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准万亿之城冲刺,复制常州?-商品期货
放眼强手角逐的长三角,住手去年已有9座都会跻身“万亿GDP俱乐部”。谁能拿下长三角第10座万亿之城?温州跃跃欲试。
在不少人看来,受困于转型升级措施滞后,这座昔日明星都会正面临省内兄弟都会的追赶,被推到了“二次创业”的十字路口——
克日,《温州市新能源产业生长设计》(以下简称《设计》)宣布,温州将加速打造天下新能源产能中央和应用树模都会,到2027年,新能源领域产业产值到达3500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添值460亿元。
不难看出,力争找到产业新风口转型突围的温州,正瞄准新能源赛道发力结构。这难免让人想到上一个借新能源产业“破题”的万亿之城——常州。曾经一度随着“苏锡无常”梗归于幽静的常州,依附动力电池产业迎来“翻盘”的时机,成为天下第25个GDP破万亿的都会。
常州与温州有着许多相似的标签:已往同为家族企业生长壮大,现在也都是民营经济活力之城,在新能源产业上奋勇争先。前者刚刚跻身万亿俱乐部,后者则希望成为下一棒的接力者。
今年头,温州就已提出,要冲刺万亿级生产总值、万万级常住人口“双万”都会。然而,新能源行业疾风竞速,争相入局的都会更是不胜其数,加码押注新能源,能否辅助温州转身逆袭?先一步实现万亿目的的常州,又能提供哪些履历参考?
1、入局
掀开天下GDP三*都会名单,其中包罗26座“万亿俱乐部”都会,以及唐山、徐州、大连、温州4座“准万亿”都会。其中,同样来自长三角的徐州和温州,都将迈入万亿门槛的时间锚定在2025年。
就温州而言,以2023年8730.6亿元的经济体量及其近几年GDP增势看,要在两年后准期突破万亿不算太难。不外,身处长三角和万亿“后备军”的猛烈竞逐中,要想守住位次,甚至钻营进位并不容易。
2023年,徐州GDP达8900.44亿元,较上年增进7.1%,体量和增速均略高于温州。往后看,绍兴、扬州、盐城等长三角都会也纷纷立下“军令状”,明确提出突破万亿GDP的时间表。
若往深处探讨,这座曾经缔造中国民营经济生长事业的都会,面临的压力不止于此。在我国改造开放的历史大潮中,资源条件欠缺的温州率先走上民营化和市场化的蹊径,交出了40年经济总量增进412倍的亮眼成就。
但随着近年来“温州模式”的光环逐渐褪去,这座明星都会一度陷入经济疲软逆境,不仅在天下都会行列中存在感变弱,即便对比同属长三角的昔日“小弟”也缺乏显著优势。
在浙江省内,一组数据反差也颇为耀眼:温州与浙江“第二城”宁波的GDP相比,从已往最靠近时的八成,已经降至现在五成左右;温州占浙江全省经济的比重,从2010年13.3%削减至2023年的10.6%。
被杭甬“双子星”越甩越远的温州,无奈掉入了与绍兴、嘉兴等省内第二阵营的“卡位战”中。在此靠山下,温州转型突围的动力显然加倍迫切,问题是新的增进点从那里来?
一个主要信号是,2022年,“加速打造天下新能源产能中央和应用树模都会”被写入温州市政府事情讲述。那时,一位温州市发改委相关认真人在受访时直言,生长新能源产业是温州实现新一轮赶超生长的战略选择。
而凭证当地媒体解读,“押注”新能源产业背后,是基于对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等现实条件的考量——
就自然资源看,温州地处我国海优势电资源富集带,拥有生长新能源的“富矿”。数据显示,温州陆地面积1211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649平方公里,辖区内风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等资源都很厚实。
同时,温州传统优势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具有较高的契合度。例如,当地生长相对成熟的电气产业,可为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装备生长和智能电力控制提供支持,而传统汽摩配产业正向电动化等偏向转型,加之新能源汽车加速生长,都能为新能源产业带来广漠市场。
2、迎“风”
站优势口,若何立得住?公然报道显示,就在明确提出打造新能源产能中央和应用树模都会目的的2022年,温州新能源产业签约项目近40个、总投资超2200亿元。
香港美人鱼,视频号卖货
直到今年,这一目的已延续三年泛起在温州市政府事情讲述中。与此同时,《加速新能源产业创新生长五年行动方案》《促进温州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生长实行意见》等一揽子支持政策麋集出台,在新能源产业生长、推广应用、设施建设等诸多领域予以鼎力支持。
对于这场“追光逐风”的迅速行动,当地媒体曾用“全域顶格推进”来形容。起劲的功效也肉眼可见。短短几年间,青山、金风、运达、比亚迪、中广核等一批新能源企业落地结构,助力温州开端形成风机、光伏组件、动力电池、储能等相对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一个在当地引以为傲的例子是,2022年,金风科技携带11家配套企业签约落地温州,设计投资430亿元。仅两年后(今年4月),这家天下*风电装备制造工厂交付的出口*单就在温州基地降生。
显示在经济数据上,近两年来,温州GDP增速从2022年3.7%猛增至2023年6.9%,经济增速排位在长三角41市第17位升至第8位,以“黑马”之姿大幅提升9个位次。到今年一季度,温州进一步依附2125.2亿元GDP实现对大连、徐州的反超,不仅得以重返长三角前*,更是一跃成为天下4个准万亿都会“领跑者”。
这其中,新能源相关产业的迅速崛起孝顺不小。数据显示,2023年温州新能源规上企业724家,实现产业产值1511亿元、同比增进11.3%,重大能源项目投资和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划分位列浙江全省*、第二;今年一季度,温州新能源产业增添值保持两位数高速增进,同样远超6.1%的GDP增速。
尝到“甜头”之后,温州更多了份乘势而上的期待。
凭证克日宣布的《温州市新能源产业生长设计》,到2027年,全市要形成10GW风电整机及零部件、100GW储能电池、20GW光伏电池及组件、100套以上氢燃料电池装备的生产制造能力,新能源领域产业产值到达3500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添值460亿元,新能源累计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
值得注重的是,其中多项指标都在此前《加速新能源产业创新生长五年行动方案》基础上有大幅提升。好比,新能源产业产值目的就从2026年2500亿元提升到2027年达3500亿元。
3、竞逐
看到时机的固然也不只是温州。
仅在浙江省内,就有包罗杭州、宁波、嘉兴、湖州、台州等多座都会近年陆续加入这场新赛道争取战,争相抢占新能源市场先机。换句话说,“入局”新风口也意味着猛烈竞逐。
某种水平上,产业群集度能够客观反映一座都会产业生长的潜力和竞争力。从《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都会榜》来看,天下前50强都会中,长三角共有17个都会上榜,其中苏州、常州位列天下前五;温州排名第28位,相比上一年(第21位)下滑了7位。
在投资热度集聚指数有所下滑的同时,温州优质企业集聚指数延续两年得分都仅为60,是50座上榜都会的并列*分。这背后显示出其新能源头部企业不强的事实。
这与当地产业设计重点路径不无关系。从公然报道看,打造“核风景水蓄氢储”新能源全产业链一直被视为温州新能源产业投资和结构的发力重点,堪称“万能”生长。然而,随着行业竞争向下延伸,找准细分优势赛道的主要性逐步凸显。
常州成为可“复制”的工具。作为海内率先结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都会,常州在产业生长初期就结构了贝特瑞、北汽新能源、星星充电等一批动力电池上下游配套企业。而身处海内动力电池产业链主职位的中创新航,则被常州视为补齐动力电池疆土的主要一子。
现在,常州的动力电池天下出货量*,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很洪水平上,常州的强势逆袭,倚赖的正是天下独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依附“发储输用”产业生态闭环,常州将目的锁定在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常州的履历,值得浙江不少都会借鉴。”浙江省工程咨询协会会长刘亭曾示意,招商就要围绕都会已有的支柱产业、打造新兴产业领域重点发力,缺少什么招什么,下定刻意,狠抓有焦点手艺的链主企业,尤其是产业需要、有生长潜力的企业,一旦抓牢,便竭尽全力,陪着企业共发展,实现共赢。
从最新宣布的《温州市新能源产业生长设计》来看,当地也试图给出更清晰的生长路径,重点生长储能产业、风电产业,联动生长光伏产业、核电及核电关联产业,突破生长氢能产业,融合生长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产业。
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在其重点生长的储能、风电产业领域,现在温州相比海内其他先发都会仍然差距不小。处于产业转型调整要害期的温州,要如愿实现“二次创业”的更高目的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