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二线电池厂大反扑
看上去与造车没关系的腾讯,最近投了一家广东的电池厂商。华为,号称不造车,然则也盯上了一家北京电池厂商——卫蓝新能源。
固然,新能源主机厂一定不会缺席。好比,一直以抠门著称的理想汽车,把从牙缝里省出来的4个亿,砸向了一家电池厂商——欣旺达。
科技公司和新能源主机厂同时杀入动力电池赛道,是由于行业需求在发作式增进。
凭证GGII展望,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到达1550GWh,若是将储能盘算在内,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及储能出货量合计将达1966GWh,这一数字相当于2021年整年动力电池装机量的6.6倍。
伟大的市场空间与增进潜力刺激着所有的电池公司奔跑了起来。宁德时代正在疯狂扩产,而二线电池厂商,他们试图在资源、原质料、产能、人才等方面,跑赢对手、弯道超车。
动力电池赛道的“厮杀”又攀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01
打响动力电池排位战
这场与电池有关的竞速赛背后,站着两拨势力。
一波是奔着单纯的财政投资去的,以互联网大厂、投资机构为主。
耐久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投资人张凯告诉深途:“电池是整个新能源车产业链手艺含量最高、价值量最大的板块之一,而且外延另有储能等同样广漠的市场,以是从行业板块来说,是很好的板块。”
当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大厂遇到能赚钱的、有想象力的标的,没原理不擦出火花。
“人人都是希望投出下一个宁德时代。”奥纬咨询董事合资人张君毅指出:“宁德时代能够做到像茅台一样的市值,给了所有投资机构极大的投资热情。”
另一波势力,则是主机厂。对于他们来说,电池是心脏、是命脉,与电池厂捆绑不是为了赚钱,是出于战略匹敌。
制霸电动车市场的是宁德时代。
“但店大了就会欺客,尤其是在电池行业。”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尤其是近两年,电池供应主要的“矛盾”变得格外突出。新能源汽车迎来井喷期,动力电池存在着伟大的缺口,宁德时代一家也喂不饱所有的车企。
真正击穿车企心脏的是最近疯狞恶涨的上游原质料。每吨的电池级碳酸锂价钱在一年内增进10倍,此外镍、钴、铜等电池原质料也有显著上涨。这直接导致了一个效果,电池成本飙升。理想汽车CEO李想甚至通过社交媒体吐槽:“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异常离谱。”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根据常理,电池厂商应该和主机厂配合应对这样的难题,配合分管原质料涨价的成本。然则有些头部公司拒绝分管,这让主机厂的日子变得加倍难题。”
于是,越来越多的主机厂被爆出最先扶持二供、三供的电池供应商。“二线电池厂商在这个时刻终于有时机能够拿到订单了,只管产能和电池生产水平比不上头部,然则主机厂照样愿意耐心扶持培育的。”张君毅指出。
好比,上汽团体与青山实业签署互助投资协议,并建设年产20GWh的动力电池电芯及系统项目。这也是上汽团体继2017年与宁德时代确立合资公司后,首次与第三方公司确立电池合资厂。
曾耐久专注于3C消费类电池供应的欣旺达最近增资24.3亿元,而领投方泛起了理想、小鹏的关联公司,蔚来关联公司也在投资方之列。
蔚来与比亚迪,最近也眉来眼去。前段时间,社交媒体上撒播出蔚来CEO李斌陪同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旅行蔚来合肥工厂的照片。
有媒体报道称,蔚来和小米汽车已经与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签署了定点协议。对于蔚来、小米来说,和比亚迪互助,意味着自己的竞争对手提供自己最焦点的零部件。
“若是我有的选择,我一定不会用另一家车企制造的电池,相当于把自己的生命线掌握在了别人手中,但当敌人们都团结在了一起,足以说明情形的严重。”一位业内人士剖析道。
02
突围?没那么容易
被主机厂选中的二供、三供们,大多是装机量在海内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
只管排名前十,但它们市场份额少少。好比,中创新航虽位列第三,但海内的市占率不到6%。有些公司只能从事一些冷门车型的动力电池系统研发,常年拿不到中高端主机厂的订单,好比欣旺达。
它们和宁德时代实力悬殊。但电池欠缺、原质料涨价,反倒给了二线电池厂商一次弯道超车的时机。
CIC灼识咨询合资人冯彦娇告诉深途:“车企在选择供应商时,主要条件是质量和平安,但也会思量性价比。例如小鹏汽车因价钱因素将供应商从宁德时取代换为中航锂电。”
而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各个主机厂选择欣旺达,实在也是看中了欣旺达的老板忠实守信。”
泉源 /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同盟
“但光有车企的订单和市场是不够的,最要害的条件是得有产能。”张君毅以为。张凯也赞许这个看法,接下来,动力电池比拼的要害照样产能。
宁德时代现在有15大生产基地,其中包罗了10家宁德时代自建基地,以及5家与车企合资的基地。这15大生产基地24小时无休加班加点生产电池,2021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的有用产能到达了106GWh。
为了能追遇上宁德时代,拿到订单的电池厂商,睁开了疯狂的产能大战。
好比,中创新航在去年年底提高了产能设计,设计2025年动力电池目的产能至500GWh,2030年预计产能达1TWh。为了到达这一目的,在今年年头,这家电池公司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江门市人民政府签署投资互助协议,这两地划分设计了50GWh的产能。
3月17日晚间,蔚小理三家都介入投资的欣旺达宣布通告称,设计投入80亿元,建设20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就在半个月前,欣旺达还曾宣布过另外一笔扩产设计,通过子公司在珠海市投资建设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设计投资120亿元。
另有企业跑去外洋建厂。好比,远景动力设计在美国建电池厂,选址是在美国肯塔基州,设计产能30GWh,能知足50万辆50—60度容量的电动车的需求。
不外,产能不是说来就来的,一方面得有钱。于是,你能看到最近不停地有动力电池公司钻营上市的新闻传出。
去年11月,中航锂电更名为中创新航,完成股份制刷新。今年一季度,中创新航提交了招股书,IPO规模为15亿美元(约94.8亿元人民币),跨越了4年前宁德时代54.62亿元的IPO规模。蜂巢能源也正在推动IPO历程。
产能扩张的另一个要害是人才。主机厂们与电池厂商的同盟,实在是需要这些二线的电池厂商生产出高性能的电池。但二线的电池厂商无论是在制造能力照样一致性水平都与一线电池厂商存在差距。
填补差距的最好设施就是招揽优异的人才。“从科研院出来的研究员懂手艺,然则没有工程化的履历,而有工程化履历的人才大多来自头部电池公司,好比宁德时代、比亚迪……有些只有做过才明白其中的诀窍。”张君毅指出。
在2022年的电池行业中,想要挖墙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面临来自四周八方的挑战,作为守擂方的宁德时代早就睁开了“反围剿”。为了阻挡人才,宁德时代制订了严苛的竞业协议。
2018年-2019年时代,9名前员工先后加入了宁德时代竞争对手蜂巢能源的两家关联公司——保定亿新和无锡天宏。最终,这9名员工被宁德时代告上了法庭,每人被判赔偿高达100万元的的竞业违约金。
也有媒体报道,不少员工透露,宁德时代的竞业协议高达30多页,险些包罗所有电池产业上下游公司。一旦去职,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去宁德时代的合资公司,要么转行”。
03
新手艺,是未来吗?
当前,锂电池是主流的动力电池。
它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时间点是1991年。但31年后的今年,锂离子电池手艺依旧没有泛起革命性的突破。
特斯拉团结首创人马克·塔彭宁(Marc Tarpenning)就曾指出,现在的锂电池手艺进入了一个相对阻滞期:“我们在2003年开办特斯拉时,电池已经足够好了。然则已经由去19年了,我们仍然没有在电池容量上杀青质的飞跃,每年增进速率也就是7%-8%。”
为领会决锂电池的种种问题,市面上冒出了种种新兴的电池手艺。这些主攻新兴电池手艺的电池公司,也同样获得了资源的青睐。
好比,卫蓝新能源,主攻夹杂固态电池与全固态电池,背后的投资方站着小米、华为、IDG资源、蔚来。华为旗下投资公司参股钠离子电池研发商中科海钠,成为后者第三大股东。中科海钠主要专注钠离子电池开发。
投资人试图在这些新兴的电池厂商中,押中动力电池行业的明天和未来。“事实,电池行业有一个特点,每一次电池手艺的更新迭代会降生伟大的公司。”张君毅剖析道。
但无论是固态电池、照样钠离子电池,手艺都处于早期研发期,指望他们短期内大规模量产装车不太现实。张凯以为:“现在电池的新兴手艺蹊径许多,然则并不是每一家都能跑出来。电池的手艺蹊径差距还对照大。”
他预判,纯固态电池,尤其是硫化物蹊径现实落地量产周期对照长,钠电池的落地量产会对照快,然则钠电池更适合做铅酸电池替换,作为动力电池实在不太合适。
“在2025年左右会是通例动力电池最岑岭时刻,之后市场会进一步细分,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也会最先逐步出站在高端市场,另外如低温性能对照强的全天气电池和快充电池等都市有对应的细分市场需求。”张凯以为。
但在具有革命性的电池手艺到来前,这场动力电池市场之争尚未成定局。
肉眼可见的是,被扶持起来的动力电池厂商,确实已经跑了起来。好比,2018年,中创新航在前十名中排在第九,但在2021的最新排名里,中创新航已经排名第三。
“人人可能都有时机获希望成为头部电池厂商。”张君毅总结道:“但若是想要弯道超车乐成,这要求电池厂商在手艺、资金、客户、供应链,成本控制能力以及风险抵制能力等方方面面,不能有短板,但长板必须突出。”
冯彦娇举了一个例子,以供应链为例,原质料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要成本,现在头部厂商受益于规模效应,利润率较高。若是想要弯道超车,二线电池厂商需要通过增强焦点质料结构以实现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
不外,人人有时机成为一线电池公司,然则有可能逾越宁德时代吗?不少业内人士都给出了否认的谜底。“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要完全推翻,还需要手艺的突破和十几年的时间。”张君毅示意。
下一篇:你多掏5元,腾讯一年多赚7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