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罗振宇和获得背后的资源局

继“知识付费”大咖吴晓波战败A股之后,现在,头脑造物上市再次折戟创业板,不知道罗振宇是否需要一碗“心灵鸡汤”来缓解一下焦虑。

据深交所官网7月31日披露,头脑造物向深交所提交了《撤回*公然刊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其IPO状态在8月2日变为“终止”。

头脑造物有关人士示意:“基于和羁系部门的相同,以及当前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我们决议撤回上市申请了。”至于未来是否会继续上市设计,头脑造物示意还没有准确新闻。

不能否认的是,作为一家新经济公司,头脑造物的生长照样相当出彩的。从2014年确立,到2015年终推出《时间的同伙》跨年主题演讲,2016年推出获得APP,再到2018年还整出了个获得大学,2019年推出阅读器,再到创业板IPO,整个历程不外6年时间。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获得”APP新增注册用户数目划分为397.50万人、456.46万人及357.77万人,新增付用度户数目划分为91.10万人、82.61万人及59.09万人。2021年虽然日活只有63.24万人,但获得用户总数却突破了4900万人。

01、获得IPO背后的资源盛宴 

疯狂扩张的背后,离不开资源的加持,但资源背后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

2014年北京的初夏,罗振宇、李天田、吴声三人确立了北京头脑造物。现在,罗振宇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持有公司共计46.61%的表决权,为公司实控人。从2015年B轮融资至2017年D轮融资,头脑造物估值均跨越10亿元。背后另有柳传志(出资比例9%)、俞敏洪(出资比例4.5%)、李善友(出资比例4.5%)等一众行业大佬加持。

另外招股书信息显示,罗振宇在确立头脑造物之初就最先搭建VIE框架,公司在招股书中注释此举是为了境外融资。然而,招股说明书未说明的的是,所谓境外投资人Shunwei和TRADE LEAD实在就是雷军和马云在境外的投资平台。

2014年8 月,罗振宇在境外注册了一个公司,而且获得雷军、马云的青睐而相继入股该公司。雷军的境外投资平台Shunwei以2亿美元的估值投资了196万美元,占6%股份,阿里巴巴控股云峰基金投资的优酷以147万美元拿到3%股份,加倍彪悍的是,两个大佬的入局让这家公司的估值瞬间就酿成了3亿美元。

一年后的统一时间,罗振宇最先筹备红筹公司回归境内,雷军和马云旗下的公司拉萨顺盈和北京合一出资2000万元成为头脑造物的股东。同年9月,公司获得了造物家、文产基金等机构的1亿元融资,而头脑造物的估值也水涨船高到13.2亿元。

随后,罗振宇及其背后资源的套现融资之旅正式最先。

首先是早期首创人吴声不知道是何缘故原由,A轮只拿1500万元就走人了。其次,回归境内之后,罗振宇与李天田迫在眉睫划分套现7920万元和1320万元,雷军套现了8000多万元,马云走人盈利1.62亿元。2016年头脑造物的估值已经突破35亿元大关,罗振宇与李天田再次划分套现7200万元与5400万元,共计1.56亿元。为了顺遂套现,找到徐小平的真格基金以及私募基金上海乐进、上海檀英、乾刚投资等来接盘。更让人想不通的是,李天田在2018年1月的一次套现后,还帮别人代持套现。

住手现在,罗振宇的套路仍可以归纳为,外洋镀金—拉高估值疯狂融资—不停套现。只管诸多早期进入的大佬已经吃了个盆满钵满,但随后进入接盘的好比Preipo的资源也是要变现走人的,要想乐成解套,现在对于获得来说只有上市一条路可以走。以是2019年头脑造物便最先为上市做准备,但上市之路的曲折水平远超想象。自2020年10月22日进入问询阶段以来,头脑造物已履历了三轮问询,至今已超18个月。

至于未来是否会继续上市设计,头脑造物并未公然回复。

02、疲态已显的头脑造物 

头脑造物招股书显示,公司的手艺先进性体现为:公司营业及产物因应了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潮水和趋势,一直践行我国“建设‘人人皆学、四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目的,但这与创业板公司要求的科技创新内在仍有差距,这也是外界对其营业模式发生质疑的主要缘故原由。

而它的主要产物获得APP经由高光时刻后,也疲态渐显。2018-2021年上半年的4个讲述期内,获得APP新增注册用户数目划分为681.37万人、397.50万人、456.46万人及172.03万人,最近一年新增用户不到3年前的1/6;新增付用度户数目划分为164.91万人、91.10万人、82.61万人及33.37万人,不到3年前的1/5。

另据易观千帆数据,2017年时获得APP的平均月活还能保持在250万以上,至2018年下半年已跌落至200万以下,近一年更是仅有150万上下。显然,愿意为“获得”的“知识付费”买单的用户,越来越少。

用户下滑反映到财报上就是财政数据欠悦目,2018~2021年上半年,头脑造物实现营业收入划分约为7.38亿元、6.28亿元、6.75亿元以及4.39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划分约为5329.76万元、1.17亿元、4006.35万元、2863.67万元,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划分约为3280.95万元、3067.57万元、2812.22万元、2123.23万元,讲述期内,该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呈下降趋势。

固然,面临增进瓶颈,获得也不是没有起劲解决问题,也曾试图开拓*增进曲线。2017年8月,由逻辑头脑和英雄互娱设立合资公司酷得少年,逻辑头脑控股80%,主攻K12教育。酷得少年是教育品牌“少年获得”的运营主体,主要面向5~15岁青少年,提供知识付费、训练营、直播课三类服务。

然则在之后的双减大靠山下,颇为烧钱的酷得少年在2019~2021年上半年,累计净亏损超3.7亿元,因“双减”政策裁员不仅不给员工抵偿金,而且还强制员工休年假,仅2019年酷得少年的净亏损就到达4070.5万元。那时正值头脑造物最先为上市做准备的要害时期,无奈之下只能甩掉这个肩负轻装上阵。

随后,上海檀英以人民币4700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源15.8249万元,乾刚投资以人民币300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源1.01万元,紫牛发展(张泉灵旗下基金)以人民币1000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源3.367万元,张泉灵小我私人则按1元/股的价钱认购37.0367万元新增注册资源。

通过上面的操作,逻辑头脑对酷得少年股权占比下降至45.54%,扔出财政报表的同时计量规则也改为权益法。2019年10月,酷得少年完成了新一轮外部融资,逻辑头脑在酷得少年的持股比例进一步下降至34.59%,2021年8月将手中酷得少年的所有剩余股权转让。一番眼花缭乱的操作之后,2019年公司确认处置投资收益6740.41万元,虽然只是账面收益,公司并没有真金白银的收入发生,然则仍然实现了“剥离不良资产,为上市做高利润”的目的,可谓一石二鸟。

03、 知识付费证伪 

人们对知识付费的需求促进了知识付费的兴起。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知识付用度户数目将到达5.27 亿人,市场规模约为 1000 亿元。但围绕着知识付费的争议却从未住手,有人说“这是为知识而付费的年月”,也有人在嫌疑知识付费是“割韭菜伪命题”。

除了获得、樊登等在知识付费垂直领域举行结构外,近些年来,知识付费这块蛋糕也被各大互联网平台盯上。巨量算数宣布的相关讲述显示,泛知识付费行业市场规模一直维持在40%以上的增幅,有跨越七成用户通过短视频举行学习。

但从需求端看,知识付费似乎并不是什么刚需,这也能从用户付费意愿看出来。凭证观察机构的付费意愿观察,跨越60%的被观察者选择了“提高事情效率的知识与履历”,而“提升生涯质量”“营业兴趣兴趣”等选项也获得了跨越30%的支持率。

从供应端来看,与其说是知识付费,不如说是消费者出于对内容输出者(好比头部大V)的信托所发生的消费行为。问题在于,头部的大V数目总是有限的,就算像MCN机构一样可以批量培训大V,但与娱乐大V差异,垂直知识领域的大V培育是一个高难度挑战。就像头脑造物近几年把签约作者从44名上升至141名,导师人数增进了两倍,但到最后,人们谈论最多的,照样罗振宇、薛兆丰这几个老人。从这个角度上说,知识付费就是个伪命题。

而且,若何降低对大V“小我私人IP”的依赖,也是相关公司必须思量的问题。头脑造物的招股书就说线上知识服务中的课程等营业,对外部讲师、着名专家学者就有一定的收入依赖。2018年-2021年6月尾,前十大课程收入占线上知识服务收入比例划分为36.85%、22.16%、18.58%和19.79%。一旦相关互助受到影响,一定会影响平台营业的生长。

固然,随着时代的生长,知识付费的“伪命题”并不是一成稳固的。它不仅是一学生意,也是人们求知的一种途径,只要用户的学习需求没有消逝,那么就有其存在的意义。只不外,罗振宇至今并未成为时间的同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