物兼任。虾米音乐的创办者王皓还被请回来,但也很快脱离战场。错过风口期的阿里音乐,大势已去,苦苦挣扎也于事无补。更何况阿里文娱众多营业都是无底洞,音乐很难获得战略上的高度扶持。本该坐拥数亿用户的阿里音乐,在频仍的人事变动中,元气大伤,险些只剩下华研的歌手SHE等,撑着版权的排场。

短短一年之后,2018年7月,腾讯旗下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全民K歌的MAU划分到达2.9亿、3.5亿、1.3亿、1.5亿,市占率达75%,成为音乐流媒体行业领头羊。失路的阿里,给了网易反超的机遇。主打分享和发现的网易云音乐以精准的个性化推荐和私人FM、海量“歌单”内容、高质量乐评空气,乐成突围。据月活跃用户的体量,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和阿里音乐成为新的市场三甲。

2019年头,酷狗音乐月活2.94亿,QQ音乐2.72亿,网易云音乐1.4亿,相比之下,阿里旗下的虾米音乐不足5000万,被头部APP甩出很远的距离。阿里音乐的坠落还在继续。2019年6月,手握SHE、田馥甄等歌手版权的华研转投腾讯音乐阵营,这意味着虾米音乐失去了最后一块主要的版权阵地。同年8月,网易官方宣布,网易云音乐用户突破8亿,同比增进50%,网易云音乐声称在社区属性上比QQ音乐更有优势。

对于阿里而言,笼络网易云音乐是留在场内的“新希望”。在一个没有流量盈利、优质内容价值凸显的时代,熬过乱战时期的网易云音乐,已然成为巨头们为开拓捷途而争相收买的工具。百度为了获得留在场上的机遇入股了网易。9月,丁磊在将网易考拉以20亿美元卖给阿里之时,网易云音乐也拿到了阿里系的7亿美元融资,占股约20%。今后,网易云音乐和虾米即将合并的新闻,一直不停被提及。

最近,一则新闻炸出了网友的万千思绪。11月29日,微博认证为“NOVA娱乐主理人,前华纳音乐/全球音乐中国区市场总监”的用户示意,虾米音乐将于明年1月关闭。其在谈论中还称,“太惋惜了,纵然单纯看音乐分类和专辑单曲EP等分类,至今也是虾米最专业”。11月30日早间,微博话题#虾米音乐#冲上热搜,阅读量达2.5亿。虾米音乐官方回应称“不予置评”,让用户更有理由为虾米写送别词了。

悲痛之余,有人指责阿里大文娱的架构害人,有人再次挖出了打飞天天悦耳这个好牌的高晓松。阿里音乐的陨落,高晓松不能推诿,但说他一个人毁了阿里音乐难免有失偏颇。与腾讯音乐的系统能力相比,阿里瘸腿的不止一点。

版权、社交和用户,配合组成了腾讯音乐泛娱乐生态系统的焦点部门,这是腾讯率先实现盈利的泉源。海量音乐版权是腾讯音乐在多年的战略部署下形成的利润点,并对其他平台树立了利润屏障;背靠腾讯两大社交平台,基于音乐内容举行延伸的创新性商业模式,既是利润源也是利润屏障;海量用户,是腾讯音乐盈利的基础,也是腾讯音乐盈利模式下取得乐成的效果。

2015年,版权珍爱政策的确立,触发了腾讯音乐的迅速扩张。近年,网络音乐款式已定,已经胜券在握的腾讯独占鳌头,却黯然神伤。版权大战,腾讯赢了天下,但输了利润啊。腾讯最先“痛改前非”,做版权分销,跟市场分享胜利的果实。

最近,腾讯音乐果真拿到了超预期的财报。2020年第三季度,腾讯音乐总营收、净利润、调整后净利润、在线音乐收入、社交娱乐收入、在线音乐订阅收入等多项焦点数据均创单季新高,在线音乐付费用户到达5170万、付费率破8%,多项营业取得里程碑式好成绩。

虾米音乐前途未卜,另有没有人能撼动腾讯音乐的山河?抖音快手强势崛起背后,是小视频的疯狂,更是音乐的狂欢。但终究能否成气候,等时间往返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