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滴滴为IPO烧了一把火
滴滴IPO,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克日,路透社援引新闻人士称,滴滴出行已委托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大银行牵头其IPO,设计于本月隐秘提交在纽约上市的申请。
依附软银、阿里巴巴及腾讯等大股东的支持,滴滴最快或7月挂牌上市,估值至少为1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40.5亿元)。
针对上述新闻,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向滴滴方面求证,对方称官方不予回应。
这已经不是滴滴第一次传出上市新闻,但前几回都以停顿或官方否认而收尾。被网友讥讽为“永不上市三人人,华为滴滴老干妈”。
不外,更多人以为,在出行领域拥有优势职位的滴滴,上岸资源市场似乎只是早晚的事。
1
IPO之路一波三折
很长一段时间,滴滴都在与IPO“较量”。
2012年,滴滴刚确立时,网约车照样一场民众猎奇、平台烧钱的狂欢。随着时间推移,网约车出行逐步趋于主流,行业名目逐渐明晰。
2016年8月1日,滴滴和优步中国宣布合并。这意味着网约车市场的津贴大战偃旗息鼓,彼时,滴滴出行官方数据显示,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高达90%。
彼时,滴滴是最炙手可热的独角兽企业之一。昔时,在咨询机构艾瑞公布的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榜中,滴滴出行以276亿美元的估值排名第三。排在它前面的是蚂蚁金服和小米。
履历两年的沉淀和准备,上市似乎顺理成章。
2018年4月24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滴滴设计最早于2018年IPO,追求至少700亿至800亿美元估值。
“那时以为一飞冲天,不外回过头来看那是愚昧之巅。”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曾云云回忆。2018年5月起,相继发生两起严重事宜,滴滴出行及旗下的顺风车营业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市大计似乎也遥遥无期。
“那时险些是坠入深渊,整个组织受到了重创,士气也大为受挫。”
不外,这并不是阻碍滴滴上市的主要因素。东方证券投行助理宋文科告诉未来汽车日报,“相较于舆论事宜,滴滴司机是否相符国家要求网约车司机立案的相关划定,才是导致其上市设计停顿的主要因素。”
除了合规问题,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某高级审计员刘亮向未来汽车日报剖析称,“可能是(滴滴的财政数据)达不到证监会的尺度,以是申请一直没通过。”
此前,据36氪独家获悉,2018年上半年,滴滴亏损扩大至40.4亿元,甚至跨越了2017年整年亏损额(25亿元)。同期,滴滴毛利率为1.6%,较2017年下跌了0.3个百分点。
眼下,滴滴似乎已迎来启动新一轮上市的时机,一个主要的信号是:滴滴告辞亏损了。
2020年5月,柳青在接受CNBC采访时示意,滴滴的焦点营业(网约车营业)已经盈利。
另一方面,股东方也在向滴滴施加“上市压力”。
在某投资机构(滴滴股东之一)任职的投资司理崔臣告诉未来汽车日报,“股东方希望滴滴上市,但这也不是强制要求。”
从最新新闻来看,滴滴将上市地址锁定在美国。路透社援引新闻人士示意,部门缘故原由是郁闷在香港申请IPO可能引发对滴滴商业行为的更多羁系审查。“相较于在A股和港股上市,美股相对容易。”宋文科也示意。
2
通过造车改变商业模式
重提IPO同时,滴滴进一步扩充了自己的营业疆土。4月6日,《晚点 LatePost》报道称,滴滴最先启动造车项目,卖力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司理杨峻。对此,滴滴官方不予评价。
在IPO前夕曝出造车大计,很像是滴滴为上市先“烧了一把火”。宋文科示意,“造车设计对于IPO的影响是好是坏还欠好说,由于市场是无法预判的。”在IPO历程中,一个企业的主业才是被重点关注的。“不外,(造车)算是一个‘吹嘘’的亮点,也许能融到更多的钱。”
着实,滴滴“造车”早就有迹可循。2020年11月16日,滴滴和比亚迪配合设计开发的定制网约车D1首次亮相,并于一个月后正式在长沙落地。
造车对于滴滴来说,并不是单纯赶“新造车浪潮”,而是关乎其商业模式转变。
在滴滴的运营模式中,租车公司是避不开的一环。曾经由于司机队伍不停扩大,滴滴在天下各地的羁系需要依赖当地的汽车租赁公司。据36氪报道,滴滴司机的收入被租赁公司抽走了“大头”,演变为滴滴帮租赁公司“养”司机。
若是滴滴有了自己的车,那就可以抛开租车公司这一环。
不外,现在为止,滴滴尚未透露和造车相关的细节。“滴滴造车的模式应该会更‘轻’,”汽车行业剖析师陈东以为,“由于他们的主营营业还没有稳固盈利,无法为造车孝顺大量资金”。
与此同时,在自动驾驶领域滴滴也做了长线结构。2016年,滴滴最先组建自动驾驶研发团队,随后在美国加州设立首家外洋AI实验室。2018年,滴滴将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自力公司沃芽科技。2020年5月,滴滴自动驾驶公司拿到了投资巨头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的5亿美元。
在某外资主机厂产物司理徐正看来,滴滴造车的生长路径很清晰,“短期有运力支持,耐久目的是‘拿掉’司机,走全自动驾驶蹊径”。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门采访工具为假名)