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旭辉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_国际期货,香港
2022年11月1日,旭辉控股(团体)有限公司(00884.HK,以下简称“旭辉”)董事局主席林中在同伙圈写到:“蹲下意味着我们拒绝躺平,蹲下意味着重心更稳,蹲下意味着为了来日更好的站起来!”
那天,旭辉公然示意,暂停支付境外融资放置项下所有应付的本金和利息,以确保公正看待所有境外债权人,并追求境外债务的周全解决方案。
4个月已往,旭辉终于抛出了一份境外流动资金状态的周全解决方案,但却引来了境内投资人更深的担忧和不安。
这份通告还对旭辉去年的业绩情形举行了披露,公司预计年内亏损130亿元~14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纵然在行业形势很欠好的2021年,旭辉依然有123.27亿元的盈利。
曾经的“黑马”跌落神坛,令人唏嘘。
01 重组方案引发的担忧
在解决方案中,旭辉提到,将不会削减本金额。也就是说,债权人不会被要求接受削减债务的任何本金额。其次,旭辉给投资人提供了股权化的选择方案,允许部门或所有债权人自愿将其部门债务转换为公司股权或可换股债券。
虽然声明不会削减本金金额,旭辉提出,可能会削减以现金支付的利息。旭辉称,公司需要将利息肩负削减到一个可合理肩负的数额,以允许公司恢复到一个耐久财政稳固的状态。公司预期初期,利息将部门以现金支付,也有可能部门以实物支付。而这里的实物,也许率说的就是屋子了。
对于债务到期日,旭辉坦言,公司债务的本金分期送还及到期日预期将延伸至周全解决方案周全实行日起不跨越7年。公司预期将以送还部门本金或赞成费的形式,向债权人支付若干前置款子。现在,旭辉正在制订方案,向债权人提供适当及切实可行的增信。
不外,旭辉的这一通告却进一步刺激了境内投资者。3月13日,旭辉控股收盘价为0.71港元/股,跌幅为8.97%。
此前,一封旭辉互助金融机构及境内债投资人《给旭辉团体林老板的一封公然信》在网上撒播。
公然信主要是忧郁继境外债之后,旭辉境内债也“设计”展期。“人人愿意在行业最漆黑的时刻,一起共克时艰,但不能忍受在黎明已至的时刻,却选择依然不起劲不奋争,更不能容忍一边在外面标榜着起劲发债、卖资产和起劲的销售,却一边偷偷地在背后谋划着债务展期和重组……”
旭辉宣布“蹲下”,是从去年11月1日最先。当天,旭辉在通告中提到,公司无法与2022年10月内有还款义务的境外债务项下所有债权人杀青既可以让团体解救延迟还款问题,又同时能够维护本公司*利益以顾全公司所有持股者利益的协议。
而此次境内投资者的忧郁也许率源于旭辉的几笔境内债。征探君通过Wind全球发债主体检索发现,旭辉团体股份有限公司为刊行主体的另有9只境内债券没有到期,到期日集中在2025年-2026年。
不外,上述债券的付息频率都是需要每年付息一次。征探君数了一下,今年6月之前需要付息的就有两笔。以旭辉团体股份有限公司刊行的“20旭辉01”(163539.SH)债券为例,昔时余额为21.2亿元,付息频率为每年付息一次,下一次付息日为今年5月29日,当期票面利率为3.8%。
02 去年亏了130亿~140亿元
除了对于债券偿付的忧郁,投资者更为体贴的照样旭辉现在的销售状态到底若何。凭证旭辉方面透露,团体2022年交付了9万套住宅,2023年前两个月交付了1万套住宅。旭辉坦言,团体一直起劲不懈并将继续接纳一切可能的措施加速销售及现金回款。
详细到业绩方面,2022年,旭辉预计亏损130亿元~140亿元;股东权益应占焦点亏损净额51亿元~5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即即是在行业环境萧瑟的2021年,旭辉的盈利依然有123.27亿元,股东权益应占焦点净利润72.84亿元,可见去年行业环境真的异常严寒。
对于业绩预期亏损,旭辉注释称,受2022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整体谋划情形不佳以及疫情影响,一方面,衡宇交付下跌使得销售物业已确认收入和溢利削减;另一方面,对物业项目计提的减值准备增添。
旭辉业绩的糟糕显示也引刊行业关注。要知道,旭辉可以算得上是近年来跑得最快的民营房企代表之一。
公然资料显示,旭辉前身发家于福建厦门。2000年,旭辉团体确立于上海,控股股东旭辉控股(00884.HK)于2012年在香港主板整体上市。旭辉团体首创人、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更是被称为房地产行业的“战略家”。
征探君对比多年克而瑞此前宣布的数据,2015年,旭辉团体的销售金额只有312.5亿元,位列排行榜第25位,还算不上有典型代表性的房企。尔后,旭辉便开启了高速扩张之路。
2017年,旭辉团体流量金额1040亿元,首次跨入千亿阵营,排名也跃升至第15位。到了2018年,旭辉团体的流量金额迅速跃升至1625.2亿元。这几年是整个行业都在加杠杆扩张的时间。饶是旭辉流量金额一年内增添了近600亿元,行业排名依然没有发生任何转变。到了2021年,旭辉团体的全口径销售金额突破2400亿元。
不外,到了去年,旭辉团体全口径销售金额蓦然下降至1237.2亿元,险些只相当于前一年的一半,排名也下滑至第17位。
为了促进销售回款,去年最先,关于旭辉旗下多个项目降价甩卖的新闻也一再见诸媒体。财报显示,2022年住手6月30日为止的6个月,旭辉条约销售的平均售价为1.52万元/平方米,同比削减11.1%。公司焦点净利润率也由2021年的9.2%下降至6.1%。
2022年上半年,旭辉团体条约销售金额631.4亿元,同比大幅下跌了53.6%。不难看出,2022年的旭辉,切切实实打响了“销售守护战”,但这场守护战却打得着实艰难。
03 总部大楼也被“摆上货架”
展期待解的境外债,即将需要送还的境内债利息,昏暗的销售情形……都成为悬在旭辉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除了加速销售促进回款,旭辉坦言,正起劲行使并探索在市场气氛好转时出售非焦点资产的时机。其中最让外界关注的是,旭辉将自己的总部大楼也摆上了“货架”。
凭证权威媒体报道,今年3月2日,旭辉团体设计以14亿元的价钱整栋出售上海恒基旭辉中央两栋办公楼,两栋拟出售物业位于上海虹桥商务区,报价划分为5.5亿元和8.8亿元,其中还包罗了旭辉总部大楼。
旭辉团体官网资料显示,恒基·旭辉中央位于上海虹桥商务新区,占地面积约86.6平方公里,主功效区约550万平方米。
上海地产圈的人都知道,虹桥商务区曾经群集了一大批房企在此设立总部,尤其是闽系房企。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披露的数据曾显示了2017年的盛况——在已入驻商务焦点区的1000多家企业中,有近100家海内排名靠前的地产开发企业总部和上市公司区域总部落户于此。尔后,随着行业环境发生改变,房企也纷纷最先撤离大虹桥。
不惜将总部大楼摆上“货架”,不难看出林氏兄弟对于资金的担忧和心焦。2022年12月19日,旭辉通告称,已乐成完成股份配售及认购,筹资约9.46亿港元。这笔资金已用于向境外贷款银行支付约3.42亿港元,足够支付到2022年12月31日时代的所有利息,余下资金已经或将用于公司债券持有人的利益。
旭辉坦言,团体流动性受制于当前市况及多项地方政府政策。团体大部门现金为项目层面存放于指定银行账户受严酷托管的预售现金,以确保物业的完工及交付。凭证旭辉未经审核的综合治理账目,住手2022年12月31日,团体的现金及银行结余额约为20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住手2022年6月尾,这一数字为312亿元。由此盘算,半年时间里,旭辉存在托管账户中的预售现金已经又消耗了100亿元。而旭辉的境外债务,还没有大的希望。
相较于其他纾困房企而言,旭辉制定7年的展期时间并不短,但也是现在的无奈之举。去年还戴着大红花作为优质民营房企代表的旭辉,接下来要思索的是接纳什么样的增信措施让投资者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