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武汉百亿母基金降生,头部GP来了

这一次,又是武汉。

投资界-解码LP获悉,武汉江夏区政府投资基金设计正式公布——谋划“1 5”架构的政府投资基金系统,力争未来五年总规模到达200亿元,旨在通过与头部基金治理机构及龙头产业资源相助,为江夏区导入优质产业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据悉,该政府投资基金群包罗五大偏向:产业生长投资基金、创投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墟落振兴基金及都会更新基金,力争打造一个千亿级的政府生长基金集群。现在,武汉江夏区已经和高瓴等头部机构杀青劈头相助意向。

武汉区级母基金

向全球VC/PE伸出橄榄枝

地处长江中游,武汉市江夏区与光谷相邻,素有“楚天首县”美誉。江夏区在“武鄂黄黄”武汉都市圈中位居焦点区域,是武汉工业经济的主战场。随着湖北创投蓬勃生长,江夏区“1 5”政府投资基金系统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力争未来五年总规模到达200亿元。

资料显示,江夏区是武汉工业经济的主战场,曾延续11年荣登全省县域经济榜首,延续5年荣膺“中国工业百强区”称谓,两度入围“中国百强区”。2021年全区区域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大康健、光电子信息、农产物加工、现代服务业等为主的产业结构系统。

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基金招商”路径,江夏区正在谋划“1 5”架构的政府投资基金系统,包罗产业生长投资基金、创投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墟落振兴基金及都会更新基金,力争未来五年总规模到达200亿元,通过与头部基金治理机构及龙头产业资源相助,为江夏区导入优质产业资源,吸引各方支持江夏区企业创新创业生长,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功效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现在,江夏区面向全球招募优异子基金治理人,至今已与高瓴、复星团体、长江产业基金、同创伟业等确立相助关系,拟设立的基金规模超500亿元。

9月尾,江夏区人民政府与高瓴签署了战略相助框架协议。双方将着力配合推进在江夏区培育和导入适合的优质产业,围绕产业落地开展整体计划,促进江夏区产业升级。据悉,高瓴拟将新设立的40亿产业投资基金落地江夏。

迄今江夏区已有3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8家企业在新三板乐成挂牌。而在上市后备企业中,4家省级金种子企业,10家省级银种子企业,8家市级金种子企业,8家市级银种子企业。在专精特新企业中,3家公司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3家获批2021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进入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

至此,江夏区正在崛起为创新高地——形成了以东车谷、南光谷、康谷、智谷、农谷“五谷”为主导产业,推动形成武汉南部现代产业大走廊;拥有64家创新平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手艺中央4个,亚洲首个最高级别生物平安P4实验室。

另外,中国船舶研究所701、709、712、717、719等齐聚江夏,区内25所高校、28万大学生。2022年,江夏区跻身中国创新百强区第77位,延续9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先进区”。

基金招商席卷

这是一场新兴产业争取战

对于VC/PE而言,关于政府指导基金最为体贴的问题照样返投,这与当地产业基础息息相关。事实上,这也是高瓴新基金落地武汉市江夏区的主要考量因素。

先看大康健偏向,江夏区形成了“一园三区、产城融合、药械团结、医养连系”的模式,尚有28家重点龙头企业。预计到2025年,江夏区力争引进50家规模以上大康健企业,实现年度税收50亿元,打造500亿级产业集群,吸纳2万人以上就业,打造成武汉市五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之一。

而在汽车产业上,江夏区作为武汉车谷副城的直接辐射区,具有先天区位优势。现在已落地59家汽车产业规上企业,3家企业跻身武汉54家龙头名单。到2025年,江夏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力争产值到达1000亿元。

在光电子信息产业,江夏区已成为全省首个华为5G网络建设深度相助区域。现在有23家重点龙头企业,并已确立包罗华为武汉都会产业云创新中央、腾讯(武汉)研发中央等创新研发中央。瞄准“光-芯-屏-端-网”优势产业偏向,这里将打造“中国光谷”最大的配套产业基地,到2025年,光电子信息产值预计到达200亿元。

江夏区大肆发力政府投资基金,无疑是当下天下各地指导基金各处着花的一缕缩影。以往海内主要以省、市级母基金为主,到现在区、县级母基金迎来罕有发作。

仅在今年,合肥肥西县就官宣了包罗政府投资母基金、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等多支产业基金。此外,湖北、浙江、江苏、福建、江西等多个省份的区县级都会也纷纷落地指导基金。

政府指导基金下沉趋势愈演愈烈。清科研究中央数据显示,停止今年上半年,政府指导基金设立最先下沉区县,共设立662支,已认缴规模0.95万亿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设数目占比已达50.%,同比增势显著。

上海某着名指导基金合资人总结了当前母基金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越来越下沉,各地产业母基金或指导基金,由原来的省会都会设立为主,逐步延伸至地级市,当前正向区县不停“下沉”;二是越来越细分,为了施展在特定领域的指导和群集放大效应,在深入运作综合型母基金的基础上,各地也在推进细分领域专业型母基金的设立和运作。

云云热闹的一幕背后是各地对于生长新兴产业的急切心情。不外,在社会资源召募难题及财政资金收紧等多方面因素下,各地政府对于政府指导基金实现经济效益、产业落地、招商引资的诉求日渐增添。“一个地方要想把创投做好,需要把创投当成一个产业去做,把生态做好,而不只是一个招商引资的工具。” 一位母基金资深人士如是说。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