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神秘女富豪,一人掌控全球三分之一的玻尿酸生

一边是地产、投资两手抓,从海南起身、在北京蓬勃的女企业家,一边是以手艺起身的山东玻尿酸王国。

她若何在一个生疏的领域称王?

玻尿酸这门生意,是韩国人带起来的。

2005年,韩剧的全球盛行,动员了颜值经济的发作。一时间,赴韩整容成风。

而整形就一定离不开玻尿酸。

大S曾在《揭发女明星——美容大王2》中,将玻尿酸形容为“天主用来制造亚当和夏娃的黏土”,并直言:“若是没有玻尿酸,许多女明星会活不下去。”

最基础的玻尿酸注射,可以到达保湿嫩肤和除皱的效果,是许多明星的驻颜秘笈。在隆鼻、垫下巴等通例整形手术中,基础填充物同样也是玻尿酸。

不外,真正掌握玻尿酸行业生杀大权的却是中国人。

2018年,中国供应了全球86%的玻尿酸质料。

而山东险些垄断了这个行业。全球前五大供应商——华熙生物、焦点生物、阜丰生物、东辰生物和安华生物,所有来自山东。

全球每卖出10支玻尿酸产物,就有7支的原材料来自山东。

哪怕是“宇宙整容中央”韩国,也得向山东人低头。一旦山东断供,那么全球7成以上的医美和整容机构都有倒闭的风险。

玻尿酸行业的暴利超乎想象。

现在,在三甲医院注射一支国产玻尿酸的价钱在3800-5000元之间,入口玻尿酸价钱更是高达6000-13000元。

你猜成本是多少?

不到20元!

华熙生物招股书显示:2018年,公司化妆品级玻尿酸质料的平均售价仅为2400元/公斤。

其中,最常见的医美注射用玻尿酸生产成本仅为12元/毫升,出厂价约为267元/毫升。

这为它带来了70%以上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和跨越30%的净利率。

质料供应商、经销商和美容机构的上下游联动,让玻尿酸卖出了凌驾成本数百倍的天价。

但虚高的价钱,并不能阻挡玻尿酸填充成为最受国人迎接的非手术类医美项目。

仅2016年,天下正规医院就卖出1000万支玻尿酸。

而更多人正愉快地奔跑在被收割智商税的道路上。

在这个疯狂的行业里,华熙生物是最受瞩目,同时也是实力最强的企业。

2018年,仅华熙生物一家,就供应了全球36%的玻尿酸质料。

2019年11月6日,华熙生物正式上岸科创板,受到资源的热烈追捧。

上市首日,华熙生物收盘价到达85.1元,较发行价上涨约78%,市值到达408亿。

实控人赵燕则以241亿的持股市值,一举跨越陈文源、张茜配偶,成为科创板的新晋首富。

正式进入民众视野的赵燕,人送外号“玻尿酸女王”。

在福布斯公布的2020全球亿万富豪榜上,她依附39亿美元(约合273亿元人民币)身家,在中国十大女富豪中排名第7。

但鲜为人知的是,“玻尿酸女王”赵燕其实是半路出家。

2000年以前,赵燕在地产和投资领域大杀四方。

但她和绝大部分普通人一样,对玻尿酸一无所知。

在这个疯狂的暴利行业,她又是若何厥后者居上的?

玻尿酸一度是属于皇室贵族的“专宠”,被称作保湿黄金。

193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眼科教授梅耶尔,首次从鸡冠、牛脐眼中提取出玻尿酸。

由于质料稀缺,加之星散历程重大,玻尿酸的产量极低,每公斤的价钱最高到达15万-20万美元。

只管早就发现其具有保湿等美容功效,但也只有皇室贵族才有机遇使用。事实,随便敷个玻尿酸面膜,成本可能就得数千元。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玻尿酸只被用于眼科手术、骨关节炎治疗等医学领域。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玻尿酸生产能力还基本为0,只能以每公斤数万元的价钱从日韩等国入口。

此时,在中国山东,一拨人正在起劲攻克玻尿酸生产手艺。

凌沛学是其中的领军人物。

1983年,凌沛学考入山东医科大学攻读研究生,在导师张天民教授的指导下,正式介入玻尿酸的研发。

1986年,走出校门的凌沛学进入了山东省商业厅下面的商业科技研究所(山东省药学科学院的前身)事情。

但他不愿放弃玻尿酸的课题研究。

经由多方奔走,山东省商业厅终于赞成下拨3万元创业经费。拿着这笔钱,凌沛学等人把两间旧车库,改造成生化药物实验室。

出行只能坐5毛钱的摩的,沐浴只能去8毛钱一次的澡堂子,睡的是办事处的沙发……

在这样艰辛的环境下,80年代末,凌沛学团队研发的生物发酵法取得了突破性希望:通过将鸡冠、牛眼玻璃体等质料置于水稻等制成的碳源发酵液中,大大提高了玻尿酸的提取率。

生物发酵法将玻尿酸的生产成本压缩了90%,从一公斤几万元降到了几千元,直接推动了玻尿酸的平民化和产业化。

1988年,中方与马来西亚建立合资企业,推出了那时家喻户晓的永芳高级润肤露,主打玻尿酸保湿。到1990年,永芳高级润肤露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4亿元。

这可能是全球第一款玻尿酸护肤产物。

1992年,凌沛学牵头建立了山东福瑞达医药团体(雏形),随后与美国福瑞达和泰国正大团体互助建立了著名的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的前身),着力开发玻尿酸的药品应用。

1993年,第一款获批产物“爱维”注射液,将原本漫长的白内障治疗历程简化为一个四五分钟的门诊手术,每年辅助上百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随后,山东博士伦还陆续推出了“润洁”“明仁”等知名品牌,现在已经生长为海内最大的眼科药品生产基地。

1998年,福瑞达医药团体组建了山东福瑞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即现在的福瑞达美业),正式从事以玻尿酸为质料的化妆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为了给玻尿酸产业化提供足够质料支持,1999年11月,由福瑞达团体、正大福瑞达、正达科技和美国福瑞达各出资75万元,建立山东福瑞达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华熙生物前身)。

一间小小的实验室,催生了一个重大的产业。

通过手艺转让和产业链延伸等方式,焦点生物、阜丰生物、东辰生物等一大批玻尿酸相关企业在山东拔地而起。

中国终于将玻尿酸产业的主导权紧紧握在了自己手中。

玻尿酸上半场的故事,依然与赵燕毫无关系。重大的“玻尿酸王国”里,凌沛学和福瑞达才是金字塔尖般的存在。

彼时,这群实现玻尿酸手艺突破的人,还只是将它作为治疗眼科疾病的药物之一。

而真正将玻尿酸发扬光大的云南女人赵燕,还在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苦读,结业后选择到海南淘金。

1989年前后,市场经济的热浪正刮向刚刚脱离广东的海南。这个中国最年轻的省份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大学生南下。

在这里,极具投资眼光的赵燕,通过做服装厂生意和投资土地、房产,赚得第一桶金:200万元。

1992年,赵燕转手了服装厂并卖掉土地,脱离海南,北上寻找新的机遇。

二次创业的赵燕在地产和投资领域斩获颇丰。

回到北京后,她建立的华熙团体在长安街焦点地段大展拳脚,短短数年间就打造了华夏银行总部大楼、CBD中环世贸中央、SK大厦等一批帝都标志性建筑。

网易返港,转型故事里的希望与现实

,,

著名的五棵松体育馆也是出自她的手笔。这也是现在为止唯一一家由民营企业建设和运营的奥运场馆。

投资先天也没疏弃。华熙先后参股和投资了红塔创新投资、第一创业证券、锦州银行、东方金诚、金隅团体、香港溢信等一大批企业,赢利匪浅。

一次次精准投资,让华熙团体的总资产飙升至800多亿,而赵燕的持股比例一直是100%。

从海南起身,在北京蓬勃,赵燕与山东的玻尿酸王国险些完全是两条平行线。

一个有时的机遇,让赵燕踏足这个生疏的领域。

2000年,赵燕到北大EMBA研修。在那里,赵燕结识了凌沛学的学弟、任职于福瑞达生物化工的郭学平博士。

那时,谋划了一年多的福瑞达生物化工已经前后投入了800多万,却依旧处于亏损状态,计划寻找新的投资人。

那时刻,海内的医美行业还处于萌芽阶段,普通人基本没听过玻尿酸。

昊海生物创始人吴剑英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1999年,他弃医从商,进入医美行业,很快就有些悔恨了。那时,天下只有200个人在这个行业里活跃。他们做流动的时刻,就挤在一个小房间里,一点也没有一个产业该有的样子,“差一点就跳进了黄浦江”,吴剑英感伤。

面临这样一个看不见远景的行业,赵燕却没有丝毫犹豫。

感动她的,是郭学平的一句话:“一个透明质酸分子能锁住一千个水分子。”(透明质酸即玻尿酸)

学生物身世的赵燕清晰,水油不平衡是皮肤的大问题。若是,玻尿酸除了眼科、骨科,还能应用到护肤领域,远景将异常广漠。

她立即决议投资。

那时,有个投资人准备以净资产8折的价钱收购这家企业。赵燕立马开出了净资产1.5倍的价钱,拿下50%的股权。

许多人都以为这个老板挺“傻”的。

“做事要随着事情走,不能随着钱走。你以为这个事是对的,未来生长方向也是对的,那无论多灾,你要都坚持。”这是赵燕一直以来的投资理念。

然而,赵燕也没想到,这个小小的选择日后竟为她带来了200多亿的回报。

2001年,赵燕入主公司后,将其更名为华熙福瑞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受公司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是高薪聘请了一位总经理。

但赵燕没有要求他卖货提升销售业绩,给了他三大义务:

第一,把这家公司质量尺度建立起来;

第二,根据现代企业的组织架构调整企业治理;

第三,组织焦点人才举行优质的再学习。

在赵燕看来,规范和尺度能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

2000年,企业还亏损30多万。做好这三件事以后,公司昔时就实现了300多万的利润。

回过头看,这个小小的改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科研团队只需要专注搞研发,一样平常治理只需要按公司流程走即可。

同时,尺度化、规模化的生产也给企业注入了足够的生长动力。那时,公司玻尿酸产物规格只有2个,现在已经跨越200个。

今后,公司生长一路顺风顺水。

到2005年,华熙生物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生产研发企业。

厥后,遇上颜值经济的发作,玻尿酸需求量激增,华熙生物的生长也驶入快车道。

20年后,半路出家的赵燕弯道超车,成为“新王”。

而作为行业开山鼻祖的凌沛学和福瑞达生物,虽在医疗和护肤等细分领域成就不错,但整体上,已经周全落于下风。

回过头看,凌沛学和福瑞达生物险些亲手断送了自己的优势。

2000年前后,急于产业化探索的凌沛学团队,却忽视了质料生产,甚至还把手艺和团队拱手相让。

这就相当于做石化生意的丢了油田,做冶金生意的丢了矿产。

这样舍本逐末的生长方式,无疑直接将自己的命门交给了对手。

相反,接盘华熙生物后,赵燕的选择是:不急于赚钱,专注手艺深耕。

在此之前,赵燕做过服装业、地产、证券投资、文化产业等许多领域,但华熙生物在20年谋划历程中,却是始终如一地围绕着玻尿酸做文章。

在其动员下,天下的玻尿酸产量从2000年的0.8吨,激增到现在的180吨以上。

在生物发酵手艺之外,华熙生物又先后研发出微生物酶切法、玻尿酸高效交联手艺、注射液终端灭菌手艺等多项焦点手艺。

不停的手艺深耕构成就了华熙生物最大的护城河:低成本和高品质。

华熙生物是海内现在唯一的医药级玻尿酸供应商。同时,其生产成本也是业内最低。

依托于质料端的壮大护城河,华熙生物进驻下游市场就容易了许多。

2012年,华熙生物进入医疗终端产物领域;2014年又推出功能性护肤品,成为全球唯一的全产业链玻尿酸企业。

赵燕能够弯道超车,另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努力触电资源市场。

2007年底,华熙生物决议赴港上市。路演时代,金融危机发作。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内部对是否上市泛起了很大分歧,许多人都以为完全没必要上市。

但赵燕坚持要让企业成为民众公司,让治理层随时随地感觉到压力。

2008年10月,华熙生物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据赵燕回忆,同期路演的4家公司都选择了终止或延期上市。在其挂牌上市的前后三个月,港交所均没有任何其他一家公司上市。

这次上市,华熙生物释放了25%的股权,只融到了不到6000万港元(扣除融资用度),仅相当于公司一年的净利。

但赵燕依旧以为,这个决议是对的,“华熙生物面临的是全球的市场及竞争者,那次上市对公司来说最大的意义并不是融了多少钱,而是给人人踩了一脚刹车。”

在港上市时代,华熙生物股价一直低迷,在2017年私有化退市之前,市值只有约50亿元。

但若是没有这次上市,华熙生物的科创板上市可能不会这么容易,市值也不能能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翻8倍。

触电资源市场还给华熙生物带来了消费认知和资源认可,为其快速生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9年,华熙生物与福瑞达彻底分居后,福瑞达生物最先周全发力。

福瑞达母公司鲁商团体宣布:收购天下第二大玻尿酸质料供应商山东焦点生物60%的股权,完善上下游产业链结构。

同时,福瑞达也示意主业聚焦药品和化妆品,向终端市场靠拢。

这无异于直接向华熙生物宣战。

不外,不是作为一个捍卫王座的王者,而是一个追赶者的姿态。

依附过人的眼光,半道出家的赵燕最终成了“玻尿酸女王”,实现了弯道超车。

有时刻,眼光和选择可能真的比起劲更主要。

华熙生物科创板上市,吹响了玻尿酸行业新一轮大战的军号。福瑞达生物之外,昊海生物、爱美客等对手也都跃跃欲试。

事实谁能笑到最后,难以预测。

但可以一定的是,它们配合的威胁会来自消费端。

这也是那些暴利行业都要面临的灵魂磨练:

随着价钱的透明化,暴利还能维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