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科大讯飞,千亿目的的虚与实
创业之初,科大讯飞(002230.SZ)董事长刘庆峰曾与柳传志有过一次长谈。柳传志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庆峰,科大讯飞的目的是什么,企业最后要做多大?”
刘庆峰回覆:“我要逾越遐想。”
20年后,科大讯飞和遐想团体在市值上已平起平坐,而依附人工智能观点的“加持”,科大讯飞显然更受资源市场关注。4月20日,科大讯飞通告称,其接待了中国银行等456家机构调研。而除本次外,公司近一年内共接待991家机构2033次调研。
当天,科大讯飞还公布了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财报。在此前后,科大讯飞股价显示强势。停止4月23日收盘,公司股价到达50.48元/股,一周涨幅达9.03%。可见,科大讯飞的业绩显示在一定水平上知足了市场的期待。
然则,这家曾在2017年被长江商学院终身教授薛云奎实名DISS,称之为“股市上的大公司,财报上的小公司”的人工智能龙头,真的疑云散尽了吗?
/01/
千亿目的好实现吗?
从数据上看,2020年科大讯飞的业绩确实不错。
最新宣布的财报显示,科大讯飞2020年总营收达130.25亿元,同比增进29.23%;净利润达13.64亿元,同比增进66.48%,为2008年上市以来最大增幅;谋划性现金流净额达22.71亿元,同比增进48.33%。
此外,2021年一季度,科大讯飞营收达25.01亿元,净利润为1.39亿元,乐成实现扭亏为盈。
在4月20日的业绩相同会上,刘庆峰再次提到“千亿目的”。他示意,千亿收入目的的动力泉源来自于科大讯飞主要赛道的内生式增进,三分之一泉源于教育,三分之一泉源于医疗、电子政务、便利便捷服务等数字生涯领域,还会有三分之一来自于消费类产物。
“以2020年为基础的每年45%的增进,也许十四五末就会到1000亿,但今年着实我们多个营业线,年度增进速率都远远比这个还更高,以是人人照样很有底气的。”
刘庆峰所说的“多个营业线”中,以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都会为主,其中前两项业绩显示最为突出,智慧教育2020年收入达40亿元,增速到达70.7%;新培育的智慧医疗增速到达69.25%。另外,科大讯飞整年中标条约金额达92.54亿元,同比增进57%,其中教育领域中标条约额52亿,同比增进86%。
数据泉源:科大讯飞财报
然则,近年来科大讯飞的营收增速距离刘庆峰所说的45%,尚有一定的距离。2016年至2020年,公司总营收划分为33.2亿元、54.45亿元、79.17亿元、100.79亿元、130.25亿元,对应增进幅度划分为32.78%、63.97%、45.41%、27.3%和29.23%。
固然,不管未来千亿目的能否顺遂实现,科大讯飞2021年的业绩有不少机构示意看好。
其中,华泰证券在研报中示意,科大讯飞在2021年的主营收入及净利润均有望加速增进。其枚举了四项理由:一、2020年公司青岛、蚌埠区域级因材施教标杆项目效果显著,该新模式有望在2021年加速推广,同时C端个性化学习手册及学习机也有望加速渗透;二、消费者营业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随着经济恢复及公司推出新产物,消费者营业有望加速增进;三、智慧医疗营业2021年预计将在天下加速试点推广,有望保持高速增进态势;四、公司研发用度资源化摊销逐步削减,2021年净利率有望提升。
此外,中信建投在研报中也示意,科大讯飞教育、智能硬件、医疗三头并进,同时,“AI 2.0 阶段”应用规模化落地盈利不停兑现。申万宏源则以为,在教育、医疗等焦点赛道上,科大讯飞形成了更多“能用统计效果证实应用成效”的现实案例,为未来产物规模化推广、人均效能的延续提升打下了扎实基础。
显然,在已往一年近千家登门调研的机构中,不乏看好科大讯飞者。但节点财经以为,上述机构看法虽然有一定的原理,对科大讯飞业绩增进中的“水分”也不应置若罔闻。
好比,科大讯飞被耐久吐槽的政府津贴过多的问题。这项数据从2014年的1.01亿元,到2020年的4.26亿元,增幅已达4倍。2018年、2019年两年,津贴对业绩的孝顺均跨越50%,2020年也跨越了30%。
节点财经剖析以为,扣非净利润更能反映公司的盈利水平,而2020年科大讯飞扣非净利润为7.67亿元,增幅57%,低于2019年的83.52%,也低于同年净利润66.48%的增幅。
此外,科大讯飞对并购颇为热衷,这从现在公司仍存续的11.11亿元商誉可窥一斑。大量并购成为公司营收数据增进的主要因素,但对业绩含金量也造成一定的打击。
数据泉源:科大讯飞财报
/02/
财报中的老偏差与新问题
“妖怪藏在细节中”。剖析科大讯飞2020年财报,可以发现仍有不少数据对公司的高科技底色形成磨练。
第一、研发用度的老问题。
近年来,由于销售用度耐久高于研发用度,科大讯飞饱受外界诟病。2017年,薛云奎在质疑文章中指出,公司“对营销的重视水平要远胜于对研发的重视”。昔时科大讯飞销售用度增幅跨越70%,第二年2018年增幅跨越50%,金额也远超研发用度。
数据泉源:科大讯飞财报
今后,或许是外界吐槽起到了作用,科大讯飞销售用度增速最先放缓,研发用度逐渐增高。2020年财报显示,科大讯飞整年研发用度为22.11亿元,同比增进34.86%,在金额上终于逾越了20.84亿元的销售用度。
然则,科大讯飞的研发用度增幅并未跟上营收和净利润的节奏,研发用度占营收比例为18.55%,十多年来首次降至20%以下。
节点财经以为,科大讯飞研发用度占比的降低,或许是由于公司在2020年业绩增进太快。但在阿里、腾讯、百度等巨头已纷纷入局人工智能领域的当下,科大讯飞要实现延续高速生长,对研发的投入不能放松。
此外,说到研发投入,科大讯飞的研发资源化率过高的老问题不得不提。研发资源化率可以用度化,也可以资源化,颇为天真,是上市公司“施展财技”的一大工具。科大讯飞因这一指标常年居高不下,甚至一度被投资者与乐视网并列。
图片泉源:股票交流社区
2020年,科大讯飞的研发资源化率从48.52%降至42.74%。节点财经以为,虽然研发资源化率降幅显著,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其金额约为9亿元,而科大讯飞的扣非净利润也不外7.67亿元。
第二、毛利率水平继续下滑。
2020年财报显示,科大讯飞毛利率为45.12%,同比下降0.9%。毛利率可以直接反映一家公司产物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近年来,科大讯飞的毛利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中。2016年至2020年,公司毛利率划分为50.52%、51.38%、50.03%、46.02%、45.12%。
数据泉源:科大讯飞财报
通过财报可以进一步发现,公司营收占比跨越三成的教育产物及服务毛利率为54.25%,而信息工程、开放平台的毛利率均在25%左右,差距跨越一倍。而对于公司重点宣传的智慧医疗、智慧汽车等领域的毛利率,公司并未宣布。
不难发现,科大讯飞的产物毛利率漫衍区间跨度较大,产物种类庞杂,看似四周着花,着实除了深耕多年的智慧教育板块外,其他板块的竞争力值得商讨。
不外,相比于毛利率的延续下滑,科大讯飞的净利率近年来延续增进,2020年达11.07%,重回两位数,这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个好征象。
第三、“智慧汽车”营收下滑。
科大讯飞曾在互动平台示意,公司延续保持中国汽车智能语音交互第一品牌,车载语音应用延续扩展。蔚来、比亚迪、小鹏等新能源汽车厂商均使用了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手艺。
近年来,智能汽车行业日益火热,除传统汽车厂商、特斯拉、汽车新势力外,恒大、小米、华为等相继杀入这一市场,可谓潜力无限。
然则,2020年财报显示,科大讯飞“智慧汽车”板块营收却下滑12.98%,较去年收窄4825万元至3.24亿元,营业占比也同步降至2.48%。在年报中,科大讯飞对汽车营业表述并不多,而占比仍小于汽车营业的智慧医疗则浓墨重彩,与智慧教育、智慧都会相提并论。
然则,在智能汽车观点火热的当下,投资者对科大讯飞这方面的行动异常关注。
业绩交流会上,投资者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瞄准了这一领域:以前传统的整车厂不具备语音研发能力,现在造车的新势力,手艺研发能力都对照强,好比百度、华为、小米,讯飞接下来将若何应对?
对此,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先容,讯飞在汽车领域一方面是语音开发套件,而且正在从原来的语音,最先向图像等其他的交互手艺做延伸。刘庆峰在弥补谈话时称,中国汽车语音市场份额,科大讯飞2020年占到67%,美国Nuance的比重下降至20%,尚有百分之十几是海内其他互联网巨头。
“我们始终以为在汽车领域,语音一定是刚需,而且汽车内里的语音是有异常怪异的手艺含量的。”,而在汽车里真正的到达好用的语音识别,他以为现在只有讯飞。
然则,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为何科大讯飞的“智慧汽车”营业却泛起下滑,年报先容中也遭到“冷遇”,他并未说明。
在节点财经看来,随同着各路巨头的强势进场,科大讯飞赖以成名的语音识别手艺,正在面临越来越强的挑战。智能语音市场的门槛,似乎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03/
巨头与“后浪”的夹击
从数据上看,在海内智能语音领域有着20年积淀的科大讯飞仍是当之无愧的龙头。
2020年12月,国际数据公司(IDC)公布《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2020上半年)跟踪》讲述,2020年上半年,海内语音语义应用市场规模达6.45亿美元,科大讯飞则占有当期中国语音语义应用市场份额第一。
图片泉源:IDC中国
着实,在B端市场,好比智慧教育板块,经由多年深耕,科大讯飞已经确立起了相当的优势。据其通告显示,智慧教育营业笼罩局限已到达31省自治区,涵盖35000所学校上亿的师生数目,旗下产物智学网笼罩天下16000余所学校,年处置历程化学习数据达350亿条。
然则,节点财经剖析发现,科大讯飞要实现千亿目的,仅靠B端市场会异常吃力。B端营业对研发规模和时间都有相当的要求,其盈利周期更长,同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同时,B端营业也给科大讯飞带来了大量的应收账款。2020年其应收账款总额就到达了57.33亿元,占到了营收总额的四成。
以是,近年来科大讯飞最先向C端市场发力。早在2017年,科大讯飞就曾果然示意,希望未来To C的营业在三年左右能占到40%,远期能占半壁山河。公司副总裁江涛甚至希望,To C营业未来能占到公司营业的80%。
熟稔B端市场的科大讯飞,在C端却未必能风生水起。
由于智能语音手艺的门槛并不高,科大讯飞昔时的相助方们,诸如搜狗等已经确立了自己的语音团队,甚至推出了自己的产物。好比,在智能录音笔方面,2019年搜狗就公布了自己的智能录音笔炫彩版,比科大讯飞之后公布的录音笔SR301青春版更具价钱优势。
2017年,“百箱大战”发作,智能音箱沦为“白菜价”。当科大讯飞的翻译机仍保持着2999元高价的同时,网易、搜狗、猎豹百元级的低端语音识别产物已纷纷亮相。
三角兽团结首创人马宇驰曾示意,“在语音领域,人耳的误听率是93%,而当语音手艺的准确率到达95%-96%以上,就可以商用。人人的准确率在商用层面都相差无几,而这时刻,拼的就是资源和商业化能力。”
同样在2017年,科大讯飞副总裁、董秘江涛也曾对《财经》示意,“手艺已不再是未来的竞争优势,要害是看谁跑得快。”
然则,随着越来越多的对手,稀奇是具备成熟产物生态链的阿里、腾讯、百度、小米、华为等加入战局,对科大讯飞来说都形成了伟大的挑战。
节点财经以为,由于科大讯飞没有形成产物生态链,且不掌握消费场景的入口,仅靠翻译机、录音笔撑排场,在同质产物的竞争上胜算不高。厥后者如BAT们入场虽晚,但在C端市场均是雄踞一方的巨头。与它们 “拼刺刀”,科大讯飞的胜算似乎并不大。
此外,语音手艺作为应用最普遍的人工智能手艺之一,在智能客服、智能音箱、车联网等场景相继发作的情形下,AI手艺发生改变,通过云获取AI服务逐渐成为企业的首选,云服务商成为语音AI市场的大黑马。现在,阿里在获得智能语音领域产物数目、市场份额、API挪用量三项保持第一,走在了最前面。
在这方面,相较BAT等巨头,科大讯飞的竞争优势并不显著,甚至还面临云知声、思必驰等语音初创公司的挑战。
固然,作为A股“人工智能观点股”龙头之一,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方面照样取得了相当亮眼的成就。
停止2020年12月31日,讯飞开放平台已群集跨越175.6万开发者团队。在这个平台上,科大讯飞已开放334项能力,毗邻230万生态相助同伴,开发应用数从70万增进到93万。通过这个平台,人工智能焦点手艺得以深度赋能各个行业。
然则,在人工智能这一风口之下,除BAT巨头们纷纷结构外,“AI四小龙”商汤、旷视、云从、依图等公司同样不容忽视。面临巨头与“后浪”的夹击,建立20年的科大讯飞仍需加大投入,但面临的竞争日益残酷。
好比在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异常稀缺。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2019年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经济白皮书2.0》的数据显示,中国AI人才数目希罕,总数在5万人左右,仅为美国的十七分之一。
就在这种情形下,科大讯飞研发职员数目却泛起下滑。2020年财报显示,公司研发职员数目为6461人,同比增添0.89%。但相比2018年的6902人,仍削减了数百人。
就在几天前,科大讯飞员工跳槽腾讯被判赔1200万还登上了微博热搜,一度引发亿万网民围观。因人才流失而“出圈”,对科大讯来说似乎并不荣耀。
在科大讯飞的B端传统强项中,其护城河已经确立,但想实现高速生长,五年内营收从百亿跨入千亿之列,难度不容小觑。也许,扩大语音手艺的应用场景,避开与巨头们正面碰撞,挖掘盈利更为丰盛的新兴领域,科大讯飞才气实现千亿目的。然则,这对科大讯飞来说,并非易事。
上一篇:谁在重新界说万亿修建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