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在风投天下,玩一局长线游戏(下)_期货开户
01 长线游戏中的五个角色:早期VC的逆境
我们划分来说说这五个角色。首先是早期VC,它难以从耐久游戏中获益的主要缘故原由是,尽快变现的压力对照大。由于许多投天使轮和Pre-A的机构,一样平常更希望公司快速并购上市。若是一个早期VC只管着1500万美金,治理费实在都支持不了几年,以是要尽早拿carry。
但早期VC介入long game的利益在于,portfolio融资的时刻可以把手上的一部门股票卖给新进入的较后期VC,跟LP好交接,自己和团队赚到钱,下期基金好商议。
若是不这么做的话,VC就会希望portfolio尽快并购,天天敦促首创人“上市了上市了,并购了并购了”。然则基金规模小,不是缔造*数目上现金收益少的捏词。
从VC的视角来看,虽然是long game,也终究是要整理的,然则三年被并购拿到1亿和15年上市拿到100亿 ,完全是两种看法。对于早期VC来说,若是知道公司以后能值那么多钱,固然也愿意放长线等着,但现实中很少有这么做的,基本缘故原由是不懂这件事怎么玩。
长线游戏的玩法是不妨先卖给中后期投资人一小部门股份,然后拿着,静候上市。GP可以跟LP说,单独把这个项目拿出来,转成一个case fund或者deal fund。虽然理论上基金到期之后会有延续期 整理操作,但实在若是提前和LP约定好,就可以无限期地做下去。
有没有一直陪着企业发展,然则谁人企业自己商业模式起不来,最后被拖垮的风投呢?好比项目A资方一直在给项目输血,不外最后照样没有乐成收场。
*个层面,基金的LPA自己划定deal size,单个案子一样平常不能跨越总资金的10%。在这样的限制条件下,基金不太会有这样的情形。
第二,什么样的情形会导致这件事发生?*期基金投了十个案子,其他都落败了,只有项目A成了,于是你又拿着A这个乐成案子去募了一期专项基金,然后把这个专项基金里50%的头寸都投给了项目A,效果最后项目A照样以失败了结,这就说明你延续失败了两次。
底层逻辑是稳固的,要做一支长线基金照样得眼光好。一小我私人若是连续眼光欠好的话,和长不长线没关系,短线长线都得爆炸。
第三个层面来讲,耐久短期都是相对的。老虎基金做了十七年,每次都是投完之后半年到两年就退出,这是它内生的逻辑。老虎基金的飞轮效应也是一种打法,它是另一种形式的长线游戏,17年来投得很清晰。
真想做长,就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区间到底有多长。若是你的能力区间是两年,那么你每个案子从投到退都是两年,你就是在玩长线游戏;若是你的能力区间是十五年,你就要一丝不苟地坚持做十五年。若是你做某件事能做八年,然则别人的耐心只有三年,相对来说你的八年就已经很长很长了。
以是,短期的风险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耐久的风险是芝麻没了西瓜也没了。做长线的条件是真的想做大,知道自己能捉住多大的器械。固然了,不管是耐久游戏照样短期,都确立在能把“西瓜”识别出来的条件上。
总的来说,play the long game对早期VC有三个挑战。*个是识别一家公司值不值得等这么长时间;第二个是LP能不能接受这个方案,若是在LP眼前不够坚定不够强势,也没有合理设计生意结构的能力,可能被LP催几回就坚持不下去了;第三个是怎么合理设置卖出的比例,卖若干能让自己开心,LP开心,首创人开心,新股东也开心。
02 中后期的长线玩家,要能看懂二级市场
真正*的中后期VC需要把二级市场看得很清晰,以是他们play the long game的方式就是看懂二级市场逻辑,谈明了上市设计和市场故事,在一级投进去,等着公司上市并连续持有。
像PAC这样的growth capital investor,找准一二级市场的估值联动逻辑,公司估值能稳稳到100亿。他们的长线游戏和早期VC比起来,玩得会更顺畅。早期VC和中后期VC在一场游戏的差异阶段里,充当着差异角色的玩家。
03 怒潮掀起时,依旧扎根在自己的生态上
怎么识别一家公司是不是长线游戏的最后赢家?这就说到了第二个角色,首创人。从三个层面看就够了:
*个标志是,企业的首创人异常清晰自己想做成什么,才会有足够的耐心打磨自己的事业。怎么知道这一点?看他18个月里是不是在做统一件事,看他对行业历史的领会水平,最厉害的首创人对整个行业的过往历史能够做到如数家珍。首创人有足够耐心的条件是,对想要的效果十分清晰,也愿意忍受短期内的噪音。
第二个是看首创人做的营业有没有基于10年或者更远的未来举行周详构想。探索外太空的航行器,从构建的初期就和登月火箭纷歧样。有心玩长线游戏的早期VC,也要找能定下心来走长线蹊径的首创人。
第三,这家公司有没有打造一个极其优异的组织文化。从首创人和他的投资人、董事会之间的dynamics,以及看待投资人态度,就可以分辨出首创人对整个资源的把控能力。一家能恒久生长的公司可能在各方面不是最专业的,然则和投资人的关系总能到达对照协调的境界。这不仅仅意味着这家公司不会被当下的投资人所累,而且在每一次资源浪潮袭来的时刻,首创人依旧能保持岿然不动的心态。一家好的企业就是能扎根在自己的生态上,不受周围所谓“融资、行业、名目、竞争”的影响。
对企业的高管来说,走耐久蹊径给企业未来生长带来的顺风,是短期速成的模式难以企及的。若是一家能玩长线游戏的企业非要做三年就被并购,实在是把自己的潜力放到了不适合的容器里。为什么Snapchat拒绝了并购的offer?
由于走到这个水平的公司,若是保持稳固状态,后期能为公司吸引到比现在精彩百倍的人才,打造加倍坚实的生态和未来。要是这些高管有天疲倦了,长线游戏也能让他们换个乡下小径走走。而且最主要的是,保留一些股权也能吸引新加入的高管。
04 从三个角度,识别耐久主义的GP
能掌握住长线玩家的GP得不那么爱钱,有耐心,还得是一个不错的dealmaker。他对自己portfolio构建有想法,清晰地知道几个项目可以被并购,几个项目可以失败,几个项目可以陪跑十年直到IPO。
但若是LP直接问GP的话,可能会说一套做一套。除此之外还能怎么看?
你可以关注这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看他有没有拿自己的钱投过,投的感受怎么样?对照好的投资人能够把自己的钱放进去做投资,好比硅谷的一些solo GP。这种人往往能玩长线游戏。早期投资中,投资人管自己的钱会更耐心。由于他们不用answer to anybody。上一篇文章中的Mark Suster卖掉两个公司会拿着自己的钱去Upfront Ventures做GP,退出压力没有那么大,他会更有耐心。
然后,你要看这个GP有没有“见过”。也允许以分为三种情形:
(1)*种是这个GP投过并见证过这样的商业历史。LP需要甄别他们是不是基于自己的判断而成为了长线玩家——但这往往是后验的:他可能是由于自己做了研究,知道二级市场的估值,也有可能是由于没时机或不知道怎么退,只是傻等着。
而甄其余方式可以是问他是什么时刻最先总结并实践退出履历的,看他怎么说关于做退出的事情。要是他说自己一最先就想得异常明了,说一最先就想好了二级市场怎么样,反而更有可能是编的。但要是他讲许多营业的转向和自己上市之后的思索,才更有可能是真正的长线玩家。
有个很棒的例子是DCM的林欣禾加注唯品会。2010年、2011年DCM划分介入了唯品会的A、B轮。2012年唯品会上市,然则基本召募不到足够的资金。但林欣禾知道唯品会的价值,找了DCM的LP另有种种亲友密友,最后才说服了其他投资人认购。DCM在这个项目上的回报跨越了10亿美金。
以是你可以这么问GP:“你以为这个公司这么好,若是IPO的时刻破发了,你会不会接盘?若是没募到足够多的钱,你会接着买吗?”他的回覆可以很显著地磨练出他是不是一个长线玩家。
(2)第二种是错过,而且连续心痛过。好比我们有个股东,昔时差点成为米哈游的很早期的外部股东,也完全有时机投进B站的A轮。但在最后,这俩项目他都错过了。对于他这样的人就是要问“你为了不再错过这样时机,你做了什么?”你可以问他把这个项目在基金内里推过几回会,还要看他之后和首创人有几回接触,需要看到他的反思和后续行动。
(3)第三种是自己做过公司,熟悉企业各个阶段的投资者心态。这种人真正把公司做到过并购或上市,有对照厚实的企业治理和与投资人打交道的履历,又知道一二级市场估值怎么转变。但我们对于这种履历厚实的投资人也需要反向思索——他们容易把首创人想得太厉害或者太简朴。
最后你要看GP对LP和项目的把控力。他需要对基金架构自己有足够的明白,这点可以看他已往跟其他LP的关系。若是一期基金内里有几个话语权过强的LP,而GP并不能很好地平衡甚至把控他们的关系,纵然有LP希望他做长线玩家,然则他也可能说服不了其他LP。
同时,GP也需要能与项目的首创人构建一种耐久共生的联系,能设计出一个好的基金架构来承接这个长线游戏。一个很好的问题是“你会怎么做你的第三支基金?”。GP也需要自己不停发展,变得更强,项目才会愿意继续让你投资或者一起搞更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