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阿里和环球最大免税店做朋侪,抢了谁的饭碗?

狼子野心要做环球化的阿里巴巴入局,在镇静多年的中国免税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近日,阿里巴巴宣告将与环球最大的免税零售商Dufry联袂在国内建立合伙公司,并设计以不凌驾2.5亿瑞郎(约合人民币18.56亿元)的价钱持有后者不凌驾9.99%的股分。

阿里对准的是一片巨大的蓝海。跟着奢侈品花费需求延续增添,中国免税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220亿元敏捷增至2019年的550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增速均凌驾20%。摩根士丹利展望,中国免税市场规模到2025年有望增进一倍以上。麦肯锡则估计,到2025年,中国花费者将孝敬环球近五成免税花费总额。

但要想吃到这块诱人的蛋糕,历久一家独大、占有国内免税行业九成市场份额的中国免税品团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免”),是阿里绕不过去的“拦路虎”。

牵手Dufry的音讯一出,阿里巴巴股价连涨很多天,市值超4000亿元的国内免税龙头中国中免却遭到重挫。10月9日节后收盘首日,A股免税概念股走弱,中免股价尾盘狂跌8.45%,盘中一度触及跌停。

这一次,阿里大张旗鼓地杀进免税行业,是不是会在这片被历久垄断的市场掀起新的血雨腥风?

城头幻化大王旗?

阿里巴巴对免税行业的“觊觎”,从过去的各种规划中不难看出端倪。

2019年3月,阿里旗下的飞猪推出新产品“飞猪购”,出境旅客能够提早在线上预订、购置境外商品,游览时期在线下实体店提货。现在,“飞猪购”升级为“游览购”,包含日韩、香港、海南在内的数十家免税店入驻飞猪,以预订、直邮等体式款式开设线上旅游零售商号。

市场广泛以为,此次阿里与Dufry联手,估计将在旅游零售的线上化发力。

关于受疫情打击、本年上半年收入狂跌62%的环球免税巨子Dufry而言,阿里的资金气力、巨大的中国花费者群体和数字化才能,都无疑是落井下石的支撑。而关于急于拓展外洋零售营业的阿里而言,在环球65个国度具有2500多家线下门店、过去6年销售额环球第一的Dufry,也将成为壮大的助力。

本年9月,有市场音讯称,阿里团队在海南深切调研,追求营业发展时机。阿里与Dufry的合伙公司是不是会在海南或全国睁开跨境电商线下店,或许直接成为国内免税零售商的集成供货商,现在还没有确实音讯。有行业人士推断,历久来看,新合伙公司与中免的直接较劲,或集合在线上营业的争取。

不管是不是亲身下场开免税店,阿里的上风都毋庸置疑。

这家在中国零售市场占有无足轻重职位的企业,具有完整的线上零售平台和全方位的线上线下花费者效劳生态。停止本年6月尾,阿里巴巴和蚂蚁团体的年度中国用户数目为10.7亿,中国零售贸易的年度活泼花费者数到达7.42亿;停止本年3月31日的2020财年,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市场总销货值到达6.589万亿元,环球总销货值1万亿美圆。

但在免税行业占据多年的中免,气力一样不容小觑。

由于派司稀缺,历久以来,潜力巨大的中国免税行业只要包含中免在内的寥寥数名玩家,基础处于关闭状况。停止本年5月,中免是唯一一家全派司公司,具有全国8张免税派司中的3张,且在过去3年前后收买了日上中国、日上上海、海南免税三家公司的控制权,在全国范围内的重要机场、港口和边疆港口运营免税营业。协作壁垒带来的上风,让该公司得以独享辽阔的市场。

2019年,中免的市场份额到达85%,若考虑到本年5月收买了海免公司51%的股权,中免的市场占有率达91%。Wind数据显现,2009年至2019年,中免收入增添了20倍,毛利率高达50%。2017年,中免进入环球免税运营商的前十位,排名第八;2018年排名上升至第四位。本年上半年,中免功绩逾越Dufry,成为环球第一的旅游零售商。

直到近两年,被中免紧紧占有垄断职位的中国免税市场,才迎来了一丝松动的信号,成为被争相追逐的热点风口。

2019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团结宣布《港口出境免税店治理暂行办法》,逐步放宽政策,勉励突破垄断和有序协作。关闭已久的免税市场入手下手松动,让后来者看到了商机。本年上半年疫情致使的大批免税需求回流,以及激活经济内轮回的政策导向倾斜,加快了这一历程。

本年6月9日,王府井团体成为国内第八家具有免税派司的企业,非公有制资本初次入局免税营业。百联股分、岭南控股、鄂武商A等多家上市公司,也随之动手睁开免税运营天资的请求。

从久远角度来看,中国免税市场吸纳更多“玩家”配合做大蛋糕是必然趋势。但与上市11年来一直紧紧占有龙头位置的巨子中免比拟,它们只是试图分一杯羹的挑战者,没法撼动中免的基础。

狂跌的中免股价意味着,强势入局的阿里已释放出第一波“杀气”。它会成为中免最大的强敌、以至全部免税行业的颠覆者吗?

在外洋再造一个“淘宝”

面临来势汹汹的挑战者阿里巴巴,嗅觉灵敏的投资者敏捷作出反应,用真金白银投票,包含中免在内的免税店概念股纷纭狂跌。

市场广泛以为,阿里巴巴已聚合的大体量花费客群、构建的线上线下花费场景和数字化的贸易生态,具有与Dufry免税商品供应链买通的大概,后发上风不可小觑。

光大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阿里借助Dufry的上风资本入局远景势头优越的免税赛道,此次协作可谓共赢。依附本身的上风,阿里或将推进全部免税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快全部行业款式洗牌。

但民生证券以为,阿里纵然与Dufry联手,也很难直接啃下中国免税市场这块硬骨头。

一方面,国内免税营业依然有很高的派司壁垒,阿里与Dufry建立合伙公司,并不意味着能够疾速切入免税产品销售,突破现有免税市场的基础款式。除了1999年几家试点公司运营过免税营业外,现在中国还没有外资或合伙公司持股国有免税零售派司公司的先例。

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免税市场的蛋糕充足诱人,但阿里并不肯定情愿与中免硬碰硬地“虎口夺食”。事实上,早在2018年,阿里已与中免团体签署计谋协作协定,两边在多方面睁开协作,离岛免税补购商城已在天猫上线。若因急于冲进免税行业争取市场份额而与中免各奔前程,明显不符合阿里的中心好处。

更何况,即使将来有更多市场主体进入中国免税市场,在朋分既有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一样会扩展全部市场的盘子。以韩国免税业发展为例,虽然协作主体数目大幅增添,但新罗、乐天并没有如此前预估遭遇大规模打击,反而由于蛋糕扩展获得了更多的销售额。

这意味着,阿里入局虽然给投资者带来肯定的心思打击,但历久来看,纵然阿里在这块市场将来有所作为,中免老大的职位也不会随意马虎被摇动。

一样,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阿里,野心也大概基础不是开免税店,而是剑指更辽阔的外洋市场。

近年来,阿里巴巴不停拓展外洋零售营业,入股环球最大的免税零售商不失为一种助力。行业广泛看法是,阿里巴巴投资Dufry,更多是看中了后者的环球供应链和数据资本。

现在,Dufry具有上千家国际品牌供应商,在产品供应、渠道和品牌上的上风毋庸置疑。阿里若能在进军国际零售过程当中为己所用,不仅能省下大批的时候和经济本钱,还有望进一步加强天猫国际的协作力。

另外,Dufry占国际机场旅游零售近20%的市场份额,潜伏客户数目约25亿,欧洲、非洲、北美是其重要市场。比拟之下,2020财年,Lazada、速卖通及阿里巴巴其他国际零售营业的年度活泼花费者为超1.8亿。

这意味着,跟着两边协作深切发展,阿里将有时机打仗海量外洋花费者的路程和购物数据,并逐步深切Dufry在环球的供应链系统。

面临拼多多、美团的虎视眈眈,以及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的打击,在国内电商行业已很难进一步突破天花板的阿里,对准的是外洋零售与跨境旅游的新机遇。

与Dufry的此次协作,或将使阿里的贸易帝国继承扩大版图,以至有时机在外洋再打造一个“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